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初甘南地区人民的革命历程探析

2019-12-18

西藏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甘南

丹 曲

(西藏民族大学藏学研究所,陕西 咸阳 712082)

甘南地区,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在近代,既是藏传佛教昌盛之地,亦是地方军阀争抢的战略要地。清末至解放前,由于时局的动荡,这一地区亦陷入极度混乱之中。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同样成为甘南地区各民族的一次重要洗礼,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激发了各民族的政治觉醒。1921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领导下,在革命志士和爱国宗教领袖的共同参与下,甘南草原组建了藏族部落革命同盟和甘南农民起义军,与地方军阀和邪恶势力展开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1949年在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全面胜利的前夕,卓尼土司杨复兴、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等爱国人士纷纷率部起义,投向革命。自此,经历了数百年风风雨雨的甘南地区终获新生,人民也终获解放。

一、解放前甘南藏族聚居区的社会状况

甘南地区,从行政区划上讲属于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历史原因,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社会特点。从经济结构、社会组织到文化形态乃至生活习俗,都与中原地区及其他边疆省区有明显的差异。民国肇造之初,西学东渐之风甚盛,物质文明进步迅速,然而在偏僻的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各部依然保持固有的传统社会结构。交通闭塞,经济结构单一,生产完全处于自然状态,生活方式也十分粗陋。安多藏区系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既有高达6000米之山峰,也有3400米以上之高地,气候严寒,仅适于畜牧业生产。除河谷地带略有定居农村外,均采取游牧方式之畜牧经营,全地区社会经济,几乎全以畜牧经济为主,生活资料极度匮乏。因地理条件阻塞,内外文化难以交流,社会长期停滞于畜牧经济形态中[1]1。封建领主制占统治地位,土地草原大都集中在土司、王公以及寺院上层僧侣手中。经济上的长期闭塞,政治上的相互隔阂,宗教上的严密统治,使这一地区在文化形态上亦显得极度落后。时局的不安和社会的动荡,进一步加剧了这一地区的动荡和分化,导致了甘南地区近代历史上的民族不平等和边疆地区“积弱不振”。

二、甘南人民与地方军阀的斗争

“五四运动”与反帝反封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这场运动爆发后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爱国反帝的浪潮。在这次大变革时期,甘南地区出现了以黄正清为首的甘青大同盟反对马家军阀,以碌曲部落联盟为主的反对地方军阀鲁达昌以及甘南农民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等活动,革命运动可谓此起彼伏、波澜壮阔。

甘南地区的拉卜楞地区,清朝时期属西宁府循化厅管辖,民国初仍隶属循化厅。1912年,马麒出任西宁镇守总兵,循化厅在其防地内。他为达到过问拉卜楞地区政教事务的目的,带兵强行控制了拉卜楞寺院及其所辖地区。广大的僧俗民众“迫于驻军的差徭繁重,不堪其苦,遂群起抵抗,虽数经战役终归失败”[2]。1918年拉卜楞寺内部矛盾越加尖锐化,给马麒可乘之机,其多次率兵镇压、掠夺拉卜楞地区,导致了拉卜楞地区政教合一势力与马麒之间近10年的斗争。

(一)甘青大同盟与马家军阀的斗争

清末民初,甘南地区军事由河州镇守遥领,政事则特许拉卜楞寺“益仓”(秘书厅)管理。循化改县后,青海蒙番事务改归宁海镇守使兼管。1912年,马麒出任西宁镇总兵。他“策划着依靠回族,拉拢汉族,鱼肉藏区的阴谋,把甘南藏族作为其主要财库,乘拉卜楞发生内部矛盾,派其弟马麟的部队,常驻拉卜楞寺,横征暴敛,焚杀掳掠,无所不用其极”[3],造成了近代史上民族压迫的惨案。

1916年3月26日,拉卜楞寺第四世嘉木样活佛圆寂,由高僧阿莽仓活佛任拉卜楞摄政,李宗哲就任襄佐(管事),李宗哲极力讨好马麒等军政要人,企图“借用外力攫取更大的权力,以图在活佛坐床后,继续掌权”。因其平日行为不够检点,遂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给马麒进一步染指拉卜楞可乘之机,也给拉卜楞人民带来了灾祸。1916年5月的一个晚上,在拉卜楞“村拉”(即“市场”)有人贴了一张针对李宗哲和河南亲王的匿名字报,河南亲王为了面子提请拉卜楞寺查究。7月,寺院召集会议,决议撤销李宗哲的襄佐职务,并清算其所经手的账目。这时李宗哲早已闻风逃往西宁,向宁海镇守使马麒泣诉了拉卜楞攻击他和河南亲王的情况,并认为此事纯系摄政阿莽仓从中作梗。马麒即派马寿赴拉卜楞寺调解。当阿莽仓得知马麒派人调解,当即召集会议,一致认为寺内事务自己解决,不让他人介入。马麒又派西宁道尹黎丹来拉卜楞,寺院一致赞同用不着官府来管。黎丹、马寿闻知,颇为愤怒。马寿乘机向黎丹挑拨:“拉卜楞寺有意和我们对抗,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是摄政阿莽仓所指使的”[4]11。黎丹等人返归西宁后,将经过向马麒汇报,马麒震怒,派兵武力征服阿莽仓活佛和拉卜楞寺。

