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对国家的重要贡献
2019-12-18王春焕
王春焕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的重要一年。60年前,西藏地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1959年3月10日,以十四世达赖为首的西藏反动农奴主惧怕人民的民主改革,企图永久保持专制、落后、腐朽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在美国的支持下搞所谓“西藏独立”,发动武装叛乱。3月28日,周恩来总理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指出: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除责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彻底平息武装叛乱外,特决定自即日起,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因一些上层人士参与叛乱,国务院重组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并要求其领导全藏僧俗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助人民解放军迅速平息叛乱,巩固国防,保护各族人民利益,安定社会秩序,为建设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新西藏而奋斗[1]。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实现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开启西藏地区与国家同发展的历程。民主改革成为新旧西藏的分水岭,从此,新西藏与我国其他地方一样,迅速发展,蒸蒸日上。
一、民主改革以来西藏的发展历程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表达出西藏地方与国家的历史关系和现实归属。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不是每个历史时期西藏地方都能与国家其他地方共发展,正因为如此,1959年前的西藏地区远远落后于国家的其他地方。民主改革后,西藏才与国家其他地区一样大踏步地发展起来,在发展阶段和层次方面与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
(一)从西藏地方的历史源头说起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但是经历了从分散走向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在现今国际法出现之前就完成了。欧洲诸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国家主权、领土、独立国家等概念,确立了近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标志着西方民族国家形成。我国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此之前即西方民族国家出现之前已经形成。
西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的边疆地区,很早就有人类生活在这里。经历了漫长历史过程,西藏地区进入氏族和部落联盟阶段,出现诸多小邦,经过小邦之间的兼并,逐渐走向统一。7世纪时,吐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奴隶制政权。吐蕃政权瓦解后,西藏地区进入分裂状态。元朝时期,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建立,中央把西藏地区纳入统一的行政管理之下。经过明清时期的发展,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定型。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虽然实现了政治上的统一,各地的经济、文化、政治发展都很不平衡。封建统治者最在乎的是政治上的一统,至于经济文化可以自由发展,尤其是边疆地带,这是我国朝贡体系下传统国家的特点,即难以实现国家均质化发展。古籍文献中有关中央王朝管理地方事务的内容方面记载,促进地方发展的内容则很少。且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后,历代中央王朝在西藏地区建立和完善的是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因而西藏地区的发展更为缓慢。
(二)从和平解放至民主改革的历史说起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将帝国主义驱逐出西藏,人民解放军进驻边防要地,使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1952年成立西藏军区,担负起保卫祖国边疆的重任。但是《十七条协议》没有触动旧西藏的社会制度,西藏地方仍然保持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
到1956年底,全国各地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此时中央对西藏工作坚持慎重稳进方针,坚持统战为重、影响群众为辅的策略:西藏工委与噶厦商量开展工作,如成立拉萨小学、拉萨中学等。在党的领导下,驻藏人民解放军和地方工作人员,开荒生产,架桥修路,为人民免费治病、办学校、发放无息农业贷款、以工代赈、抗灾救灾、扶危济困,促进生产。西藏社会在祖国大家庭中有了变化,但变化很微弱,发展的脚步很缓慢。
(三)从民主改革至今的历史说起
民主改革后,西藏在祖国大家庭中迅速发展起来,逐渐追赶全国发展的步伐。
民主改革(1959—1961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西藏由封建农奴制变为劳动者所有制,解放了百万农奴,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同时从精神上解放了被宗教思想束缚的人民群众。民主改革后,百万农奴获得土地、房屋、牲畜等生产资料,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据统计,土改基本完成的1960年,西藏全区的粮食总产比1959年增长12.6%,比土改前的1958年增长17.5%。牲畜存栏头数1960年比1959年增长10%。在民主改革中,西藏建立起第一个供销社、第一个农村信用社、第一所民办小学、第一所夜校、第一个识字班、第一个电影放映队、第一个医疗卫生机构……[2]到1960年底,全区成立乡级政权1009个,区级政权283个;78个县(包括县级区)和8个专区(市)也成立了人民政权。与此同时,有4400多名翻身农奴和奴隶出身的基层干部成长起来[2]。1961年4月,西藏各地乡一级基层普选开始,百万翻身农奴开始行使从来没有过的民主权利。废除政教合一制度,进行寺庙和宗教改革,将人民从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宗教回归本原,人民真正有了宗教信仰的自由。
自治区成立(1956—1965年),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4月22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1965年8月,西藏乡县选举工作完成,有1359个乡、镇进行了基层选举,有567个乡、镇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西藏大约92%的地方建立了以翻身农奴和奴隶为主的乡人民政权,54个县召开了第一届人民代表会议,选出了正副县长,建立了县人民委员会,并选出了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拉萨召开,选举产生了西藏自治区机关及其领导人,阿沛·阿旺晋美当选为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一大批翻身农奴担任了自治区各级政权机关的领导职务。西藏自治区的成立,标志着西藏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开始全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此,西藏人民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事务的权利,走上发展进步的社会主义道路。到1965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5.8亿多斤,比1958年增长88.6%;全区牲畜有1800多万头(只),比1958年增长54.1%;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5000多公里,比1958年增长了1.6倍,全区90%以上的县有了公路;全区建立的厂矿企业70多个,初步形成了现代工业体系;建立中等专业学校和普通中学5所,公立和民办小学1822所;全区建立医疗机构193个,比1958年增长3.4倍……[2]
社会主义改造(1965—1976年)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1965年8月29日中央发出《关于在西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复示》,同意在西藏民族地区进行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试办人民公社(先办初级社)。1964年冬先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县通嘎乡冲色村试办了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65年7月改为试办人民公社),1965年又在拉萨市达孜县邦堆乡试办人民公社。到1975年底,全区1929个乡(不含阿里),先后建立1921个人民公社,西藏农牧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人民公社化。1975—1976年对城镇私营商业、民族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拉萨、日喀则等地建立手工业合作社。1965—1976年,西藏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实现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3]。
