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2019-12-18李顺国
李顺国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新店镇永民小学校,四川 内江 642451)
前言
过去,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演示动作要领而忽视与学生互动和交流,导致课堂氛围沉闷,难以调动学生主动表达对运动动作的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且在学习中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对此,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更新教学观念,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重视与学生互动和交流,师生在有效互动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运动动作,必然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运动技能。
一、师生共同讨论体育运动赛事
所谓互动是指教师预留时间与学生交流,使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且,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同时学生也会更加主动与教师讨论,师生共同讨论体育运动赛事,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师生讨论中彼此交流想法,进而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对体育赛事的看法,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和思想观念,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思考体育赛事,并告诉学生运动的益处,学生也会意识到运动既能增强自己的意志力和耐力,同时能够增强自身的体质。学生在清楚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以后,也会更加主动投入到体育教学中,积极学习体育运动和动作要领。由此可知,师生共同讨论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的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促进学生体育学习水平的提高。
二、师生在体育游戏活动中互动
当前,小学体育教师要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提起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注重应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活动身体各个关节,并在学生做完热身运动后,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能够调动学生主动与教师配合,师生一起完成体育游戏活动中的任务,进而加强学生间、师生间互动。此外,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如何增强爆发力,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运动动作,还应鼓励学生展现运动能力,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能够积极运动,同时牢记动作要领,逐渐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运动能力。如:学习“踢足球”时,教师可以先传授动作要领,之后,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引导各组学生进行“传球”游戏活动,教师分别与各组学生参与到传球游戏中,师生共同传球时,师生积极沟通,相互配合,不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师生配合能力和传球技能,可见,互动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有着重要意义[1]。
三、师生共同进行体育运动训练
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除了讲解体育运动动作以外,还应重视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运动训练,师生共同训练,能够有效互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主动跟着教师运动的节奏练习压腿、弹跳、起跑等动作,并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过程中了解全体学生的体质,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此外,在有效互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练习运动技巧,反复训练一段时间,学生四肢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对此,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达到激励的目的,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进而学生也会更加积极的与教师交流,且在沟通与互动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增强学习动力,进而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训练中,有效提高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2]。
四、引导学生说出感兴趣的体育运动
小学体育教师要想构建互动课堂,应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而预留时间引导学生说出感兴趣的体育运动,调动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依次表述,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则结合学生表述的兴趣点,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活动,并与学生沟通和互动,以此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也会更加积极运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明显提高。可见,师生互动,除了激发学生兴趣以外,还要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并且,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而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发展[3]。
总结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要想提升教学效果,应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要运用互动教学法,在与学生共同讨论体育赛事,并且一起参与到体育运动游戏中,不仅提高学生参与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加强师生间互动和沟通,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运动,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此外,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举手发言的机会,调动学生主动说出自己喜欢的运动,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开展体育运动活动,既激发学生主动活动身体四肢,同时在互动交流中调动学生主动运动,必然会收取较好的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体育学习上不断的进步,同时也实现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