1918年6月,马麒派其弟马麟率骑兵千余人攻打拉卜楞。阿莽仓仓促通知八部落及附近十三庄出藏兵八九百人迎战,血战于甘加滩,结果大败,马麟长驱直入拉卜楞寺,驻兵闻思学院大院。同年冬,阿莽仓发动各部民兵数千人反攻拉卜楞,因各部民兵联络不周,后备无援,致使青海同仁民兵死亡10余人而撤退,阿木去乎民兵与马部战于峨庆沟也告失败,马麟连连取胜,遂在拉卜楞修建营房,长期驻兵,拉卜楞寺从此直接控制在马家军的手中。两次战争中,拉卜楞均以阿木去乎为基地,马部认为荡平阿木去乎事关重大,于1918年11月向阿木去乎进攻,火烧阿木去乎寺院,屠杀男女僧俗700余人,抢去寺内金银财物不计其数。同时卡加沟、隆哇日沟及上八沟部落以及13座寺院均遭抢劫焚烧。后阿莽仓逃亡欧拉(直至去世),阿木去乎头人归降,马麟方撤兵坐镇拉卜楞,令第五世贡唐仓为摄政,更登达吉活佛为襄佐,宣布废除阿莽仓,并放火烧毁了阿莽仓宫邸,自此拉卜楞寺完全由马家军阀掌控。

1920年,第五世嘉木样被迎进拉卜楞寺坐床,其父黄位中(1)黄位中,又名贡布德主,西康理化县(今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人,系拉卜楞寺寺主五世嘉木样活佛的生父。1920年9月,黄位中携全家护送五世嘉木样到达拉卜楞寺举行坐床大典,其后任拉卜楞寺总管。他以“佛父”身份组织甘、青、川大同盟,率领僧俗群众进行反抗宁海军的斗争。为了摆脱宁海军的控制,民国十三年(1924年)农历五月,黄位中率嘉木样及其家属离开拉卜楞寺到兰州朝拜班禅大师,同时谒见了甘肃督军兼省长陆洪涛及督军公署参谋长魏绍武、军务处长宋有才、兰州绅士邓隆等人申张正义,敦促宁海军撤离拉卜楞寺。1925年春,黄位中联络许多部落头目,调遣各地藏兵先后与宁海军激战,给宁海军以沉重的打击。1927年4月,宁海军撤离拉卜楞寺。、兄黄正清等家属随同抵达拉卜楞。他们对马麒残酷压迫拉卜楞地区藏族民众、粗暴干涉寺内事务等行为早有耳闻,并深恶痛绝。第五世嘉木样坐床后,寺内纠纷暂转沉静,马部仍旧驻兵于嗒哇。虽经黄位中及黄正清在青海、临夏等地周旋,也未能撤军。自马部进驻拉卜楞后,一直由马寿负责,他擅作威福,生杀抢夺,为所欲为。马麒又派西军马国良部骑兵60名,驻扎合作设置茶粮局,横征暴敛,人民受尽磨难。黄位中积极组织民兵连同合作67庄的藏族民兵,进行英勇的反抗,曾乘合作驻军首领马七太爷调回之机赶走了合作驻军,火烧营寨粮局,这也种下了马麒派马步青焚杀掳夺合作寺的祸根。为能摆脱马家军阀的控制,黄位中组织代表向兰州有关当局控告马麒暴行,结果马麒恶人先告状,接管此案为名,带领600骑兵前往拉卜楞寺审理,最后敲诈了黄位中600支枪、10万银元方了结此案。

1924年5月,九世班禅大师到达兰州,在拉卜楞寺的第五世嘉木样活佛及家属借机到兰州拜见班禅大师,黄正清也组织僧俗代表团到兰州谒见督军陆洪涛,控诉马家军阀的罪行,仍无结果。1925年2月,黄正清一行,抵达甘南美武新寺召集会议,发动各部民兵,黄位中和美武头人、双岔头人组成反马司令部,调遣各部民兵,青海和四川一些部落也纷纷参加,共结集民兵万余人。马麒得知后,率马步芳和马步青等西宁二十四营官兵万余人,配备新式武器,由临夏出发向拉卜楞增援。黄位中部署兵力,兵分两路,一路由欧拉、阿木去乎、尼玛、桑科等部落民兵组成,阻击马麒率兵由甘加前来的援兵;一路由美武、博拉、扎油等部民兵组成,向拉卜楞兵营围攻。4月25日至27日连续作战,在甘加战斗中给马部以沉重打击,马麒将桑科部落的男女老幼300余口全部屠杀,并扬言“一定要歼灭番族,禁绝佛教”。同年7月马步青率骑兵千余人进入合作,实行血腥屠杀,宁海军放火烧毁合作周围的67个村庄,寺院、村庄的财物荡然无存,合作周围百里一片焦土。后黄位中又召集阿坝六旗、若尔盖十二部落、三乔科各部民兵2万余人,再次组织进攻。时四川省受到震动,省长杨森电告北京段祺瑞政府,陆洪涛也有电到京。陆军总长吴光新给黄正清来电:“据电称宁海马镇守使麒残杀番民,焚掠寺村,迭经函电禀呈,而宁海拒绝查办,虐毒较前更甚等情。所陈各节如果属实,则该番民等处兹水深火热之中,良深恻念,执政饬查以明真象。除饬陆督详查外,仰候查明再夺。特先布复”[4]27。不久,陆洪涛决定派凉州镇守使马廷勷、河州镇守使裴建准、甘州道尹马继祖、检查厅厅长张某等会同查办,并正式通知马麒,但直到1926年夏仍无结果。黄正清为避免事态扩大,仍分电北京北洋政府的陆军部、外交部、内务部、蒙藏院、奉天张作霖、张垣、冯玉祥、驻锡五台山的班禅大师、四川省长杨森、省内要人以及全国各报馆,以求是非公断,冀得合理解决,在舆论界取得了广泛的同情。

