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字与做菜

2019-12-18广豪

现代苏州 2019年21期
关键词:本味苏州人线条

文 广豪

中国人评价书法,常说秀气、豪气、骨气、文气,从没说结构、力量、速度。

观书就是观气。“气”的流转与贯通,是书法的本质。而结体线条因人而异,所以书法万紫千红,气象各有不同。记得启功先生讲,书法的线条要像公交车一般站站停。我觉得说得挺形象,就像竹节一样,要生生不息。而古人说的死蛇挂树,也就是一挥而就,线条中没有觉察与感知,凭着惯性和外在的形态书写,而不是每一点都有生机,点点保持着活泼、中定、安然的状态。故而今人的书法像死白的机制面,里面没有手艺和韧劲,留不住。

中国人笔下的每一点都是有头有尾,有始有终,阴阳平衡,乾坤并建,点线面体都是一样。

在按下去的同时须要领,才能是活泼泼的一条阴阳鱼。单单转腕,而不放松灵,就是只按不领,而松灵态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古人写字即使到细微未节依然是有感知的,所谓笔笔送到。整字整行,都不露声色,笔不出圈,首尾抱圆。犹如拳家的沉肩坠肘,方能如入环中,得中用中。

提按是上下,头尾是左右,书法的太极之道,是浑圆的气感。将实体变成虚体,也才能是对万事万物的认同,保持敏锐的感知力,不失中。中字很重要,有了中才有和,和气不单生财,和气能与万物相通,自然而然气脉流行,才气盎然。

要有松灵之气象,书法之道在于中,不偏不倚,本色自然。

在写字的时候不要受什么影响,心中也不要有着完成这个字体目标的想法。在中的状态,没有任何成见,没有任何的限制,没有所知障。就按照点、线本来的面貌去写,这样自然而然的就有自己的性格。中的境界无止境,也可理解为空。练字,在熟悉的所有的技巧之后,又要把它重新放下,回归自己的空性,才能成为一个大书家。

空,就是不断减持,回归本我,回归本味。看似什么都放下了,却又什么都有了。

苏州菜高明一点,就在于它能保持食物的本味,就算是一条鱼,有土腥味,苏州人也懂得用鱼自身的材料来综合,综合妙处是鱼的天味更加的鲜洁,因为土腥味不是鱼的本身味道,是后天的浸染,苏州人懂得还原。所以真正的苏帮老师傅教徒弟炒虾仁要用虾油炒,炒瓜姜桂鱼丝要用鱼油炒,一菜一油一汤才能原汁原味。不像其他菜系,是一个味道掩盖了另一个味道,一辣一酸遮百味,那是配料的斗法。让每一种食物的味道都神气活现,都自在大方,都透出那份天然气,就是对万物的尊重,都说苏州菜是文人菜,特点就在于此。

为什么当代人对书法之道越来越麻木,我想很大程度是缺乏对气的了解。而对气的感知缺位,一欠文武之道,文事须得武备,武之极则文,能互相验证身心;二欠古文陶冶,缺乏了诗意。诗意的精神就是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充塞于天地,可行走电光火石。缺乏诗意,就只剩干巴巴的逻辑与标准。

于是,写字这门手艺于今日衰,就算要做个菜,也很难出一个顶级的厨子了。

猜你喜欢

本味苏州人线条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最是那水一般的温柔
线条之美
鲁迅《墓碣文》的别一种解读
张建霖
如何将物理的“味”融入课堂教学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催生“本味”阅读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