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贷危害、原因及思想教育引导路径研究

2019-12-18张颖

魅力中国 2019年24期
关键词:网贷贷款校园

张颖

(四川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引言:近些年来,各大高校频频爆出“校园贷“现象,校园贷以无登记、放款快、不抵押等”幌子“诱骗大学生进行贷款,许多大学生由此走上了不归路,甚至有学生为其付出了生命代价。有报道指出,2017你那厦门大学某学院大二学生因无法面对校园贷高额利息以及催债压力,跳楼自杀。”校园贷“已经成为毒害大学生的毒品,亟需治理。

一、校园贷带来的危害

(一)助长校园攀比之风,向学生灌输错误的消费观

有数据指出,“超前消费”已然成为年轻人中的一股潮流。校园贷借这股“潮流”,开始在高校校园大肆横行。很多校园贷打着“无抵押、放款快”等幌子,让大学生通过贷款来进行消费。虽然大学生都已经成年,但是其生活费多数是由父母提供。而校园贷凭借其“放款容易”这一点,让很多大学生产生了获得金钱很容易这种错误观念。其次,一些网络上的拜金之风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观,很多人用借贷来的钱进行高消费,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高额的消费超出了大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很多学生只能不断“以贷养贷”导致雪球越滚越大。不得不说,有些校园贷的广告就是在刺激学生进行高消费,校园贷之所以能够迅速占据高校市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所谓的门槛低和放款速度快,很多学生仅仅凭着身份证和手机号就可以在平台上申请,有些校园贷甚至声称”一小时到帐“,许多学生依靠借贷平台可以借到金额不等的现金,正因如此,学生的消费欲望被不断扩大,当一些学生想要购买一些消费品或者是手头没钱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通过这些平台申请贷款,日积月累,原本500元的贷款上涨到5000元,当学生无力偿还时,就会向另一个平台进行申请,由此越陷越深。

(二)平台缺乏有效管理,催缴方式失当

很多“校园贷”平台没有合规的经营牌照,所以很多小贷公司为例追缴欠款,往往会采用一些极端形式。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只有当校园贷公司向法院提出起诉申请时,才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很多小额贷款公司由于没有正规经营资质,只能采用暴力手段进行钱款催收,如威胁、殴打、辱骂等方式。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贷款平台专门针对女大学生下手,当女大学生无力偿还贷款时,让其进行“裸贷”“肉偿”等,许多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贷款公司的非正常追缴下被打乱,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有些大学生因无法偿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更有甚者,采取一些极端方式结束生命,对家庭、社会还有学生自身带来了严重影响。

(三)涉嫌诱导欺诈,致使大学生承担巨额经济损失

部分校园贷平台为了获取暴利,在借款人借款前并没有向借款人声明借款风险和后果,而且一些小贷平台在贷款合同中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将借款利率以服务费、手续费形式进行掩盖,对还款方式和违约金也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很多大学生初入社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更有一些学生由于学生证和身份证丢失莫名背上债务。

二、校园贷产生原因

(一)大学生缺乏防范意识

许多大学生都是从高中的象牙塔中走出,缺乏社会经验和防范意识,又加上近些年来校园攀比之风盛行,很多学生因此走上“校园贷”之路,这是校园贷产生的主要原因。其次,很多大学生刚刚走上社会,对身边许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近些年“花呗”“白条”这类超前消费工具的兴起,助长了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二)金融市场监管不力

随着近些年金融市场的繁荣以及贷款业务量的不断上升,许多针对个人的融企业发展态势迅猛。但是我国金融行业的监管机制却非常落后,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条文。正因如此,才让很多小贷公司钻了监管和法律的漏洞,将魔爪伸向大学生。除此之外,许多小贷公司游走于法律边界之外,其贷款利率和催款方式都不符合国家的标准。

(三)学生和家长法律意识淡薄

“校园贷”之所以可以在高校校园中肆虐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学生和家长在知道自己被骗后,面对小贷公司的暴力催讨手段,很多家长和学生为了”颜面“往往选择用钱息事宁人。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校园贷平台的嚣张气焰,许多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有校园贷行为后,往往先是进行打骂,却没有从深层次了解子女进行校园贷的原因。