改革开放(1978—)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与全国接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西藏逐渐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1980年3月中央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休养生息的政策。此后,从农牧区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三个长期不变”政策,之后又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与国家改革体制的接轨。中央先后召开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有力地推动了西藏的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带领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取得了巨大成就。
西藏地区与国家共同发展的历程深刻地说明:只有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政权,西藏才能取得伟大成就,才能与国家同发展共成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西藏,没有民主改革就没有西藏在祖国大家庭中发展的新成就。
二、西藏民主改革助推了中国现代国家的发展进程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认为,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说明统治阶级如果不能让被统治阶级生存生活下去,就要造就出它的掘墓人。西藏民主改革证实:当农奴主阶级不让农奴活下去的时候,农奴一定是它的掘墓人,农奴主的灭亡和农奴的胜利不可避免。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西藏革命中,通过耐心的启蒙、教育,解禁了宗教对广大农奴的思想控制,农奴阶级觉醒起来、组织起来,与农奴主斗争,烧地契、分田地、分房屋等,夺回了自己创造的生产资料,亲手推翻了长期压迫自己的社会制度。农奴阶级终于掘开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坟墓,获得了解放,重见了天日。
因此,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自己敲响覆灭丧钟的,退出西藏社会的历史舞台是必然的[4]。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百万农奴参与下的民主改革是人民的胜利。
西藏民主革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西藏地方被压迫的农奴阶级的革命,农奴阶级是民主改革的主力军。西藏地方人口不多,民主改革时期才有120多万人口,占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其民主改革虽然较晚进行,但意义重大。民主改革的伟大意义很多,如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是世界废奴史上的重要一页,等等。无疑,西藏民主改革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国家在西藏地区开展的一项重要行动,或者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重要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平解放以来,国家在西藏地区的发展问题上采取很多优惠措施,给予特殊关怀和大力支持,使西藏得以快速发展。同时,西藏地方积极发展,也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西藏民主改革这一大事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现代国家的完成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完成大陆地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在全国革命的过程中,西藏地区的革命较晚,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标志着西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步完成;1959—1961年民主改革标志着西藏民主革命任务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国家在大陆地区民主革命的全部完成,为国家制度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实现国家的一体化
和平解放,西藏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开创了西藏各族群众掌握自己命运、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两件大事为国家的高度统一以及国家走向一体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制度统一,走向民主。在民主改革中,百万农奴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冲破宗教思想的束缚,参与改革,解放自己,完成了所有制的改革,取得了生产资料,实现生产资料劳动者所有制。后来,翻身农奴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西藏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西藏地方社会制度的跨越,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跨入社会主义制度,与祖国其他地方在社会制度方面实现了统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西藏各族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地方事务的管理。
行政统一,巩固主权。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宣布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后来,解散了昌都的人民解放委员会,结束了班禅堪布厅(1)1961年4月29日,国务院批准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申请,决定结束班禅堪布会议厅委员会。。1965年在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基础上成立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权。西藏成为国家第五个自治区,国家实现行政管理的统一,结束了历代王朝对西藏的特殊管理历史。民主改革时期,在平叛中驻藏人民解放军以军事力量严厉打击了国内外分裂势力,平定达赖集团的武装叛乱是一次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较量,平叛的胜利巩固了国家主权。
公民统一,享有各种权利。《十七条协议》要求,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和平解放后,西藏人民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但是由于两种社会制度的存在,作为公民还未能享有国家赋予的各种权利,民主改革废除了西藏地方的旧制度,西藏人民才真正享有了公民应有的各种权利,所以说,民主改革对国家乃至世界的人权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法制统一,增强国家意识。民主改革废除了旧西藏实行的残酷的法律和司法制度,废除了旧西藏的《十三法典》《十六法典》以及残忍的刑罚,实现国家法制统一,国家的宪法和各项法律适用于西藏地区。同时,根据宪法,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根据宪法和国家法律变通制定地方法规的权利,逐渐建立起适合地方情况的地方法规体系,国家从法律上保障各族人民的各项权利。从此,西藏各族人民的国家意识逐渐确立和完善起来,行使着国家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同时也履行着国家规定的各种义务。