(二)碌曲十二部落反抗鲁达昌的斗争[5]

甘南地区的碌曲,历史上也属拉卜楞寺管辖。碌曲由双岔、吉仓、阿拉等十二大部落组成,各部落由头人辖治。解放前,盘踞在洮岷的军阀鲁达昌,阴险毒辣,他不但觊觎卓尼杨土司所辖地盘,对水草丰茂的碌曲更是虎视眈眈,早有吞并野心。因有杨土司阻挡,加之碌曲各部以洮河屏障防御,因而无从下手。

1932年,主持毛日寺的萨木察活佛因故要去西仓寺住,双岔头人拉代认为是十二部落头人加毛策划所致,意欲起兵抗衡,又怕失败,即差人去鲁达昌部求援。同时,拉卜楞的麦西、阿木去乎等部落素因草山纠纷,连年械斗不息,也希望有人一举击败十二部落。拉代此举正合鲁达昌的意愿。鲁以调解为名,派兵前往碌曲镇压。1933年5月,鲁达昌派兵出岷县,经临潭、阿木去乎抵达麦西。碌曲各部积极应战,各部头人饮血结盟,征集藏兵千余人,沿洮河南岸布防,并出兵到北岸兰甸沟阻击敌人,当鲁兵到达兰甸沟时,遭到藏兵阻击,鲁兵死伤过半,狼狈逃窜。“兰甸沟之战,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保卫家乡、反抗欺压、争取自由的英勇精神,在少数民族反抗军阀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6]鲁兵初战失利后,当夜派兵偷袭兰甸沟藏兵,顺利通过兰甸沟直奔西仓部落,5月30日,鲁兵烧杀村庄和西仓寺,村民和寺僧被杀,有些还开膛惨死,寺院财产被抢劫一空,抓捕群众30余人,用铁丝穿透肩胛骨串牵并枪杀,制造了碌曲历史上的一大惨案。鲁兵暴行激起了阿拉、吉仓、双岔部落人们的极大愤慨,于是拉开了反对鲁达昌军阀的阻击战的序幕,在当地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十二部落头人加毛上书甘肃省政府,控告鲁达昌残害藏族人民的滔天罪行,省政府派军政人士邓宝珊和夏河知名人士黄正清前往碌曲查办,西仓寺出2万银元赔鲁兵的损失。十二部落藏族民众为了不再受鲁达昌军阀的骚扰,含冤将牛羊马匹折价交清了这笔冤债,换来了家乡暂时的安宁。

(三)甘南农民起义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在甘肃南部的甘南地区爆发了藏、汉、回、东乡、土等族参加的反抗国民党黑暗统治的大规模武装起义。参加起义人员最多达10万之众,通称“甘南民变”。这次起义首先由广河回族农民马福善父子发起,接着临洮、渭源、定西、漳县、康乐、卓尼、武都等10余县农民揭竿而起,统一名称为“甘南农民抗日救国军”,临洮王仲甲为总指挥,下属10路军及由肋巴活佛任司令的洮岷路藏军。

甘南地区,历史上是藏传佛教广泛传播的地方,除了藏传佛教的卓尼禅定寺和夏河的拉卜楞寺两座规模较大格鲁派寺院外,尚有诸多规模较小的寺院。1941年,在卓尼境内水磨川寺学经的肋巴活佛(即第十七世活佛怀来仓·金巴加木措,1916—1947年),在康多、杓哇一带组织成立“措登措哇”(汉语意为“七部落组织”),专门反抗国民党的残暴统治,其口号是“官逼哩,民反哩,家家门上钉板哩”,参加的有当地藏族、土族、回族青年,在甘南临潭的冶力关、八角、甘沟、羊沙、足古川一带活动,召纳当地群众和逃荒难民参加反抗运动。为了得到武器,还结识了国民党驻武都骑兵独立营营长张英杰,并得到他的支持。

