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药材无公害精细栽培体系
2019-12-18李欧
李欧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想要提升中药材无公害精细栽培的效率,除了要对药材品种进行合理规划和选择之外,还应该精准定位中药材栽植地块,并用现代科学技术辅助药材育种,对土壤、肥料和病虫害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改良和创新,这样不仅能够有效保障中药材无公害精细栽培的效率,同时也能帮助栽培单位实现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满足绿色和环保理念的前提下,将中药材种植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到一起,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
一、精准选址
中药材的栽培质量与环境和栽培土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接影响中药材的生长质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因此,在进行无公害精细栽培的过程中,应该依托现代科学技术,采取精准定位选址,在保证空间可视化的情况下,将栽培系统统一归类,并依据常见中药材的生存习性和基本特征,选择合适的布局方式。具体来讲,首先,依据药材属性中对土壤、气候等生态因子需求的相似性,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适宜的产地。通过构建基本的地理数据信息库,对全国气候和土壤结构进行动态分析;建立气候因子数据库,合理搭建气候生态数据模型,精准定位药材的选址,从而为提升中药材无公害栽培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1]。其次,根据不同的中药材类型确定其生态适宜因子并精准选址。地理信息系统GIS通常情况下具有分析采集药材植物样点的功能、查看地理行为坐标的功能等。因此,对选址的气候条件、年均降水量以及年均日照量等生态因子进行分析,可以为栽培单位提供精准一致的信息,计算出不同区域但是具备同一属性的栽培地址,完善栽培体系的构建。除此之外,也应该分析不同药材分布规律,如以南北方为界,北方主要产有甘草、人参和鹿茸等中药材,南方主要生产铁皮石斛、穿心莲、三七等,对不同药材传统的栽培环境进行分析。
二、土壤复方改良
(一)建立宏基因组学库
首先,采取宏基因组学的方式,对中药材栽培土壤进行复方改良。伴随着中药材栽培年限的不断增加,土壤中会逐渐出现生态失衡的情况,不仅影响栽培效率,同时也不利于提高成品药材的质量。因此,采取宏基因组学指导的方式,对土壤进行改良和优化,能够跨生物品种来对整体的微生物系统进行研究,包括研究其特性、微生物群性质以及其空间变化等,从而实现微生物群落的有效增加[2]。
(二)提升土壤消毒效率
土壤在长时间得不到翻新的情况下会滋生大量的微生物细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消毒以杀灭害虫和病原菌等,提升种植中药材的成活率。消毒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形式,最简单的就是利用太阳光的物理作用将病菌高温杀死,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覆盖高温薄膜。该方法便捷,而且具有极强的经济性,但是消毒效率不高,病虫害无法彻底杀死。因此,需要采取常规的化学消毒法,完善土壤的消毒效果。
(三)绿肥回田
作为中药材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绿肥作物,在经过翻修和处理之后能够作为肥料为土壤提供养分,起到保障作物生长以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提升作物的成活率。因此在对绿肥进行翻新的时候,需要定好时间间隔,根据土壤面积的大小,以及绿肥作物生长情况每半个月或者一个月耕翻一次,提升土壤的肥力,增加其中微生物群落的数量,以及有机质的含量。
三、药用肥料的合理施用
药用肥料的合理施用,是保障药材生长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可以满足中药材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资源,同时也能提升药材的产量。但是当前,由于不同的中药材,其养分的供需无法达到统一平衡的关系,如果施用同样的药用肥料,势必会导致部分药材养分过剩,部分药材营养不良,甚至如果施用方法不合理还会造成土壤的富营养化。因此,在对药用肥料进行施用之前,应该以绿色肥料为主,根据药材的属性分门别类地进行施用和喷洒,并对所有肥料施用后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进行提前预测和预警,以最终药材的产量和质量为指导依据,构建药用肥料施用体系和肥料平衡因子的数据库,尽量提升肥料的利用效率,在有效减少用量的同时,提升中药材的产量,在防止土壤污染的情况下保障中药材无公害栽培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在肥料施用过程中如果肥料施用方法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后果,需要依据药用肥料的属性选择合适的施用方法,提升施用效率[3]。
四、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中药材栽培效率的最关键因素,其表现类型多种多样,包括疫霉病、圆斑病、黑斑病、白粉病以及根腐病等。为了保障中药材的药用价值,满足无公害、安全生产的标准,栽培和研究团队应该根据中药材病虫害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农业部门颁布的农药名录为参考,建立有效的病虫害防治预警体系,并采用和发展先进、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例如,采取轮作、间作、秸秆覆盖等田间管理技术,对病虫害进行绿色防治。利用病虫物种之间天敌的关系,用一种生物来抑制另外一种生物的滋生,消灭病虫害。除此之外,也可以进行农药进行防治,需要注意的是,病虫害农药治理必须要保证中药材的安全性,必须要保证中药材的生长特性不会被改变,从而构建科学的病虫害防治体系。
五、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人工种植中药材的产量和品种在不断进步,但是在种植栽培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促进中药材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应该对其栽培体系进行确立和更新,从育种开始到田间、土壤管理,再到病虫害的防治,在保障中药材生长条件的同时,提升其栽培效率,从而为整个中药材种植行业的发展进步提供坚实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