APP下载

阅读推广读物的“版本问题”刍议
——以《老子》与《瓦尔登湖》为例

2019-12-19谢美龙宋业垚

时代人物 2019年36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译本老子

谢美龙 宋业垚

一、引论

版本问题是阅读推广书目的核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到推广对象即学生(读者)对经典书籍的印象与接受,比如一个糟糕的译本可能会毁了一本名著,让学生误以为原作也不过如此,便丢弃不读,而一个文言词语的错误解释则会误人终生。比如《老子》,几千年来它的版本众多,到底应该推荐哪一种给学生?怎样才能找到一个恰当而优秀的版本?

阅读推广读物的“版本问题”就是怎样挑选“阅读推广所需要的善本”问题,此善本具备精校、精注、精译三个特点,涉及到诸如哪个本子解释得准确、谁翻译得好、哪个出版社的校对严谨这些关于注释者、译者、出版社方面的优劣高下的甄别和选择等问题。进而概括出怎样做才能找到优秀的版本,即选择甄别优秀版本的方法。

二、“文本细读比对法”例示——以《老子》与《瓦尔登湖》为例

(一)《老子》的几个版本——“大器晚成”还是“大器免成”

根据上述所讲的挑选方法(出版社、名家名注等)先初步选出以下四个版本,都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王弼注、楼宇烈校释的《老子道德经注》、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辛战军《老子译注》、高明《帛书老子校注》。

《老子道德经注》(王弼注,楼宇烈校释):“本章言“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加“大”字则其义相反……唯此“大器”则言“晚成”,非“器”之反义……乙本作“大器免成”。“免”或为“晚”之借字,然据以上之分析,似非“晚”之借字,而当以“免”字解为是。[1]”

辛战军《老子译注》:“其实,传世本作‘晚成’,帛书本作‘免成’。免、晚二字音义并同”,……而引《说文》、《玉篇》认为,晚,莫也,即暮,日没草中不见,因有‘无’义,认为‘晚’字本义当为‘莫’,其本有“无”义。故认为免、晚二字音义并同[2]。书中还引用近人陈柱言:‘晚’者,‘免’之借。免成,犹‘无成’……‘晚’借为‘免’,义通于‘无’。犹‘莫’本‘朝暮’本字,而训为‘无’也[3]。

而《帛书老子校注》也引用赞同楼宇烈、陈柱的说法[4]。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书中的文本则是“大器晚成”,直接翻译为: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5],而没有其它辨析。

笔者认为免、晚假借或后世传抄之误即可,有时并不通的"通假"可能恰为误(抄)伪证明。辛战军的结论略强,姑且存疑,但辛书解释引用详细,只是白话译文稍逊。

但一般上古字少、字简,一般是字体字画简单的字借为后起的复杂字,如免借为晚字使用,而非如楼宇烈所言:‘晚’借为‘免’字使用,而应该是“免”为“晚”的借字也即“晚”字当为本字,而且器的情形与音、象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一致,“器”虽也是类名词但似乎较之“音”、“象”等更稍微具体而形象一点,似略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如兰州大学李老师与笔者讨论时所说,上古之人行文自然不拘,不似后世这般刻意讲究对仗工整而不免匠气、呆板、滞涩,不必一律像“大象无形”这样否定式的排比下去,且晚字也并未说晚到何时才完成,与早相对,本也隐含否定、相反之意,只是含蓄蕴藉而已,笔者深以为然,本来晚成也就是说不轻易成,这不也隐含否定、相反之意吗,只是不像无、免等字这么强烈罢了,这种含而不发、古意参差(行文随意不拘甚至无意为文、并不刻意求工)的风格更似老子。古人为文特点详见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等书[6]。

另,附梁启超先生推荐老子的读法:注释书未有极当意者,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7]。

(二)《瓦尔登湖》的几个版本

论者选取了九个译本,而笔者据前文的筛选方法:权威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与名家名译(王家湘)和注疏详尽(全注疏本)的标准筛选出五个译本,他从中挑了《阅读篇》中的同一段文字出来,用 pursuits、their nature、acquiring fame、glory、improve、improvable这6处作为检测点。通过结合上下文语境、语句间逻辑关系是否自洽、短语固定搭配、翻检老牌牛津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推敲原文典故出处等法进行研读分辨英文疑难词的真正意思。从而来鉴别几个版本译文的准确性。鉴别的标准是自洽,即译文是否“自圆其说”。囿于篇幅,英语原文和译文皆不列出,读者可自行检索以相对照。

六处关键词:

pursuits:追求而非职业;

(their)nature:“本性、本质”;这里指人的本性,而非“人的自然”;

acquiring fame:“追求名誉”;

glory:壮丽;非常美之物;天国的荣耀;

improve :“利用”;

improvable:“可利用的”。

杜先菊译文,6处中5处错误:pursuits,their nature,glory,improve,improvable[8]

徐迟译文,6处皆错:pursuits,their nature, acquiring fame,glory,improve,improvable[9]

许崇信、林本椿译文,错了3处:pursuits,their nature,glory[10]

王家湘译文,错了4处:pursuits, their nature, improve,improvable[11]

苏福忠译文:4处半错:their nature, acquiring fame,glory,improve,improvable[12]

“它们的本质”错了一半——“它们”翻译错了,应该译为“他们”,另:沽名钓誉也不能算全错吧,但的确不恰当,此处应指正大光明地追求名誉。论者没有提及这个译本,此为笔者的比对、判断。

三、结论

阅读推广读物的“版本问题”就是怎样挑选“阅读推广所需要的善本”问题。如何才能最终找到这样的版本呢?

首先,根据书籍类别寻找相应的专业权威出版社,如文学类图书,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其中外国文学,则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学术著作首选商务印书馆,古籍图书,首选中华书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

其次,具体到名家、名注、名译,乃至经典丛书系列,甚至参考作者、译者、注释者是否著名学者、是否任职于著名大学等相关信息。

最后,在据上述方法初步挑选出的几个版本之间,再运用“文本细读比对”法——随机或特意选取同一种书中的一处(最好是几处)核心词句、关键词句、疑难词句的多个版本,如不同注释者对同一个词的不同解释、不同译者对同一句话的不同翻译等等,进行一种综合的学术批评、分析与鉴赏,比对体味,鉴定高下、优劣,最终选出一个或几个最优的版本。

此法相当于极简的目录学法则,读者只需按图索骥即可,能有效指导阅读推广的实践活动,为读者指导读书门径。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译本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德译本《牡丹亭》赴欧演出考论——以1936年奥地利“六幕”演出为中心
《红楼梦》霍克思译本中的古诗词增译策略及启示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西夏文《无边庄严会·清净陀罗尼品》初、校译本对勘札记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