三、校园贷防范和思想引导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校园管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大学生理财观和金钱观的偏移是校园贷产生的核心原因,有些大学生进行贷款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创业,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和虚荣心。一些女大学生陷入校园贷深渊仅仅是为了购买一部苹果手机。基于此,学校和相关部门应该要加强对学生消费观的培养。许多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选修课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理财能力,一方面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比如,高校可以从三方面治理“校园贷”乱象,首先,对校园内一些和校园贷有关的小广告进行集中清理,同时,学校的门卫也应该加强对校外闲散人员的登记工作,从广告源头对校园贷款广告进行治理。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鼓励学生对从事“校园贷”推广的人员进行举报,有数据表明,很多学生陷入校园贷都是因为周边朋友和同学的介绍。其次,每个班级的辅导员要积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辅导员可以在班级例会上向学生宣传校园贷的危害,结合身边和网上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校园贷的危害以及不良影响,向一些游走于贷款边缘的学生敲响警钟。最后,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经济学课程,锻炼学生的理财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此外,学校可以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让学生明白获得金钱需要付出相应的劳动力,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二)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校园贷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校园贷在大学校园中的肆意横行不仅对大学生带来了严重危害,同时也影响了金融行业的秩序,很多大学生的助学贷款多半来自于政府和银行,学校为了让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也会采用助学贷款的形式鼓励学生完成学业。但是校园贷和助学贷款完全不同,不仅刺激了学生的高额消费,同时其高昂的利息和短暂的偿还期限导致很多大学生陷入了高利贷的深渊,其不正当的催款方式也严重制约了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不仅损害了金融行业形象,也由此产生了许多社会不良问题,让大众对”贷款“产生偏见,不利于我国金融行业的长期发展。

基于此,国内的金融监管部门要出台相应的规则,对金融贷款平台严格管理,设置校园贷款机构的资质,对贷款的利息做出明确规定。清除一些没有资质的平台和机构,对一些已经越过“红线”的机构,予以高额处罚并取缔。对一些催缴方式和手段不正当的企业,要配合相关的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对于一些涉及违反犯罪的贷款平台,严格落实其责任人,并将其移送到公安机关处理。

比如,针对一些贷款利率超过21%的平台,金融监管机构需要查清该平台是否存在违规或变相收取“砍头息”等行为,对一些“套路贷”机构予以取缔和打击。除此之外,对于一些打着“手续简便、利率低、放款快”的贷款机构进行严格核查。当贷款机构和贷款人签订协议时,要求贷款机构明确告知贷款人以下内容,即存在的风险,贷款利率,是否含有手续费,以及偿还期限和方式这些内容,并在贷款合同中标注清楚。除此之外,配合公安机关,针对专门向女大学生进行“裸贷”的这类平台严加核查,一旦发现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联系公安机关,对其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进行严惩。

(三)家长和学生要具有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很多大学生走上“网贷”之路的主要原因是被网贷平台的“广告”和网贷推销人员的花言巧语所欺骗,有些学生仅仅贷款5000元,但是却因为网贷平台弄虚作假,故意导致受害人无法还款,由此产生了高额的违约金,最终导致5000元的贷款变成了十几万。有些学生发现自己被骗后举手无措,只能求助于父母,许多网贷平台开始以各种手段变相胁迫大学生的直系亲属偿还欠款,很多家长顾及颜面,往往会主动偿还。

基于此,大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有法律意识,针对这类具有诈骗性质的贷款平台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向警察寻求帮助。如果网贷平台人员采用暴力手段变相胁迫,家长和学生一定要保存相应的视频、录音证据。除此之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多在校园中进行普法宣传和金融风险宣传。尤其是对这些坑害大学生的校园贷以及套路贷这类不良贷款,一定要宣传到位。当学生和家长发现受到欺骗后,果断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结:综上所述,当校园中出现“校园贷”后,学生、教师,家长三者要密切合作,建立一套完善的预警防御机制,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向学生传授一定的金融风险意识,打压校园中的攀比之风,为莘莘学子创造一个和谐文明的办学环境。

猜你喜欢

网贷贷款校园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网贷平台未来亟需转型
网贷十年:迎来“去伪存真” 时代
旧信封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中国网贷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