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道德法律与人生德育课程教学的思考

2019-12-18方昊天

魅力中国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道德德育

方昊天

(昆明市化工技工学校,云南 昆明 650224)

在我国技工学校教育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展学生法律意识,让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基于此,下文就该课程的改革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道德法律与人生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学生未能充分认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在笔者对我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德育课程的内容相对简单,且实用价值相对欠缺。学生通常更为重视中职专业资格证考试以及其他必修课的考试等。

(二)道德法律与人生德育课程内容有待优化

笔者主要对技工学校德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其中有二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如下观点:该课程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和现实信息存在不对称的因素。学生作为成年人,已经具备了对于爱国以及守信方面品德的认识,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一度强调,学生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教师在设计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应该在其中增加一些必须要的时代感要素,从而才能够更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三)教学方法有待提升

目前而言,很多教师在组织德育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仍然把自己、书本作为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存在,采用“满堂灌”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只注重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论灌输,未能把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起来。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活跃状态,他们更加倾向于相信自身的判断。因此,教师就要注重在把握当代学生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改善。

二、道德法律与人生德育课程改革的侧重点

(一)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在进行技工学校道德法律与人生德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并培养学生博爱意识,发展其社会公德感;在进行课程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法律意识,让学生学会把法律手段运用起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全方位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二)引导学生适应社会

教师在进行道德法律与人生德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着重从社会发展需求层面入手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并结合教学实践中,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在充分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发展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在进行道德法律与人生德育课程改革的过程当中,应当注重从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入手,去改善传统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在新形势下,对德育课程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教授学生相应的知识理论内容,教师还要注重让自身实践授课能力得以提升。在组织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道德法律与人生德育课程改革措施探究

(一)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在对技工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健全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保障机制,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把对于学生思想素质的考核,作为一项关键的考核指标体系,给学生建立起思想道德相关的档案,将其作为考察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内容。另外,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应当把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问题重视起来,引导学生更多地去接触社会。同时,学生家长也应当充分关注子女思想教育问题,采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要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着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推进技工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其首要问题就是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教师应当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把学生实际学习需求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学生全面且和谐的成长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三)改革教学方法

1.专题讨论法。教师应当认真做好备课环节,在把握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针对某个有争议的话题,来组织专题讨论教学。当告知了学生讨论主题以后,应当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分析,然后查阅相应的理论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专题讨论课的组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学习内容,并帮助他们去认识一些复杂性问题。

2.案例教学法。生动性、现实性作为该教学法实施的主要特征,其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情绪。让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身边生活产生联系,从而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施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或者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要内容进行选择,将其作为教学案例,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最后进行课堂归纳、总结。

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与法律相关的知识前,就可以这样进行举例:在商店买了一件没有中文标示的衣物,我们应当怎样去退货?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能够感受到法律知识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

(四)创新教学手段

1.注重组织实践教学。实践教学

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能够促进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向自身能力进行转化。教师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来组织德育课程的实践教学:组织主题演讲、辩论赛以及实施模拟法庭教学等等。通过上述的实践过程,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最终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2.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在德育课程教学实践中,把多媒体教学法合理运用起来,能够把死板的教学内容动态化的呈现给学生,从而在无形之中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教师可以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前把多媒体课件准备好,并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大量感性材料,以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给学生呈现教学内容。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把网络渠道运用起来,对有关信息进行搜集,并运用网络渠道密切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让德育课程能够受到更多学生喜爱。然而教师必须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并不是教师单纯地运用电脑进行教学活动,而是教师通过主观努力,从多个方面入手,把学生的学习意识、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密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更为集中。

(五)创新并完善评价机制

1.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生生互评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身份作为,而学生才作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存在,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应当着重从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评价。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科学起组织生生互评环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推行教师介入评价。教师是学校里面和学生接触较多的人群,他们通常更容易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以及实际情况。在德育课程的考核上,我们可以积极推行教师制度,把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教师工作的责任感。

四、结语

要想推进技工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工作的更好进行,我们就要注重在充分把握当代学生全面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去实施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发展其个人道德素养,促进他们更好成长、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道德德育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