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应用策略

2019-12-18华丽

魅力中国 2019年24期
关键词:科学实验实验课主体

华丽

(杭州市萧山区新桐初级中学,浙江 杭州 311201)

实验是初中科学课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近几年对科学实验课程的重视度也越来越深。但是目前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实验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影响着学生学习科学的成果。因此科学实验教学应当落实到素质教育理念中,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位置,通过对科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模式的改变,使得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得到提升。

一、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侧重在了教师的演示和实验原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科学实验的课堂。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理论知识虽然丰富,但是动手实践能力欠缺,遇到灵活一点的问题时,找不到思路从而影响了成绩[1]。

(一)教师对于学生为主体的认识度不够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科学实验在中考中占比越来越大,科学实验课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但是在实践教学中,一部分教师还是会忽略以学生为主体,依旧是教师自己来完成实验操作,然后对实验步骤和实验原理进行讲解,学生参与度不够,只是看教师进行课程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变成了教师是主导位置,学生是观众,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不了学生的热情,从而失去科学实验课的意义,影响了实验课的教学成果。

(二)学生参与度不够动手实践积极性不高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科学实践课堂中因为学生很少参与到实践中,使得他们动手能力较弱,理论课的学习枯燥乏味,到了科学实验课堂中也得不到论证,某种程度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些设施落后的学校,缺乏系统的管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操作规范不统一,使得实验不能达到验证理论的水准。这样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实验教学,学生不自己思考,只是按部就班的依照教师的指导一步步完成实验,没有发挥自身的思考能力,主动性。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科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2]。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应用策略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带入科学实验情境

初中科学实验课注重的是实践,那实践就要教师创造出合理的情境,带学生进入实验的氛围中。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分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例如,在讲到科学课《材料在水中的浮动》一课时,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科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把不同材料放到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变化。提前让学生准备,如书写的纸、抽纸、布料,树叶、木块、金属等不同材料的事物。然后放到水槽中,观察一会有什么变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讨论和总结。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其吸水性、韧性、浮力等当面的变化。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验中了。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教学。

(二)调动学生的团结协精神作开展分组实验活动

科学实验课不单单是为了用实验去验证理论,而是注重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有些实验一个人是完成不了的,需要多个人才能达到实验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组。例如,讲到《大树和小草》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长,科学的进行的分组。给每个小组安排实验任务,利用家里或者校园的木本、草本植物的茎和叶,用多种方法记录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通过显微镜观察从根、茎、叶、到果实的不同,培养记录意识,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思考大树和小草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让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并说明实验研究成果。最后与其他组的学生互相讨论[3]。

(三)实用性实验提高学生知识拓展能力

科学与生活相互结合,从日常生活中找到教学资源。教师要科学的选取实用性高的实验,强化学生的日常探索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比如讲到“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一课时。对于课本只提到了一个温度是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并没有提到压力因素。教师就可以引导联系生活实际,说明气压和液体溶解能力有关系。比如,开启水瓶前摇一摇,瓶子就变硬了,此时打开瓶盖,水就会从瓶子里喷出来。根据这个现象,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将碳酸饮料缓慢倒入烧杯中,加几滴红色墨水,把针筒排净空气,取30ml左右的饮料,倒置,推动活塞,排干净空气,然后用塞子把前端堵住。拉伸活塞,观察大量的气泡快速冒出,此时气压减小,气体溶解能力降低,从液体中流出来。接着反复上面的操作,再把活塞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发现气压增大的同时气体又溶解到液体中了。在在各个推动过程中,能明显观察到气体的溶解能力和气压的关系。

这样贴近生活的科学实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营造了一个来良好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把科学实验和生活相互结合,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现象。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求,科学的合理的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利用学生的探索精神,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教师也要以身作则,做好科学实验的引导者,做好课程的设计,掌握好教学方法,使科学实验教学目标顺利完成。使学生通过科学实验和动手操作掌握科学知识。

猜你喜欢

科学实验实验课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设计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何谓“主体间性”
有趣的实验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中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升空
精心准备 科学实验
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