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2019-12-18姚茂华

魅力中国 2019年18期
关键词:定势习作作文

姚茂华

(重庆市黔江区城西中心小学校,重庆 409000)

小学生作文最大的难点是不知“写什么”和“怎么写”,这只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没有找到正确的思维方法,不知道该怎样开拓自己的思路,寻找作文的材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思维方法的训练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作文教学中思维训练。

一、冲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同一题目多种角度选择材料。例如,写《我的妈妈》,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学生一旦学会了发散思维,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二)同一中心多种选材

有些作文题由于限制了文章的中心,学生在习作时更容易出现雷同。这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写出各具特色的习作来。例如:《在学雷锋活动中》这个作文题,一般来说,中心应该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果不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很有可能出现前面所讲的“五子登科”的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这一类习作时,可启发学生思考:①可采用对比的手法,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来表现中心;②打破只写一个健全人的思维定势,可以写一个身残志坚的活雷锋;③可采用一群人的材料来表现中心;④可通过写一个人的变化来反映这个中心。

(三)同一材料多种立意

为了克服学生习作思维的单一,不善于变通的弊病,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同一材料的习作时,要引导学生挖掘同一材料的多义性。同一题材可从不同思维角度反映不同的中心,学生作文立意一般习惯于“思想健康”这一老经验,写《我的课余生活》,总逃不出“丰富多彩、陶冶情操”的旧框框。假若引导学生从“反面思考”,逆向思维,则能找到一条新路子。如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写了本人课余生活如何贫乏、枯燥和自己渴望开展各种活动来丰富课余生活,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四)同一材料多种体裁

学生的思维是多侧面的,有的善于逻辑思维,有的擅长形象思维,还有的直觉思维见长。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同一材料多种体裁的训练。例如:围绕“学校”这个材料,可设计这样一组题目。《我们的校园》(侧重于记叙和抒情)、《我们的学校》(侧重于说明)、《我爱我的学校》(侧重于议论)、《我们学校的未来》(侧重于假想)。

二、多种组合,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一)提纲启发,拓宽思维

如写《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讨论了一个一般提纲:简要介绍老师。选择一个具体事例写老师。以写班主任为例,学生回忆班主任忘我工作的动人场景后,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还可以用哪些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学生由于受到原型提纲的启发,思路拓宽了,于是二十多种内容各异的提纲诞生了。例如学生列出开头的提纲就有:从老师桌上的作业写起;从老师憔悴的脸庞写起;从老师的嘶哑的声音写起。

(二)因势利导,求同思维

编制提纲中鼓励学生要质疑问难,抓住教学契机,在学生讨论中打开思路。如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我指导学生按“去、看、想”三个提纲写,同时提出问题:这样的顺序行不行?可不可以去掉某一部分?有没有与老师不同的提纲?学生们讨论后说,可以不写“去”,又有的学生也说可以不写“想”,有的说只写“看”就行。最后老师和同学一致肯定参观校园主要是“看”,不写“想”和“去”也是可以的。因此这种因势利导让学生大胆发表观点,促进学生求异能力的发展。

(三)变换角度,求异思维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在编制提纲时变换角度,克服雷同,达到提纲的多种组合。例如写《有趣的班会》可有多种角度: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的推移;按人物活动过程等。

三、展示个性,训练思维的独特性

创新思维必定是个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个性化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换角度”思考,运用“批判的眼光”思考,让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从立意来看,可通过审美立意的途径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深刻性。有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生日》这篇习作时,先让学生自选材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写自己过生日时,长辈、同学给自己祝贺生日,感到很快乐,显然,这样的立意缺乏“美”。后来经老师指导,学生有的写为长辈过生日,有的写为同学、老师过生日,还有的写为孤寡老人、残疾朋友、失去亲人的同学过生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立意进行“比美”,通过比较,学生发现立意从“我”→家庭→社会,一个比一个美丽,一个比一个深刻。那么,立意深刻是否可以写自己和家庭呢?为避免学生产生立意深刻只能写大事不能写小事的错觉,老师在指导时强调:写自己过生日,通过写礼品的丰富、亲人的欢聚,可以反映党的富民政策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欢乐,这样的立意同样是深刻的。这样可以启发学生从凡人小事中发现“美”的素材,使学生个性化思维得到发展。

四、抓住本质,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文章是否有深刻的思想取决于思维是否深刻。中学生作文中往往出现东拉西扯、不得要领的现象,谈论问题常常隔靴搔痒、认识肤浅。这样就会大大削弱作品的阅读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使学生能够透过现象抓本质。如:我曾让学生以“风”为话题写作文,首先,我启发学生思考:①风有哪些类型?②各类风有什么特点?③由“风”能使你联想到哪些人、哪些事?然后让学生先自己思考,后分组讨论,结果答案丰富多彩。①由春风联想到母爱。②按各科老师的特点,分别把他们比喻成春风、秋风、暴风等。③由“秋风扫落叶”联想到反腐倡廉运动。④由沙尘暴联想到生态环境的恶化。⑤由“风”联想到社会上种种歪风邪气,陋风陋俗……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不再只停留在“风”这一自然现象上,而是联想到了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写出了不少思路清晰,见解深刻的佳作。

总之,思维训练在作文教学中至关主要,只有有了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写出有创意、灵气的好文章。希望广大语文教师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指导,使学生具备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与敏捷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断提高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

猜你喜欢

定势习作作文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