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现状及对策
2019-12-18谢龙
谢龙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中寨苗族彝族布依族乡中学,贵州 六盘水 553000)
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数是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是被寄宿在亲戚长辈家里。可能在生活起居上有个基本保障,但是在学习辅导上有点欠缺。毕竟无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寄宿在亲戚长辈家里,农村的经济状况和环境决定他们的文化水平也比较有限,对孩子的学业辅导也比较欠缺,即使态度上很重视,但是个人能力有限,也是爱莫能助。心理变化长时间没有得到满足和调整,也容易会造成心理疾病的产生,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对于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和学业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外出务工的比重日益增加,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只增不减。随着对孩子学业和成长的关注越来越多,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和学业现状也越来越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发明显,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越发关注和重视。
(一)目前父母聚少离多,情感缺失严重
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多赚点钱供孩子学习,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和物质条件。在农村,很多家长选择外出务工,去大城市寻找更多的工作和赚钱的机会。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可避免的是无法将孩子带在身边照顾,而且每天忙忙碌碌的工作,可能起早贪黑的做点生意,等回到住处想和孩子联系的时候,已经太晚,快到深夜了。联系较少是一个原因,除此之外,可能因为路途遥远,路费较贵,为了节省费用,只给家里寄钱或转账,很少回家更很少回去或者把孩子带在身边。新闻经常报道关于留守儿童的事迹和现状,当拍到他们是否想念父母,想对父母说些什么时,孩子们经常是欲语泪先流。吐露心声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似乎害怕自己愿望无法实现的失落,或者是说出后别人异样的眼光。这样的情形就是由于长时间的分隔两地,父母和孩子之间聚少离多,长时间的分离就算是亲情,也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和陌生感,心理的情感多少有些缺失,对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二)长辈辅导能力有限,学习习惯懒散
留守儿童本身就年龄较小,大多数心智发育不成熟,需要家长、教师更多的引导和支持。但是,很多情况下,这样的条件无法满足。家长为了维持生计,外出务工,长期将孩子留守在老家,没有更好的条件和经济基础可以带出来一起生活,或者将孩子带到工作的城市读书。寄宿在亲戚长辈家里,而大多数情况下,长辈的学历较低,知识层面较窄,能够做的最大帮助就是保证孩子的生活起居,吃饱穿暖,再进一步的辅导学习成为一种奢望。像是留守在家里的孩子,与有父母陪伴的孩子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毕竟寄宿在长辈家里,大多数情况,长辈还是比较疼爱的,所以只要不犯大错,得过且过,长辈们也不会过多要求,学习上的辅导也是爱莫能助。因此,正是留守儿童缺少这样的辅导陪伴,自小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就很难纠正,最终很容易导致学习习惯过于懒散,对孩子的成长也造成了多多少少的不良影响。
二、改变留守儿童生活现状和学业现状的有效举措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得到高度的关注,但要是实质性的改变这种现状,或者帮助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得到更好的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协助和促进。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改善和优化,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全面共同协作。
(一)国家社会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降低务工子弟入校条件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很想改变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和受教育的现状。但是,有时候不是单纯的愿望和期盼就能解决的。虽然现在国家鼓励到边远农村支教,或者鼓励支持优秀教师到贫困山区去支教。国家社会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对留守儿童跟随父母进城学习的条件放宽,帮助和制造一定的规章制度或者条件,让孩子能够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这样的陪伴对留守儿童也是莫大的帮助和促进。
(二)学校家长提高留守儿童的重视,由内而外的关心和关怀
除了国家社会予以高度重视和关注,帮助留守儿童尽可能的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在一个城市学习读书。除了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学校和家长也应该高度重视。家长要注意自己的重点转移,赚钱固然重要,孩子的教育也不能够疏忽。即使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不能够辅导和促进孩子的学业,但是也可以在学习态度上和学习习惯上予以正确和积极的引导和督促。除了家长有所转变,教师也应该对留守儿童予以一定的多加关注和引导。比如组建微信群、QQ群等信息交流组,使儿童家长远在万里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同时鼓励家长空闲时间利用电话视频与子女交流,开展家庭教育,使家长能切实履行监护义务。毕竟,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靠不了父母靠自己,好好学习可以改变这些孩子穷困的命运。一生中能够遇到一个好教师真的很重要,所以也需要教师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心理予以较多的关注和引导。
三、结束语
在中国留守儿童的比例较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就目前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教育而言,留守儿童的教育越来越明显,他们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这种现状,国家高度重视并注重减少儿童入学的条件,为儿童进入城市和父母在同一城市学习创造条件和机会。陪伴是对留守儿童的极大帮助和促进;除了国家和社会的帮助外,学校和家长也应该高度重视。学校的家长应该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从内到外照顾和照顾,并关注留守儿童和指导。只有通过这种联合推动,我们才能帮助留守儿童摆脱现状,接受更好的教育,更积极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