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发展
2019-12-18李宇婷
李宇婷
(山西大同大学,山西 大同 037009)
前言:在信息技术不断得到更新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推动力。在信息化环境中,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落后性。教育信息化成为了该专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信息化背景为汉语言文学教学发展所带来的空间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体现在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汉语言文学知识的传播和渗透。因此,以信息化为背景,对汉语言文学教学发展趋势展开分析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意义和作用。
一、信息化背景的科学认知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信息化背景主要指的是在信息化时代中,将互联网、信息、多媒体等技术实际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为学生提供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信息化背景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网络平台、智能终端、数字电视、数据库等。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将信息化教学仅仅简单地定义为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影音资料,使得信息化背景的概念被简单化和单一化,无法完全突出其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所发挥的优势和作用。结合信息化背景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学习这门专业课程的渠道得到拓展,也使其能接触到更多的专业教学资源,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样的教育教学趋势不仅是一种发展契机,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可以在海量的互联网教学资源中搜集资料,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中收看或者收听相关的课程讲解,并利用信息技术直接在线上与教师和同学展开交流。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使得汉语言文学教育边界得到进一步延伸,不仅更加符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突出了现代化教育的特点。
二、信息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技术和网络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
当前,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已经渗透进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网络平台逐渐成为了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学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媒体格式进行信息的传输与沟通,这种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手段得到拓宽,从而夯实了信息化技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基础。在信息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课程从单一的课堂教学逐渐转变成为课堂与网络平台相结合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的学习环境。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一些学校仍然存在着网络课程更新速度较慢的情况,其教育功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这是需要相关专业教师给予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二)教师所能运用的汉语言文学教学资源范围得到拓展
为了将先进的教学思想渗透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当中,相关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从网络平台中海量的教育资源中筛选出具有专业教育价值的课件,并能以互联网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信息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中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所提出的要求以及实际需求。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中,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更加多样化的课件来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构建更加完善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网络具有较强的虚拟性特点,教师与学生可以直接将信息技术作为媒介进行课程方面的交流,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渠道,在很大的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所产生的心理负担,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优化。
(三)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得到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较强的枯燥性和单一性,很难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得到了创新。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选择的教学工具更加突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在制作教学课件方面,教师可以将图像、文字、音频以及视频动画等多种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学习特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还能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作者所表现出的情感观念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将网络平台作为载体与学生进行相关课程信息的沟通,鼓励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通过这个渠道将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进行更加有效地结合,打破了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获取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局限性。学生也能通过网络技术掌握到更多先进的课程更新以及变化的信息,使自己的文学素养得到全面化提升。
三、信息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所面临的困境
(一)网络流行语的冲击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以及迅速传播,对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仅带来了更多的思路和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网络流行语的出处源于普通大众的生活,是人们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新方式,也是对汉语言文学的一种新理解。在信息化背景下,网络流行语得到了爆发性的传播[1]。一方面,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为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拓展了教学空间,在网络环境中赋予了一些古汉字新的含义,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文化特点,也使得学生对古汉字形成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信息化发展也使得汉语言文学教学面临了困境。在网络流行语中,人们的自主性理解较强,带有比较特殊的内涵,样式也较为新颖。从消极的角度来看,这种语言形式使得传统文学被恶搞,体现了一定的低级趣味,甚至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带来了不良的影响。这就是网络流行语对现代汉语言文学教学所带来的冲击。
(二)网络对汉字书写的冲击
现代学生对手机及电脑等移动设备的依赖性较高,无论是消费、学习还是人际交往,都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这样的信息化发展趋势,使得学生几乎较少的接触汉字书写,学生运用纸笔的机会较少[2]。长期使用电脑或者手机等设备进行打字,学生就无法感受到书写汉字的魅力,以及我国传统汉字所体现的丰富内涵。很多学生即使拿起笔,也忘记了各个汉字的书写规则,使得其运用纸笔书写的习惯逐渐被弱化。如果长期以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学生就无法真正从书写中国文字当中获得独特的乐趣。
四、信息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发展策略
(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优势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该充分考虑到时代的发展趋势。近几年,信息技术与汉语言文学教学之间的融合程度逐渐得到提升,使得这项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这就使得教师在日常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优势[3]。首先,学校可以投入一定的资金,为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开放性较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教学资源能得到共享。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使学生从更加多样化的角度认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从而形成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积极建设软件和硬件设施,在网络平台中建立教学模块,学生可以登录其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其次,学校的技术部门应该与汉语言文学教师之间建立联系,及时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更新课件以及其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针对本学校的培养特色,为学生设计信息化校本教材,将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开放性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
在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文学素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将信息技术与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形成更加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案。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4]。新的教学模式体现在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相互融合,形成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学校可以从多样化的角度开设相关课程,比如,新闻编辑、影视剧艺术等,将这些课程整合成网络课程,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选择。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气氛的生动程度,还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
(三)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
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化素养成为了教师以及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信息化已经逐渐成为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发展趋势,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汉语言文学教师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但是对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却一窍不通[5]。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专业的计算机操作培训,激发其教育创新意识,能运用信息技术这项工具,设计和开发更加丰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四)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形成人文素养成为了汉语言文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信息化环境中,人文素养的意义得到了进一步凸显,也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分支[6]。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传统汉语言知识的传输和渗透,比如,毛笔字练习、各种传统书法字体知识、规范用语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提升,还能使信息技术成为一项教育教学工具,抵消对学生思想意识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所使用的教材中蕴含较多的人文思想,这是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并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渗透的重要方面。因此,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人文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对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汉语言文学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得其教育思路以及手段得到了拓展。信息化环境不仅体现了这个专业教学的信息化特点,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应该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并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系,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将汉语言文学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本文对信息化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发展的相关内容展开的一系列浅析,希望能为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