1942年,肋巴活佛领导的“措登措哇”组织日益扩大,影响力越来越大,约定在1943年农历二月二日宣布起义。1943年1月,临洮西乡边家湾回、汉人民在马福善的领导下于卧龙寺起义,喊出:“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若要不反,免粮免款”的口号,掀起“抗粮、保命、反贪污”的起义,在甘肃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与此同时,八角任效周、康乐杨家河王万一等率起义农民来冶力关。二十二日,各地义军共3000多人在冶力关聚会,起义军手执大刀、长矛、镰刀、斧头、棍棒等,在常爷庙杀牲祭旗后又在泉滩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会上推举肋巴活佛为司令,汪鼎臣、任效周、黄建伟、王万一为副司令,分编为两个师,起义的宗旨为:“反对国民党,接洽共产党,抗日反蒋”,计划“先打新城,后入武都接张英杰,然后去延安投靠共产党”。由于起义军大都是饥寒交迫的农牧民,所以又叫“饥民团”。当时,东乡人麻木哥也在宁定(广河)巴洋沟宣布起义后,前往冶力关与肋巴活佛率领的起义军会合。二月二十五日,起义军占领临潭县城后,队伍迅速壮大至4000余人。1943年农历三月初一,起义军向岷县挺进,途中与岷县保安队发生了遭遇战,次日,起义军抵达门楼寺峡城与王仲甲、肖焕章、毛可让率领的起义军会师,起义军正式更名为“甘肃农民抗日救国军”,并提出了纲领(2)起义军纲领:1.甘肃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抗战到底;2.纳不起粮,缴不起款,雇不起壮丁的人一起团结起来,打倒谷正伦、朱绍良;3.被虐待而死亡的壮丁家属团结起来,打到兰州,报仇雪恨;4.甘肃人民誓死不做亡国奴,不受贪官污吏的压迫;5.打倒贪污无能的政府,建立廉洁清明的政府;6.铲除虐待壮丁的兵役机关;7.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8.甘肃各族人民永远不再受贪官污吏的挑拨离间,相互残杀。参见马永寿:《卓尼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至此,声威大振,起义军队伍很快发展到5万多人,涉及临潭、卓尼等10多个县。

1943年4月中旬,10万甘肃农民抗日救国军在王仲甲、马福善、肋巴活佛等人的领导下,向武都进发,途中发出讨伐国民党的檄文。此时国民党骑兵营长张英杰、王德一率部起义,与主力军会合,计划夺取武都。国民党闻讯后从陕西调来第七、十二、五十九师,向起义军疯狂进攻。6月上旬,起义军在草川崖召开了各路领导人参加的“草川崖会议”。会议结束后,起义军内部各种矛盾开始显露,领导人各自为阵,脱离群众,相互猜疑,士气低落,在敌人追击下张英杰投降叛敌,在第五十九师围攻下,起义军浴血战斗,伤亡惨重,弹尽粮绝。6月,起义军决定分散潜伏,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至此,一场声势浩大、轰动西北的农民革命武装斗争结束。1946年,肋巴活佛与中共地下党员夏尚忠取得联系。1947年正月,经中共陇右工委领导人高健君、牙含章介绍,肋巴活佛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甘肃藏族中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员之一,同年6月,肋巴活佛奉党组织决定赴延安,途中因车祸遇难,年仅31岁[7]。

三、卓尼杨土司支援红军长征

1935年8月20日,《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来到西北地区考察,途经卓尼,在博峪衙门与卓尼土司杨吉庆会晤。1935年9月初,红一方面军到达甘南地区后,甘肃军阀鲁达昌奉蒋介石和甘肃绥靖公署长朱绍良的指令,在岷县、腊子口、西固重兵截击,企图不让红军走出迭部沟。杨吉庆一面组织民兵虚张声势,喊着要打红军,以掩人耳目;一面派密使以洮岷路保安司令名义迎接红军[8]61。1936年9月16日,红一方面军大部队经迭部旺藏出发,过白龙江进热尕沟,来到崔古仓村,杨吉庆暗中巧妙安排,红军顺利打开了储藏着20多万公斤粮食的粮仓,为此红军还专门在粮仓写下“此仓内粮是杨土司庄稼粮,望各单位节约用粮”的告示。这对于当时受饥饿困扰的红军将士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1936年8月20日,红四方面军三十二军十二师到达与卓尼毗邻的临潭新城,杨吉庆连夜派使者赶到红军总部,呈送书信,并送去2匹马和7只羊表示慰问,与红军达成了互不侵扰的协议。红军过境后,鲁达昌疯狂地进行“清乡”,在迭部县的腊子口、桑坝、洛达等地大肆搜捕,屠杀掉队的红军战士,杨吉庆和地方的开明人士积极营救流落红军。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仅迭部境内的流落红军就有40多人。他们能够活下来,与杨土司等爱国人士的暗中保护是分不开的。

