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分析

2019-12-18杨有才

魅力中国 2019年24期
关键词:情报机构图书知识点

杨有才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内蒙古 和伦贝尔 02100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构建模式早已发生改变,它使得现代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需站在网络信息的角度出发,主动将知识性的概念融入,并从根本上转变情报资源体系的建设理念,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将检索、筛选、存储、管理、共享机制落实,才能更贴合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形势。因此,图书情报机构管理者必须对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内容给予足够关注。

一、图书情报机构信息活动概述

站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我国传统信息产业历经十余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较传统的知识与信息共享渠道而言,网络化信息平台的构建,无疑使得现有知识与信息的传播速率加快,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壁垒同时,也为现代图书情报机构各类信息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相应渠道,则使得信息活动的组织形式更加多样,而且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为后续知识体系的持续优化奠定了更扎实的基础。而结合目前信息活动的相关资料可知,图书情报机构信息活动可由下述三个方面构成。

(一)知识信息资源建设

知识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情报机构信息活动的基础。现代的“资源建设”已不再是过去简单的文献资料的收藏,其内容已细化到每一个具体的知识信息单元,其载体形式也由过去单一的印刷形式,扩展到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过去的“藏书库”已被现代的“数据库”所取代。另外“,资源建设”已由过去的图书情报部门自己的任务发展成为社会众多行业共同的任务“,资源建设”出现社会化。

(二)知识信息的检索、分析与提供

知识信息的检索、分析、提供等,是信息活动的中间环节,在整个信息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图书情报机构仍然承担着主要任务,但其工作的内容不再以检索、传递文献为主,而逐渐转变为对知识信息内容的检索、研究分析,并针对用户个性化需求提供服务。服务手段实现网络化,并可不受时空限制为用户提供服务。

(三)知识信息的利用

知识信息的利用是信息活动的终点,在这一环节中,用户是主要角色。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要想更加有效地利用知识信息资源,用户仅仅满足于读书识字是不行的,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利用信息的能力。在整个用户的信息利用过程中,用户需要一系列必要的知识和技术,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利用活动,如对信息内容的感知、理解、逻辑组织等的能力;对特定领域及其紧密相关领域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把握;对专业领域信息资源知识的了解和辨析;对现代信息交流、检索等技术的掌握等。

由此可见,在现代信息环境下,信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还将发生更大的变化,因此,对信息活动的认识也应随之不断提高。

二、图书情报机构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服务向知识化转型

由于信息需要产生于用户的决策过程,满足用户信息需要从根本上说就是满足用户的决策需要,因此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有效地帮助用户利用信息,提炼和创造知识来解决具体决策问题。信息服务不能局限于用户决策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单一信息活动,而必须全面地支持该决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种信息活动,包括帮助用户分析处理信息,促进用户进行信息制作和传递等,协助用户最佳地应用所获得的信息来提炼知识、创造知识、传递知识。

(二)信息服务依赖更多的知识

随着信息服务深入用户信息活动的全过程,信息服务将主要不再是通过单一的程序化的技术或过程,而将是根据用户的具体环境和具体问题灵活应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来进行。因此,需要关于用户专业领域、关于用户具体决策过程、关于信息内容组织、关于信息资源组织和信息检索、关于信息分析与信息传播、关于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甚至关于用户心理与行为等多方面知识的支持,否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需要。

(三)信息服务效益的知识性

1.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图书情报机构为知识产权人和使用者构建了交流平台,使得知识信息的传达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极大提升了知识信息的利用率,为现代各类生产行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知识基础,此种状况无疑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使各类生产部门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可控性得到了显著增强,其中潜在的巨大商业价值,更是信息服务效益最直接的体现。

2.服务用户知识素质提升: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为消息闭塞的地区与行业提供了交流平台,使得许多渴求知识的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自己所需的知识点,以便为后续知识成果的研发提供适当帮助。从实际效益角度来看,信息服务有助于提高服务对象的综合素质水准,使用户能够在持续的信息获取期间,对相关行业的知识有更加深层次的认识,同时由现实的人际关系网,也同样有助于知识与信息的快速传播,如此更好的遵循了我国精神文明体系可持续化构建的需要,也显著提高的知识的利用率。

3.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知识共享平台的构建为更多的人提供了知识索取平台,使得更多人的知识素质得到了可迅速提升的渠道,也为相关产业的创新与优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随着信息服务的继续优化,相关知识点的展现形式也不会再局限于文字,影像、音频、虚拟现实场景都将成为可开发的项目,能够为更多“知识人”的培育提供帮助。

三、图书情报机构的知识服务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知识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图书情报界对“知识服务”这一课题的研究逐渐展开,但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仍还处在初始阶段,对“知识服务”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确切统一的认识,知识服务的理论和实践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

从“知识服务”本身内容看,知识服务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知识服务”是指一切为用户提供所需知识的服务(包括提供普通知识服务和提供专业知识服务等)。其中提供普通知识服务已在传统的图书情报服务中有所体现,如历史事件、成语典故、数据、公式的查询和提供等。从狭义上讲“,知识服务”应是指针对用户专业需求,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对相关知识进行搜集、筛选、研究分析并支持应用的一种较深层次的智力服务。它要对查询到的知识信息进行智力开发,通过分析、比较,不仅要提炼出用户需要的知识,还要根据读者的现实需求,将精炼出来的知识形成一个或多个方案提供给用户,使用户能够直接将知识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效益。

四、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对比

知识服务产生的直接动因是知识经济对信息服务的冲击,知识服务产生的外部因素是现代信息环境对信息服务的挑战,而知识与信息的根本区别导致了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在内涵和形式上的差异。我们认为,知识服务与传统信息服务相比,至少在几个方面有所不同。

(一)服务定位差异:知识服务的定位是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帮助;而信息服务则是解决用户的需求,让用户理解问题相关联的知识点。

(二)服务层次差异:知识服务在落实期间,其重点不仅局限于知识点的采集、筛选、处理、存储、传递,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对知识点整合与深加工,以便得到更客观且真实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具备一定价值的知识产品;而信息服务则着重停留在相关文献与知识点的采集、筛选、处理、存储与传递,对文献与知识点的理解并不深入,所有的理解均需要用户自行考究,因此知识点在认知与结论方面,可能存在出入。

(三)服务方式差异:知识服务属于集成性较强的服务类型,在文献内容与知识的处理方面,可能需要庞大的辅助知识体系与各类专家的支持,并对服务内容进行定期整合与革新,才能提供较好的服务;而信息服务则主要考虑用户一次性的要求,结合本馆的储备资源提供相关资料,并不考虑服务的内在关系。

(四)服务用户差异:知识服务主要面对有相关知识基础的专家与科技人员,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解决相关专业所面临的问题;信息服务主要为基础知识较薄弱的普通用户提供资料,以便协助其解决问题。

五、结语

图书情报机构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为现代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更具参照性的资料,由此增强知识信息的可操作性与利用率,同时凭借部分知识点的深入解析与整合,二者服务体系的相互搭配,更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知识信息的需求,由此图书情报机构的社会职能便可以得到更好的巩固。故而,在阐述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特征与差异性期间,必须明确二者潜在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才能在后续知识资源的开发中,提供更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猜你喜欢

情报机构图书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浅谈基层科技情报机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
关于G20 的知识点
西方预测伊朗18个月内拥有核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