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研究性学习探析
2019-12-18蒲恺
蒲恺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 保定 071100)
一、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背景
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忽略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们倍感枯燥、乏味。我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不能仅仅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更应着眼于学生在学校时期之后的潜力发挥。教育部在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革以学科为中心组织学习内容方式、目标层次和课程多样化、评价等五个方面的突破。
二、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是从科学领域或从社会生活领域选取具有研究价值的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的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上得到发展,特别强调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三、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条件
(一)课改提供了机遇
本次美术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前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体现了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美术课程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台?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综合?探索”这一新的美术领域的增设是由于:美术的种类是继续分化的同时各种类之间综合化的倾向也逐渐加强;美术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未来社会需要具有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它的目的是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这个领域包括了:美术各个学习领域一体: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综合与探索”领域的设置,给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二)学生主体素养
学生在高中时期,他们的身心方面都已达到一定成熟,己获得了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上的发展,为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进行研究性学习铺垫好了基础。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反映自然、社会和精神现象的系统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能自觉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能对身边所发生的事件、出现的新事物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判断。可以运用各种学习方法,有计划安排学习时问、独立完成各类作业。有了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初步形成了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能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等等。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具备了以上一些素质,是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障。
(三)教育者的准备
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师作为指导者,首先要具备研究性教育论的理论知识,把握好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其次,要拓宽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再次,要有熟练运用现代技术教育的能力。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由于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知识结构、知识面的个体差异,因而教师不再是知识、技能传授和审美的权威,扮演的是指导者、组织者、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力求刨设出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情境。
四、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包括:问题的提出与发现、问题的解决和评价三个阶段。它的课程设计,除了要符合研究性教学设计的特点和原则外,还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键因素:(1)这个教学项目是谁而开发的?(学习者或被培训者的特点)(2)你想让学习者或被培训者学到什么或能够做什么?(目标)(3)课题内容或技能怎样才能最好地被学习?(教与学的方法)(4)怎样确定学习所达到的程度?(评价程序)”。高中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的领域可以划分为美术与美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和美术与社会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一)美术与美
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和多元文化形态的相互渗透,美术的内涵被拓宽了,具有巨大的包容性。一方面,从理论上看,一些美术名词、术语定义,需要进一步探讨、界定;另一方面,美术的种类继续分化的同时,又有综合化加强的倾向。这类课题的设计出,通过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比较全面地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的表现的多样性及美术发展规律与趋势。
(二)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强调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既是课改的理念之一,又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领域。
(三)美术与社会的联系
美术教育不能局限于校内,应延伸到学校之外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如把美术与时事,美术与市场等方面内容相结合。
除了以上三方面,还有许多可供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诸如美术与环境、美术与科学、美术与国际交流等等,有待于我们去挖掘、开发。
五、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美术课是唯一不设标准答案的学科,为评价方法和功能的选择提供了方便。高中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除了要遵循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外,还要符合艺术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评价功能中应突出激励和促进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择功能。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展开多层次、多渠道的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既要对学生的作品和研究报告做出评价,又要对研究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与合作精神做出评价。在美术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采用评语和等级制相结合是比较适宜的评价方法。总之,通过有效、合理的评价实现教学目标,激励学生更好地投入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