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满足民众多元化需求

2019-12-18马馨

魅力中国 2019年3期
关键词:精细化民众理念

马馨

(中共哈尔滨市委党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提高,这是对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新要求,同时也为社会治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在当前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重要的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存在较多的风险隐患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快转变理念,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全面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更好的满足民众的多元化需求,从而构建一个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一、准确把握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当前针对于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通过对实际社会经验和问题的总结,可以大致对其进行界定,即基于绩效目标的指引下,科学设置机构部门,重构管理流程,及时置换社会治理思维和方式,实现社会治理框架的标准化,从而为民众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在实际社会治理精细化中,在再造流程和结构优化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些柔性特征,如实施人文关怀和倡导精致生活状态等,将刚性管理与柔性服务有效的结合为一体。因此在实际社会治理精细化推进过程中,需要遵循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其一,置换治理思维。在精细化治理工作中,对于细微内容深化和方式的完善更为重视,不仅要塑造良好的服务理念,同时还要重视人文关怀,积极改善民众的用户体验。

其二,实现管理服务的细节化。即要求将社会治理做细做小,紧紧围绕人来做文章,即要从人们日常生活做起,着眼于小事情和小问题。

其三,执行框架标准化。通过制定具体的标准,进一步明确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的工作职责,确保管理理念在实际层面的有效落实,强化对管理行为和服务效果的监督和评判,以此来促进治理成效的更新。

二、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途径分析

(一)培育社会治理精细化的理念

在当前社会治理工作中,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政府公共服务和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将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社会治理的无缝衔接。即要在政策层面上涉及到每一个群体和每一个人,并能够从人们日常生活小事抓起,真正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在社会治理过程中,需要通过每一个细致的治理过程,给民众带来温暖和人本关怀。而且在当前社会治理精细化工作中,需要根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要求来推进治理的系统化和标准化,将标准化工作提升到国家治理的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履盖各行业的标准体系,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

(二)推进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

首先,政府需要发挥好主导作用。政府需要对自身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履行好政府职能。加快政府工作方式的改进,通过平等协调来解决问题,采用柔性管理方式,合作共建的方式,加快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将适合社会承担的事务和管理服务事项交给社会承担。

其次,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通过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政社分开,加快推动社会组织去行政化和去垄断化。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制度,对社会组织发展环境进行优化。成立为社会组织服务的组织,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使其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充分的激发其活力,为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深化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社会治理工作中,人民群众作为最重要的主体,需要以人民群众为基础,充分的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作用,以此来对社会治理进行创新。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社会治理的落实工作,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推进社会扁平化重审,更好的发挥社区的自治作用。通过全面落实好网格化管理,打造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更好的激发社会和居民的自治活力。

(三)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一个重要保障。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完备、细致的法律规范,不断提高行业规章、社会组织章程、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社会规范的制度化水平。全面依法治理社会,善于运用法律规范来处理和解决一系列社会生活问题。完善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机制。通过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和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引导民众依法理性处理问题。此外,还要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和调解工作。

(四)创新社会治理手段

充分运用网络和其它科学技术,通过广泛开展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和传递工作,构建基础共享数据库,实现数字化管理,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信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相关处置工作,并能够及时公布准确信息,实现对社会风险精准研判,社会需求精准回应,社会矛盾精准调控。发挥电子政务重要作用,通过“互联网+政务”、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发挥其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通过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及时、快捷地发布信息,将社会治理服务的终端延展到可触及范畴。构筑智慧民生服务平台,充分整合社会公共资源,实现“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就业”、智慧交通、智慧生态、智慧社区、智慧家政等,真正以智能化、信息化,实现治理增效、服务升级、资源优化,提高城乡居民获得感。

三、结束语: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始终坚持系统治理,树立全民共建共治的理念,要始终坚持依法和综合治理,树立标准化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源头抓好治理工作,重视治理的实效性,不断优化治理效果,从而赢得民众的满意,让人民充分享有改革开放成果。

猜你喜欢

精细化民众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