红军两次经过甘南地区,鲁达昌把腊子口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到了杨吉庆身上,引起了蒋介石对杨吉庆的强烈不满。1937年8月25日(农历七月二十七日),鲁达昌纠合杨吉庆部下团长姬从周、秘书方秉义等人,派窦德海、方秉义等带领便衣队40余人,向保安司令部进攻,残杀了杨吉庆及其长子杨琨夫妇等5人,杨吉庆时年48岁。次日,国民军在博峪召开会议,宣布杨吉庆私通红军等“八大罪状”,提出铲除封建土司制度的口号,并成立卓尼临时维持委员会,推举姬从周为主席、方秉义为委员,史称“博峪事变”(3)博峪事变: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卓尼等地时,土司杨吉庆为红军开仓放粮。为此,引发了国民党的不满,农历七月二十七日,驻岷县国民党军师长鲁达昌派窦德海、方秉义等带领便衣队40余人,抵达博峪土司衙门,杀害杨吉庆及长子杨琨夫妇等5人。杨吉庆被杀后,长宪赵希晋和杨锡龄之长子杨景华等人闻讯后,在禅定寺发出鸡毛信,调出北山诸旗、朱扎七旗、车巴沟旗藏兵报仇。北山总管杨麻周接鸡毛信后,带领精悍藏兵200余人,从麻路巴龙、草岔沟、上卓尼向卓尼开进,禅定寺僧众及附近藏兵均云集在卓尼洮河两岸。农历八月十三日黎明,杨麻周率领藏兵数百人,攻破木耳桥,再战石媳妇,克博峪村。姬从周战死,方秉义逃往岷县,维持委员会溃散。杨麻周派数十人驻守博峪,追回杨氏财产,并亲自赴力赛接回杨氏夫人杨守贞等亲属,移居禅定寺僧纲衙门。参见马永寿:《卓尼史话》,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62—63页。。

四、共产党人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1925年,李大钊同志派中国共产党党员宣侠父(4)宣侠父(1899—1938年),藏文名扎西才让,浙江省诸暨县人。他早年留学日本,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1924年,他受中国共产党委派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1929年至1932年,他在国民党军队中从事兵运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任国民党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议,从事统战国民党高级将领工作,因卓有成效,招致国民党当局注意,1938年被暗杀于西安。参见丹曲:《拉卜楞史话》,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87—93页。同志以国民党左派人士身份到西北军中工作。宣侠父到兰州后,以西北第七方面军总指挥部政治处国民党特派员的身份开展我党的地下工作,他与共产党员张一悟、钱崝泉一起组建了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张一悟任书记,宣、钱任委员。根据甘肃的历史特点,在国民军内外大力提倡新三民主义,宣传打倒军阀,反对帝国主义,号召甘肃民众致力于“国民革命”,极大地震动了甘肃各族各界人士,使地方大小军阀惶惶不可终日。

1925年农历十月,长期深受地方军阀欺凌的拉卜楞人民,推举黄正清率领代表团来到兰州控告马麒,他们向宣侠父详细诉说了马麒派兵蹂躏拉卜楞藏区,血腥屠杀7000余名藏胞,焚烧30多座寺院及附近村庄的罪行。宣侠父听后万分愤慨,深表同情,对代表团讲:“你们的案件,不是某甲与某乙的什么纠葛,乃是一个弱小民族受地方军阀压迫的问题,这是不能完全依赖官廷解决的,你们应该自己起来讲求生存的办法,不然天下不只一个马麒,你们的官司会永远打不完的”[9]82;又指出,一个弱小的民族要求得生存和解放,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军阀的欺压。这些道理使代表团成员深有感触。

1926年初,宣侠父随冯玉祥部刘郁芬入甘,以国民党甘肃省党委委员的身份,从事政治工作。请愿团向刘郁芬上诉后,得到宣侠父的支持。自此,宣侠父同志便成了他们的良师益友,在频繁的交往中,帮助藏族代表团撰写了数份诉状。同时宣侠父深深感到,若要提高藏族人民的政治觉悟,首先要鼓励他们学习文化,接受革命教育。于是在他的建议下,1926年5月2日在兰州教育会馆成立了“藏民文化促进会”,亲自帮助起草了《藏民文化促进会组织大纲》、宣言和章程等。藏民文化促进会举行了各种活动,宣侠父给藏族会员们教汉文汉语,教唱《打倒列强》等革命歌曲。在宣侠父的领导下,一些进步学生和国民党员也纷纷加入藏民文化促进会,从而加深了藏、汉两族青年的团结和友谊。其间还组织成立了共产党的外围群众组织“少年同志会”,吸收部分藏族同胞为会员,积极引导他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以提高其政治、思想觉悟。 黄正清通过与革命友人的广泛接触,对革命有了深刻的了解。不久,他派人前往甘南欧拉草原,向其父黄位中详细介绍了宣侠父的情况,并说明宣侠父有亲赴藏区实地调查的设想。黄位中及时回信并给宣侠父捎来一张他本人的照片,表示欢迎宣侠父深入藏区,处理问题。宣侠父更加坚定了远赴草原了解藏族同胞的苦难生活、组织和发动藏族同胞与军阀斗争的信心。

