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管理工作中藏品的科学保护与保养
2019-12-18蔡玉玲
蔡玉玲
(黑龙江省嘉荫县发展和改革局,黑龙江 嘉荫 153200)
一、藏品保护的原则及相关内容
(一)保护原则
1.预防为主的原则。藏品保护是文物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管理中的难点内容。藏品保护工作需要贯穿整个过程中,从藏品出土,到出山均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治人为因素或者外界因素对藏品的破坏影响。在藏品入馆之前,还应由专业的人员对藏品的品质和完整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于处于变质状态的藏品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养处理后再入馆典藏。
2.保持藏品原貌的原则。藏品的价值在于其本身蕴含着一定的历史和艺术,是研究历史和传统艺术的根本。为此,在藏品收集的过程中,应确保其原貌不被破坏。这里指的原貌是,藏品在出土时就具备的造型、工艺、色彩、材料等特点,在对一些藏品进行保养时,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材料,以免对藏品的本貌造成影响。
3.及时清除病害隐患的原则。出土的藏品在入馆之前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在各个阶段的流传过程中,均有可能遭受有害物质的威胁。为了达成保护藏品的目的,应加强对藏品的检测力度,确保及时发现影响藏品品质的有害物质,并且及时清除,避免其随着藏品进入馆内,对其他藏品造影响。
(二)藏品保护的主要内容
1.分析藏品结构,找出最佳保护方式。因具有典藏价值的文物均是由不同材质和材料组成的,其中物理特性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典藏过程中,受到的威胁影响也各不相同。要想保障对藏品的科学保护,就需要首先探明各类藏品的组成和结构,根据其元素分布特点以及物理特性,分析可能对藏品质量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并且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保护措施加以保护。
2.营造良好的馆藏环境。对于藏品的馆藏也应从环境方面入手,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对馆藏环境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且根据藏品的物理特征,采取分别贮存的方式,降低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外,在藏品的展览区,也需要做好环境的营造工作,使其在展示的环节中也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3.确定藏品的质变机理,选择适当的保护措施。从以往的藏品管理工作来看,其自身的组成元素和成分不同,在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时,所产生的质变形态也不同。考虑到藏品的此种差异性,进行藏品管理时,需要采取针对性较强的保护措施,保障藏品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文物管理中藏品保护和保养的措施
(一)注重人为保护
首先,强化专业人员管理。保管员从一进入库房,接触文物,就产生了与器物的种种关系。而文物保护则是保管员与文物之间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在文物保护方面,我们的专业人员“以此为己任”一直在作着不懈的努力。不断将现代经济科技的新成果,运用于自己的实践中,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文物的“十防”即防火、防盗、防潮、防干、防霉、防尘、防虫、防雷、防震、防空气污染等方面,解决了许多难题。其次,强化库房管理。文物入库前,都应进行消毒、清洗、除锈、杀虫等技术处理,库房要保洁、器物等都要保洁、技术室及相关设置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二)提升藏品装载设备的适用性
文物装载设备指的是,在文物出土之后,用于承载藏品的一类设备,以及用于储存藏品的文物柜架等。当前大部分博物馆仍旧采用老式的柜架储存藏品,部分柜架年久失修极易破损,这为藏品的储存安全带来了较大影响。此外,各个柜架的规格较为单一,无法根据文物的大小进行有效调节,致使部分小的文物也需要占据较大的储存空间,而部分规格较大的藏品无处安放。同时,受到仓库空间的影响,无法根据文物的特性进行分别储存与管理,这为文物提取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在需要展览文物时,相关人员需要进入库房进行查找,在此过程中,很容易使文物受到破坏,从而威胁藏品的安全性。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应及时更换藏品柜架,优先选择隔板可调节的柜架,以便于在进行藏品储存时,可根据藏品规格对柜架隔断的尺寸进行有效调节,在保障藏品安全的基础上,尽量节省储存空间。另外,柜架的门应采取玻璃材质,为文物查找提供便利。对于大型的瓷器,无法陈列在柜架中的情况下,需要制定规格相适应的囊匣,采取卧式放置的方式,降低外界因素对藏品的影响。
(三)控制储存空间的空气温湿度
藏品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最为重要。如金属器物虽然相对比较坚固,不易受损坏,但有害气体、过高的湿度、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文物有不同程度的侵蚀(金银器受侵蚀轻微)。而纤维质类器物包括漆木器、丝织品、服饰、绢本和纸本的书画、文献典籍、图书等等,这类文物对展出环境条件。空气温湿度等都很敏感,应处处注意。其他类文物,比如古墓室、古建筑的壁画原件等。也是易受损伤的展品。因此要加套展柜,在展柜内设置温湿度调节器、干燥器和自动开关的灯光等,即远离空气污染,又避免了碰撞损伤、光线辐射等。另外还要对藏品,特别是纸质文物进行防腐防霉保护,避免如虫、微生物、毒菌等的生物危害。
(四)做好人才和技术管理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藏品数量和类别的迅速增加,藏品材料质地的更加复杂,藏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就日趋显著。博物馆建立藏品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机构,配备和培养专业藏品保护科技人材,以先进的科学仪器设备装备藏品保护实验室等项工作,应列入博物馆发展的规划。藏品保护工作的开展,将逐步使藏品保护的基础理论系统化、保养修复技术科学化、维护管理方法现代化。藏品保护属自然科学范畴,自然科学各领域的新成就,将不同程度地推动藏品保护工作。藏品保护科学技术在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和自然标本的实践中,必将更加成熟、完善。
结语:强化藏品科学保护与保养是我国广大文物保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这就要求保管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杜绝漏洞,确保藏品保管工作的有序开展,必将为更好地发掘藏品价值,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