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泥沙条件对单环刺螠幼体生长存活的影响

2019-12-18孙阳刘彤陈文博张赛赛周竹君付成东林杉杉李艳秋

中国水产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变色存活成活率

文/孙阳 刘彤 陈文博 张赛赛 周竹君 付成东 林杉杉 李艳秋

单环刺螠俗名海肠,属于螠虫动物门、螠纲、无管螠目、刺螠科、刺螠属。生活在海边潮间带,喜沙地环境,我国主要分布在黄海、渤海沿岸。近年来,随着刺参养殖业迅猛发展,原本单环刺螠的栖息环境大多数被改造为刺参养殖池塘,严重破坏了单环刺螠生存环境。考虑到单环刺螠对栖息环境的选择性相关报道还没有发现,因此本实验想通过对单环刺螠附着生活环境的试探性研究以期为单环刺螠区域性养殖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推进大连市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一、材料与方法

(一)饲料

实验饲料以优质进口鱼粉为蛋白源,配以优质海泥,优质大叶菜粉经磨料机研磨混合,蛋白水平10%。实验用饲料保存于-20℃冰箱中。

(二)饲养管理

实验幼螠为大连市瓦房店某养殖场培育的同一批幼螠,选择体质量为(0.2±0.02)g的无伤病单环刺螠幼螠120个,随机分配到12个40L方槽中,每槽10个,每个实验组设3个平行组。各槽随机摆放在室内,饲喂45d。

实验期间,每日分别于8∶00和16∶00饱食投喂2次。实验采用换水饲养,每3天全量换水一次,24h充气。

整个养殖期间水温18℃~22℃,盐度为(32.4±0.3),照度300lx~700lx,溶解氧(7.85±0.04)mg/L,pH8.0,总氨氮小于0.05mg/L,亚硝酸盐小于0.01mg/L。

图1 不同沙泥条件对单环刺螠幼螠体增重率的影响

图2 不同沙泥条件对单环刺螠幼螠成活率的影响

图3 不同沙泥条件对单环刺螠幼螠变色率的影响

(三)指标测定

增重率(BWG,%)的测定:实验结束后测定存活幼螠平均体重(Wt),然后与幼螠初始平均体重(W0)比较。

成活率(Rs)的测定:实验结束后测定存活幼螠个数(d1),然后与初始幼螠个数(d0)比较。

变色率的测定:实验结束后测定存活个体中变色个体数(d1),然后与存活幼螠个体数(d0)比较。

变色率(%)=d1/d0×100%。

二、结果

(一)不同沙泥条件对单环刺螠幼螠体增重率的影响

不同的沙泥条件对单环刺螠幼螠体增重率的影响见图1。由图1可见,增重率最大组是纯沙组,与10%含泥量沙组差异不显著。增重率最小的实验组是30%含泥量沙组。总体趋势是随含泥量增加增重率降低。

(二)不同沙泥条件对单环刺螠幼螠成活率的影响

不同的沙泥条件对单环刺螠幼螠成活率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见,成活率最高的是30%含泥量沙组,但与其他三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

(三)不同沙泥条件对单环刺螠幼螠体表变色率的影响

不同沙泥条件对单环刺螠幼螠变色率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见,纯沙对照组变色率为25%。随海泥含量增加变色率逐渐降低。

三、讨论

沙层中泥的含量决定了单环刺螠幼螠的生存环境,从实验结果看随着沙层中泥含量增加,单环刺螠幼螠体增重率逐渐减小,说明底质的粒径和化学成分共同影响单环刺螠幼螠生长速度。粒径较大的沙子更有利于其生长,这可能与体表生长特殊机理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弄清原理。各组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单环刺螠进入幼螠阶段成活率较高,不受地质影响。变色率的变换结果与增重率变化结果相似,分析有可能是由于底质不同直接影响幼螠生长情况,生长情况也就是个体大小是直接影响变色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纯沙的底质对单环刺螠幼螠生长、成活、变色效果最佳。此实验也为单环刺螠大规模工厂化养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猜你喜欢

变色存活成活率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会变色的淘米水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从50%到90%,草鱼养殖成活率倍数提升,致胜法宝是什么?
育苗成活率平均提高10%!拜耳打出“王炸”,联手诺维信双雄出击,在虾苗行业祭出重拳
变色花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为什么削皮后的苹果易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