1926年8月,宣侠父途经东乡、临夏,沿大夏河进入拉卜楞,一路查访了马家军队洗劫过的满目疮痍的村庄,当看到被毁的阿木去乎寺院,又听说马家军队将正在念经的千余名僧侣枪杀后焚毁尸体时,他义愤填膺地说:“这真是一群残忍的魔鬼,他们毁灭了阿木去乎天际和平的钟声。我想不到民族间的仇视,竟演出这样惊人的惨剧,这种兽性的发挥,我们真是不会了解的”[9]110。经过10余天的马背颠簸,宣侠父终于到达第四世嘉木样和黄位中避难地欧拉草原。黄位中又向他详细叙述了拉卜楞藏族人民遭受马家军队烧杀抢掠的悲惨情景,宣侠父告诫大家:“一个民族只有提高自身的力量,才能不受外来的侵略和压迫……在目前,关于其余的事业,还是谈不到的,第一步就是先来团结近地的藏民,再慢慢地由近及远,去联络所有的藏民,在整个组织之下,集结起来,然后再设法提高一般人民的文化,充实自身的武力。只要这样,就是有十个马麒也不敢压迫你们了”[9]118。并对黄位中说:“我希望你现在能开始团结附近一带藏民的工作,在我未归兰州以前,先行召集附近的酋长,成立一种同盟,我可以趁此机会,亲身参加”[9]119。黄位中欣然接受了宣侠父的建议。经再三商议,由宣侠父执笔起草了《甘青藏民后援会宣言》,由桑木旦译成藏文,230多个头人集会,宣侠父讲:“我是来看望嘉木样和大家的,也是来支持你们反抗马麒军阀的。马麒压迫你们,残杀藏族同胞,他是一个大军阀。这样的军阀在中国是很多的,绝不只是马麒一个。要反抗就要靠自己的力量,要有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团结起来,组织起来”[10]。最后由黄位中宣读了《甘青藏民后援会宣言》,并宣布本年10月在碌曲西仓正式结盟,邀请宣侠父届时光临。就这样,宣侠父的甘南之行历时50多天后,方告别了嘉木样、黄位中,带着广大藏族同胞的殷切期望返回了兰州。

回到兰州,宣侠父向刘郁芬汇报了甘南详情,同时要求刘责令马家军队从速撤军,但刘考虑到当时马的势力,未敢立即下令。宣侠父将《甘边藏民泣诉国人书》印刷后寄往全国各地,并在兰州城散发。拉卜楞藏族人民强烈要求马麒撤军的呼声越来越大,在声势上沉重打击了马家军阀的嚣张气焰。1926年底,中国时局发生了变化,宣侠父虽随国民军前往西安,但仍然惦记着甘南地区藏胞的正义斗争。他专门拜见冯玉祥将军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陈述了马麒的罪行。于右任立即给刘郁芬发电,命令马从拉卜楞撤军,在上下夹击之下,于1927年春开始了第二次谈判,最后达成协议并订立了“解决拉卜楞案件的条件”[4]32。长达10年之久的拉卜楞地区藏族人民反对青海军阀马麒的斗争终于赢得了胜利。在这场斗争中,革命党人宣侠父在拉卜楞地区播下的革命种子,已深深扎根在那里。“拉卜楞藏民文化促进会”从兰州迁往夏河,并在宣侠父的支持下,以促进会的名义开办了夏河地区第一所藏族小学——拉卜楞藏民初级小学,为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文化,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五、甘南各民族翻身得解放

拉卜楞(夏河县),在解放前属中共陇右工委地下党组织的工作范围。甘南农民起义领袖肋巴活佛于194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陇右工委准备通过肋巴活佛打开在拉卜楞的工作局面,可惜他在赴延安学习途中不幸遇难,这给党在拉卜楞地区的工作造成了很大损失。后经陇右工委反复研究,认为拉卜楞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争取嘉木样之兄、国民党拉卜楞保安司令部司令黄正清身上。因为当时拉卜楞地方约有9万多藏族同胞,若将黄正清争取过来,广大藏族人民就可回到党的怀抱。同时,陇右工委还认为黄正清与国民党有矛盾,故不会紧紧追随蒋介石。因此,陇右工委决定派牙含章来做黄正清的工作。

1948年,牙含章在兰州一个地下党员的家中巧遇曾在拉卜楞结识的朋友赵侠兴(曾为夏河藏民小学教员,后弃教经商)。经交谈,赵将陇右工委争取黄正清的密信专程赴拉卜楞送给了黄正清。信中主要讲了全国的形势,介绍了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指出,藏族人民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希望黄正清站在藏族人民的立场慎重考虑自己的前途,并保证,只要站到共产党方面,党不仅保护他的生命财产,而且在政治上也有合适安排。黄正清收到此信后,举棋不定。

