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建家风促三治打造“枫桥式新农村”
2019-12-18陆玉娇韦奇王现辉
陆玉娇 韦奇 王现辉
近年来,广西百色市深化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田阳县为试点,加强家风建设,全面培育健康家庭细胞,促进“三治”融合,全力打造“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层”的“枫桥式新农村”,促进了社会长治久安、社会和谐稳定,开创了政法工作新局面。
田阳县干部进村入户指导制定家规、家训、家梦 蒙丽阳/摄
建好家风,让乡村德治“活”起来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社风清才社稷安。”家风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道德在每个家庭传承的体现。
百色将家风建设作为基层德治的重要基础工作,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家庭成员素质为目标,全面推动家规家训家梦建设。逐级印发《家风建设实施方案》,下派大批领导干部,进村入户指导千家万户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家规、家训、家梦。由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每年评选优秀家规、家训、家梦,全面推广学习,带动、鼓励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讲道德、守规矩、重家风,塑造良好的家风氛围。
截至目前,田阳县共派出干部实地到农村指导家风建设2000多人次,共评选出优秀家规、家训、家梦350户,带动鼓励群众11万余户。结合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等壮族传统节日,进行多种形式家风建设的宣传活动,引导村民自主建立家风。在此基础上,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等人员,深入挖掘提炼家风,涌现出诸如“时代楷模”、田阳县巴别乡黄文秀一家“感恩、上进、简朴”等一批好家风。
由于父母亲身体不好,家境贫寒,黄文秀通过国家的助学政策完成学业。2016年硕士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扎根基层。近年来,黄文秀的父亲身患肝癌,做了两次大手术,让家庭再次陷入困境。然而,黄文秀不仅没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还经常拿出自己的工资,慰问资助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一个人要活的有意义、生存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这份庄严承诺,黄文秀始终践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百色在行政村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的“一约四会”制度。其中道德评议会由威信较高、说理能力强的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组织开展好家风评议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由各村定期确定一类先进典型,按照党员群众代表推荐、道德评议会评议、县乡党委政府评审等方式,评选“文明村”“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近两年田阳县共评选65个文明村、文明家庭12户、星级文明户126户。
田阳县开展家庭助廉活动 蒙丽阳/摄
守好家风,让乡村法治“严”起来
农村法治建设过程中,优良家风不仅可以弥补法治功能上的空缺,更能提升公民的道德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从源头上减弱犯罪的动机。
百色市推进乡村法治建设中,多渠道教育引导村民守好家风。通过“一村一法律顾问”引导,聘请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行政工作人员、法学会会员分别担任村级法律顾问,在开展法律服务中,结合案例给村民讲解家风与法律的关系,促进村民对家风的理解。目前,试点田阳县实现157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
“廖律师不光耐心听我们反映问题,建议我们走法律程序讨薪,还热心帮我申请到法律援助。廖律师让我明白,信法更靠谱。”提到田阳县政府大院里的律师法律援助和信访代理工作室,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未果的罗姓农民工,对工作室古稀之年依旧为弱者维权的廖律师感激不已。
罗姓农民工仅是2017年以来27批次到该工作室法律咨询的求助者之一。田阳县律师法律援助和信访代理工作室充分发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平台的优势,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多起矛盾纠纷,推动了平安田阳、法治田阳建设。几年来,该工作室共受理信访案件475件,办结431件;接访群众444批次,对符合法律援助的116件案件依照法律程序办理。
田阳县村级法律顾问参与乡村邻里纠纷调处取得良好成绩 蒙丽阳/摄
通过“一村一警务助理”引导,百色选派民警在开展治安管理、交通维护等工作中让村民明白守法与守家风的重要性,提高村民遵守好家风的意识。目前,田阳县选派民警到全县各行政村和社区挂点157名。通过综治维稳工作人员引导,依托已建成的县、乡、村三级综治维稳中心,向群众宣传家风的重要性,引导群众遵守好家风。通过守家风引导,村民守法尊法,让村民深刻意识到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减少。2019年以来,田阳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3%、8.2%。
用好家风,让乡村自治“实”起来
百色通过好的家风提高村民守规守约意识,提升村民自治能力水平;充分利用家风氛围好的村屯,探索建立了以屯级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屯事联理”自治制度。“屯事联理”自治制度,就是在屯党支部的领导下,各屯召开村民会议,推选村民理事会班子成员。实行屯党支部和村民双推广选的方式,推选德高望重、正义公平、热心屯务的老村干、老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进入理事会,确保每个组都有1至2名村民代表进入理事会,理事会成员一般是9名或11名。目前,田阳县成立屯级理事会或屯级管委会47个。通过协商议事,群众的事情自己商量着办,保证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田阳县五村镇巴某村结合乡村旅游现有场地的特点,投资60万元打造建设了广西首个村级法治文化宣传园。依托一百多亩的水塘和3公里的环村绿道等优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不改变原有自然景观和现有功能的前提下,法治文化宣传园充分利用水塘周围、村屯绿道、民居墙体、石凳等基础设施,添加和注入法治元素。
法治文化宣传园由习语“三治”文化园、宪法主题园、法治文化广场主题园、法治扫码微电影园等16个主题园组成,涵盖了法律文明的足迹、法治名言、法治典故、家训格言、法治漫画、普法长廊等展示区域。通过建造法治文化LED屏、艺术造型、石刻、雕塑、地灯等艺术表现手法,把宪法精神和法治文化展现出来,形式明快简洁,内容通俗易懂,既宣传了法律知识,又宣传了传统国学文化,集知识性、教育性、观赏性、休闲性等功能于一体,是具有壮民族特色的法治文化宣传教育阵地。
自1994年以来,巴某村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矛盾纠纷全部化解在村屯。2019年,巴某村被评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