发展统一,实现一体化。民主改革后,西藏发展虽然相比祖国其他地方还是缓慢,但是西藏地区的发展已经进入到国家的整体布局和战略规划之中,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实现与国家发展的一体化,走向现代化。政治上,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后,逐渐从新民主主义的制度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上,从民主改革以来的劳动者个体经济逐步转变社会主义经济;文化上,从民族传统文化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社会方面,交通、市政、教育、体育、卫生、广播、电影、民政等各项现代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公共设施和各族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生态方面,人们从自发的生态意识转变为自觉的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植树造林,治沙治水,增加了古老高原的绿色植被,改变了西藏荒凉的环境。
国家形态分为传统国家和现代国家。现代国家既是一个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又是一个体现民意的民主国家。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走向现代国家的道路,但是旧中国国力微弱,遭受帝国主义控制和侵略,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衰落,民族遭受苦难,主权受到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真正走上现代国家的道路。民主改革后,西藏被纳入到现代中国建设的进程中,为促进现代国家进程的完成、建设一个主权完整和繁荣昌盛的现代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增强国家实力
西藏民主改革以及平叛,国家以军事力量沉重打击了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巩固了边防。西藏地方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增强了国家发展力和竞争力。解放后,新中国整固西藏边防,从印度、尼泊尔收回了当年被英国占去的各种特权。1962年,取得对印度自卫反击战的胜利,这是人民解放军的胜利,也是西藏各族人民全力支援前线作战的结果。
(四)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
西藏的和平解放,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彻底驱逐出西藏,执行《十七条协议》解决了因帝国主义挑拨产生的达赖和班禅问题,初步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西藏民主改革中边平叛边改革,既清算了自近代以来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分裂势力的老账,也彻底摧毁了封建农奴制度,扫除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障碍,西藏各族人民从此加强与祖国其他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五个认同”(2)即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毛泽东主席曾郑重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西藏完成民主改革的任务,真真切切地助推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三、新时代西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5]“对历史,我们要心怀敬畏、心怀良知。”“传承历史,不是为了纠结过去,而是要开创未来”[6]。他强调,中华民族的历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都应该得到尊重;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30多年的探索史,这些历史一脉相承,不可割裂[7]。
同样,我们要重视西藏地方历史的学习、研究和借鉴,坚持西藏地方的历史不能与祖国历史割裂的立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就是要回顾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史;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年就是要铭记历史,巩固民主改革的伟大成果,在祖国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我们要看清楚西藏未来的前途,明确西藏努力的方向,找准西藏发展的路径。60年是中华民族传统中的一个甲子。纪念民主改革的目的就是怎么看、怎么干。这是有立场与态度的根本区分的:各族人民认为1959年发生的大事是平叛改革;十四世达赖集团则认为是所谓的“起义”反抗。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60年,人民要巩固这个胜利成果;十四世达赖集团要恢复其统治特权。西藏337万多人民过上了安定的小康生活;十四世达赖集团带着流亡国外的十几万藏胞寄人篱下四处奔波。祖国进入新时代,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奋斗,要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十四世达赖集团要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支持下分裂中国。如果说60年前,西藏人民看了8年、比了8年、等了8年、盼了8年,最后选择了民主改革的道路;那么今天,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60年,必然选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一)新时代祖国的发展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在这个基础上,党又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达、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一百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路线图十分清晰。
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党的十九大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作了明确的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和目标指向已经非常明确。
(二)谱写新时代西藏篇章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时代治藏方略,承接着民主改革以来的西藏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紧密契合新时代发展需要,不断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8]。党的十九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奋力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藏的伟大胜利,谱写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西藏篇章。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的殷殷重托,自觉把西藏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大局中来思考谋划,牢牢把握西藏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和出发点落脚点,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担当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奋力开创西藏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9]。
民主改革60年来,西藏实现了伟大的跨越,为国家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新时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西藏要为国家的强大作出新的贡献。民主改革以来,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全国各族人民的无私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当下就是要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五个认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像民主改革时期那样,迎难而上,艰苦创业,建设好美丽西藏,为国家发展作出新贡献。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区脱贫的目标,2020年要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现代文明意识普及到干部群众中,淡化宗教消极影响,凝心聚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而奋斗。要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夺取反分裂斗争的胜利,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与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出西藏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