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数形结合教学方式
2019-12-18朱海娟
朱海娟
(河北省安新县县直机关第二幼儿园,河北 安新 071600)
儿童生活在社会和物质的世界中,周围环境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均表现为一定的数量、形式,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从幼儿一入园就给予数学方面的认识条件,进行一些初步训练,会使其思维获得不断发展。为此,我近年来进行了“数形结合”教学的尝试。
一、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往往在计算教学中采用竞赛、比赛等手段来刺激幼儿,但却形成了这样的局面:能力强的孩子积极踊跃,能力差的幼儿无动于衷,逐渐失去兴趣……在“数形结合”教学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以往的活动形式,减轻了孩子的压力。例如,我们更注重幼儿的“自我超越”,“拇指奖章”、“星星树”代表不同程度的进步,对幼儿的“我敢说”、“我会说”等点滴进步也给予肯定。孩子们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动脑,勇敢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慢慢地喜欢上了数学,能够主动地亲近数学了。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幼儿学习初步数学知识的积极因素。面对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单调的计数活动,幼儿往往会心不在焉,甚至知难而退。因此,教师应注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色彩鲜明、形象多变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欲望。
“数学是有两个概念构成的,一个是数,一个是形,数抽象,形直观。数学就像一棵树,它是从数和形这两类基本东西里生长出来的……”(摘自《今日数学》)数形结合教学充分地将数与形结合,就是将抽象与直观,思维与感知结合。在教学中,我们从形象的几何组合图入手,幼儿不但感兴趣,而且更易于接受抽象的数概念。为了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我制作了颜色鲜艳、形象可爱的数字娃娃,它由1——10的10个数字组成。我向孩子们介绍了这位“新朋友”,孩子们都高兴得拍手欢迎。“现在让我们来认识认识新朋友,看看它长得什么样子?”通过观察,幼儿便很快发现:“数字娃娃的帽子是数字3和1……”“它的嘴巴是数字2……”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很快复习了1——10的数字。以后的计算课中,我还经常“请”出数字娃娃,通过帮助数字娃娃“解决难题”、“怎么办”等有趣的情节,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每节课环环相扣,轻松、有序地进行。又如在几何图形组成的“猫捉老鼠”图片中,让孩子在欣赏中感知:花猫是由多少个图形拼成的?老鼠里藏着几个三角形?谁用的图形数量多,谁用的图形数量少……在欣赏数形结合的图片时,使孩子感受到了数学的独特美,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二、提高幼儿操作活动的“自由度”,做到寓教于乐
这里所说的“自由度”,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指在幼儿操作时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目前,许多教师已注意到在计算教学中运用“操作法”:他们为幼儿提供了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但整个教学过程中却以教师讲解演示为主。操作过程也由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机械地操作,使幼儿失去了主动探索的机会。如在“认识三角形”的活动中,有的教师是这样安排操作活动的:教师拿出一个三角形,让幼儿说出名称,然后请幼儿拿出三角形,听教师讲解三角形的特征。同是这个活动,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师出示幼儿已认知的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请幼儿区别其不同,发现三角形的特征,然后引导幼儿在一些大小、颜色不同的图形中找出三角形拼贴各种图案。这样,幼儿便能通过亲身的操作,获得有关三角形的感性经验。
三、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挖掘幼儿潜能
“数形结合”不但培养幼儿的计数能力、理解能力,还注重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如探索能力、数语表达能力、观察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当发现有的幼儿有所创新时,教师要适时向其他幼儿介绍其新思路,并给予肯定,使幼儿在自信中创新。在“图形变!变!变!”活动中,我班幼儿能用各种图形拼贴出形态各异的图案。“这是奥特曼!”“我拼的是万能钥匙!”看着一幅幅内容不同的图案,不由感叹孩子们如此丰富的想象力!正如马拉古齐的一首诗所说:“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方式、游戏方式及说话方式;还有一百种……”我们应视幼儿为一个自己能认识、思考发现和表达的孩子;一个富有巨大潜能的孩子。
总之“从形入手 数形结合 ” 它是抽象与直观,思维与感知的结合。即指:抓住数学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以各种美丽的图形方式导入数教育。在感知几何图形内在数形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两者之间的巧妙融合、巧妙渗透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与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数形结合以及自身的内部机制理解和掌握数概念。引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数形结合”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以鼓励、引导为主,为幼儿创造尝试的机会,使幼儿在活动中敢想、敢说、敢做,手、脑、口并用,使幼儿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