1949年春,陇右工委派常秋英(中共地下党员)到拉卜楞做其丈夫张子丰(拉卜楞保安司令部副司令)的工作,通过张说服黄正清。经过常秋英的努力,张认清了形势,表示尽最大努力为党做一点工作,并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经陇右工委认真讨论,吸收张子丰为候补党员。后又派钱平(地下党员)和常秋英再次赴拉卜楞做张子丰的工作。张子丰接受党的任务后,在拉卜楞保安司令部努力工作,逐步赢得黄正清信任。1949年7月浪山节时,张与黄在帐蓬内促膝交谈,从藏族人民的苦难生活到国民党政府的黑暗腐败,从红军长征经过甘南对藏族人民产生的巨大影响到蒋介石的节节败退,从全国即将解放到拉卜楞的前途。通过这次谈心,黄正清思想逐渐明朗,为和平解放拉卜楞奠定了一定基础。

1949年8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攻破马步芳洮河防线解放了临夏,王震司令员致信黄正清。8月31日尚未接到信函的黄正清率部及夏河县大部机关人员移住阿木去乎,当地政局陷入混乱。9月1日,国民党夏河县政府秘书黄宝元给王震司令员书面汇报情况[11]。王震司令员接到黄宝元的报告后,分析了当时拉卜楞局势,于9月5日复信黄宝元,指示:“大西北即将完全解放之际,夏河伪县长殷裕国、伪保安司令黄正清,既不明大义不识时务,竟先后逃跑,殊属非事,贵秘书与黄议长出面维持,使地方秩序安定,人心不受惊慌,至堪嘉慰,除转告分区负责同志,速派工作团赴贵县商组人民政府外,并与临夏中共地委及专员会署商定由黄议长祥暂代县长,宝元秘书仍任县府秘书。余皆各守原职,继续维持社会安宁为盼。”王震司令员重申:“中国共产党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对保护机关、档案、文卷、工厂、学校、仓库及一切资财等有功者奖,其阴谋破坏或搬运藏匿者,决依情节轻重分别处罚,望转告各公务人员,各安本位,尽力保护,勿使稍有破坏或损失”。信中还表示,“我方代表刘育华现已到达,望共同商洽,速派人召黄正清归来,如其翻然觉悟向本军投诚,只要有利于人民,则我保证给予宽大处理,并保护其生命财产之安全。”[12]8月31日,藏族进步青年吴振钢与美武土官杨世杰(5)杨世杰(1918—1958年),佐盖美武5部落世袭土官。1938年加入国民党,1940年任美武乡乡长,并先后任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蒙藏委员会委员。1946年,杨世杰赴南京国立政治大学特训班受训。1948年,当选为甘南地区国大代表,他积极支持“拉卜楞革命青年同学会”的政治活动,并保护了大批进步青年免遭迫害。1949年临夏解放,杨世杰赶赴临夏与解放军接洽。他还积极协助王震所派代表杜鹏程前往夏河,做拉卜楞保安司令黄正清的工作,促成夏河和平解放。1949年9月,夏河解放后,杨世杰被选为夏河县人民政府第一届委员,并任拉卜楞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同年10月2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上交了自己的财产土地,创办了第一个国营牧场。1955年,任命他为甘南州人民委员会秘书长、州政协副主席之职(身体不佳未能就职)。1958年初,美武发生武装叛乱,他冒着生命危险护送乡干部撤离。同年7月21日,患肺炎病故,终年40岁。等组成七人代表团,抵达临夏迎接解放军,晋见了王震司令。王司令接见了他们,并介绍吴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1日,黄祥派班智达、韩志华、苏国仁等前往临夏,表示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夏河(拉卜楞)。9月18日晚,黄正清从阿木去乎返回县城。杜鹏程连夜去找黄正清,并转达了王震司令对他的问候,讲了党的民族政策及全国的革命形势,希望黄正清从民族大局出发,早日起义。黄正清表示同意,欢迎解放军前来接管夏河。9月20日,夏河县各界群众近万人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黄正清、黄祥、达吉首先代表各界人士向牙含章和解放军献了哈达;当日成立夏河县人民政府;24日成立了中共夏河县工作委员会。同年秋天,在中共地下党员的不懈努力下,拉卜楞寺第五世嘉木样活佛长兄黄正清率部起义,拉卜楞实现了和平解放。

早在1935年8月20日,《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来到西北地区考察并途经卓尼,在博峪衙门与杨吉庆会晤。1949年8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一兵团向临夏进军,兵团司令员王震派政工刘玉华由汇川土司赵天乙陪同秘密来卓尼做卓尼土司杨复兴的思想工作,杨土司表示愿意起义并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改编。9月5日,一野驻岷县代表任谦派陆聚贤带王震、任谦、周祥初的联名信来卓尼密谈起义事宜。9月11日,杨复兴、周祥初、孙伯泉、杜凌云等联名发出了《接受毛主席八项和平条件,待命接受改编》通电,在岷县正式宣布起义,并向一野总部彭德怀司令员等发出了正式宣布起义、接受改编的通电。9月14日,彭德怀、张宗逊、赵寿山复电:“你等率部起义,加入人民行列,前途光明,殊堪庆贺。”对杨复兴、周祥初予以嘉勉,起义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独立第一军。在卓尼禅定寺召开了由各界代表参加的解放大会,并成立军管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杨吉庆土司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时刻对红军的援助。1950年9月,中央慰问团来甘南时,带来了周恩来总理给杨吉庆的感谢信和赠送的彩缎、丝像、金笔等礼品,深谢杨土司当年对红军的援助之情[8]62—63。

