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好文物展览保护工作

2019-12-18袁世杰

魅力中国 2019年3期
关键词:陈列文物受众

袁世杰

(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设和教育。文物是民族发展中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教育、借鉴作用。社会教育是文物的基本功能之一,进行文物展览是重要手段之一。

一、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意义

文物通常都会在珍宝馆中以展览的方式来展示,在实际展览过程中可以直接按照时代线索,来将当时社会中的各个历史画面进行展示,实现历史文化知识的弘扬,让当代人更好地继承历史文化精神,实现其教育的功能。同时还可以进行专题性的陈列,那么在珍宝馆进行文物展览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具有一定教育意义、代表性较强或者具有历史特点的文物进行展览。由于文物展览本身就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很多文物都会被陈列很长时间,那么这些珍贵的文物在库房之后,如果没有相关部门进行良好的保护,就会让其在人为因素或者自然因素的影响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正是由于文物本身有着不可再生的特点,因此在博物馆文物展览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加强对于文物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二、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策略

(一)研究受众性质,有针对性地策划展览

文物展览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社会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但不可能每一个公民都对文物感兴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文物展览需要的情况也不同,不加区别的、遍地撒网的、没有突出服务主要对象人群的民族民俗展览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但是,只局限于已有的感兴趣的人群,而不扩大受众、吸引更多人参与的展览也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所以,文物展览首先应充分研究受众人群,比如根据地域、年龄、已有认识基础、教育水平等设置展览,比如面对中小学生的展览,展览的形式和内容应更易于理解,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面对专业人士的专业型展览,就应使展览更具深刻性、代表性。同时,在偏向主要受众、以主要受众为主的基础上,应积极采取一切措施,吸引普通民众的参与,增加展览的社会整体受众和社会影响力。

(二)陈列设计要科学、合理

我们在进行文物展览期间,陈列设计部门和文物保护管理部门之间需要协调好,以此落实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工作,如果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就会直接威胁文物的安全。由于文物的种类本身就十分繁多,并且不同的文物其质地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文物保护的条件要求也不同,那么在实际的保护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结合陈列大纲中的文物展览清单,制定一个合理的文物展览保护方案。在当中详细说明展览文物的分类和保护条件,比如造像类、唐卡类等类型的文物,由于对于环境等因素的要求很高,那么为了避免其受到温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就需要对其进行对应的处理,防止文物受到损坏。

(三)明确展览主题、展现丰富内容

展览的主题是展览的中心,中心靠内容来体现和充实,内容服务于主题,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展览效果。换言之,文物展览必须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文物展览是利用文物进行再现某一地区某一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文化、仪礼、信仰、娱乐等活动的民俗活动中产生、流传、使用的具有明显特征的典型器物的展览,所以展览应根据文物的具体情况确定展览的主题、时间、按地域空间、内容专题等,角度多样。比如“白族礼仪文物展”“彝族农耕文化风俗展”“傣族歌舞历史展”“宋朝佤族乐器展”“南诏外交文化展”等,在明确的主题下,用丰富的内容来充实和体现主题,比如乐器、农器具、古典乐谱、岩画等。文物的展览,要尽可能充分地展现文物代表的深层内容和内涵,对文物所连接的生产、生活、岁时节令、民间文艺、宗教信仰、礼仪、民间组织等事件与活动要充分地挖掘出来,展现出精髓,才能起到陶冶情操、美的教育、传递知识的社会教育目的,才能最终达到展览的目的。

(四)保障展厅的环境

文物保护过程中,展厅环境同样是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在文物展览中和库房内保护这两者不同,由于库房内文物较为集中,有利于文物管理和保护。但在珍宝馆展览过程中文物较为分散,这就需安装好空调和通风设备,严格控制室内的温度,对于一些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的文物,还要进行相应处理。对于不同质地的文物,需设定不同的温湿度,如一些漆、模和竹器一旦温度过高,就会出现干裂情况,因此这就需要结合文物不同类型,设定不同温湿度环境。同时一些文物还不能接受光线直接照射,尤其在阳光直射或反射条件下,在紫外线光解和光氧化等作用下,就会对文物结构和成分造成直接破坏,纺织品就会出现褪色情况,纸张就会出现龟裂等问题。因此珍宝馆就需积极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在确保人们清晰观赏到文物面貌的同时,要避免光源长时间照射在文物上,保护文物安全。

(五)做好展前宣传

文物展览之前,应通过报刊、媒体、互联网、手机移动客户端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展出时间、地点、主题、内容等各方面内容应该最大范围地让观众知晓,使其能做好时间、交通、食宿上的准备,另外,也有助于观众提前了解相关内容,促进展览主题和内容的吸收与理解,获得良好的观展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文物具有丰富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进行 文物展览是实现社会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对博物馆、文物发挥价值、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文物展览期间的保护工作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这需要相关领导人员提升其重视度,有效落实各种预防性的保护措施,确保能够不断加大文物的保护力度,避免文物展览期间出现损害的情况。

猜你喜欢

陈列文物受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文物的栖息之地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组合与构建
文物的逝去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