六、甘南地区人民革命的特征

20世纪初甘南藏族地区各族人民的起义,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极大地震慑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为甘南地区各民族争取解放贡献了力量。归纳起来有如下特征:

(一)革命声势浩大,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20世纪初的“五四运动”,不仅是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也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对中国革命甚至民族解放的影响深远。正是这场“冲其网罗而卓自树立,破其勒策而突自解放”的启蒙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推动了社会的革命进程,最终成为中国革命的里程碑。这一时期,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盘踞在西北地区的马家军阀、洮岷地区的鲁达昌等军阀,割据一方,相互混战,民不聊生,各族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因而爆发了甘青大同盟反抗马家军阀、碌曲部落联盟为主的反对地方军阀鲁达昌以及甘南农民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等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牵制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与进攻,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贡献[8]29。

(二)起义地域广阔,唤醒了甘南地区的各族人民

甘南地区位于甘、青、川交界,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历史上属于安多藏区的核心区域,交错居住着汉、藏、蒙、回、土、撒拉以及东乡等各族人民,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形态。国民党统治时期,甘南地区各族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共产党人宣侠父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大力提倡新三民主义,宣传打倒军阀、反对帝国主义,号召甘肃民众致力于国民革命,使地方大小军阀惶惶不可终日。为了解决民族矛盾,唤醒民族觉醒,宣侠父深入甘南地区,开展革命的宣传工作,成为藏族同胞的良师益友,提高了藏族人民的政治觉悟,让藏族进步青年掌握文化、接受革命教育,组织成立了共产党的外围群众组织“少年同志会”,引导各族青年参加集会和社会活动,以提高政治觉悟、思想觉悟。共产党人宣侠父播下的革命种子已深深扎根在甘南地区,从而“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和拉卜楞藏族地区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3]

(三)动员边疆民力,支援国家抗战

抗战时期,甘南各族人民积极投入抗战的革命热潮中,为争取民族的解放和祖国的统一,积极宣传抗战伟业,揭露日寇暴行,支援国家抗战。如拉卜楞寺寺主五世嘉木样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他以宗教领袖的身份,“常相机宣传抗战国策及日寇暴行,为谋加强团结,振奋士气,又电令弟阿旺嘉措(汉名黄正基)率领僧俗代表,携带锦旗及慰劳品,前往陪都及各战区慰劳抗战将士”[1]65,还亲自率领随员,跋山涉水,前往玛曲、果洛及川西草原,宣传抗战建国之伟业[1]66,募化集资,组织慰劳前方将士代表团赴重庆致敬,捐献购置30架飞机的巨款30万元(银元),资助抗战早日凯旋。抗战胜利后,1946年国民政府为了表彰五世嘉木样活佛的爱国精神,特赐“输财卫国”的匾额。这块匾额,至今还陈列在拉卜楞寺的大经堂内。

(四)开仓放粮,支援红军长征

红军长征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历史事件。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中,红军途经甘南民族聚居区,与甘南群众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谊和鱼水之情,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其中藏族群众在红军危难之际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援助,使红军突围出天险腊子口。卓尼土司杨吉庆及长子杨琨夫妇等5人因此在博峪衙门遇难,发生了“博峪事变”。1994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追认杨吉庆为烈士,卓尼修建了“杨吉庆烈士纪念馆”,这对于教育后代爱国爱家,传承文明,继往开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五)共产党是明灯,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赢得了解放

早在解放前,甘南地区属于中共陇右工委地下党组织的工作范围。甘南农民起义失败后,起义军得到了党组织的关注,1947年春起义领袖肋巴活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派他赴延安学习,结果途中不幸遇难[8]70,后经陇右工委研究,认为甘南地区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争取国民党拉卜楞保安司令部司令黄正清身上,派牙含章来拉卜楞。1949年春,陇右工委派中共地下党员常秋英到拉卜楞做丈夫张子丰(拉卜楞保安司令部副司令)的工作。1949年8月,藏族进步青年七人代表团抵达临夏迎接解放军,进步青年吴振刚加入中国共产党[14]。9月20日,拉卜楞成立夏河县人民政府,24日成立了中共夏河县工作委员会。同年秋,在中共地下党员的不懈努力下,拉卜楞保安司令部司令黄正清率部起义,卓尼土司杨复兴率部起义。甘南地区的和平解放,保护了广大藏、汉、回等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加速了当地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自此,甘南终于结束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各族人民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

猜你喜欢

甘南
ABSTRACTS
甘南语丝
甘南香巴拉
甘南合作
甘南二题
心中的甘南
高海拔的甘南
甘南走读
甘南九章
甘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