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生活,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素养
2019-12-18韩莉
韩莉
(河北衡水第二中学,河北 衡水 053000)
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是当前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历程,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学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是新课程写作教学的应有之意。《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作的情感态度目标的实现,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写作的兴趣和自信的培养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学生要“对写作有兴趣”,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把写作教学的情感态度目标重点放在兴趣、自信、习惯的培养上,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真实与诚信。
体验是指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体验生活。它是指主体借助经验运用直觉,通过感悟来理解外物时所感受到的心灵震撼。体验写作就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品味人生,关注社会,感受时代脉搏,让他们在生活中体味、揣摩、积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体验生活的乐趣,形成自主写作的动机。体验性作文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积极的创造现实的情境,使学生真切体验教学的内容,根据实际的写作要求把握写作要点,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要和作者对话,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变为自己的思想。作者的泪或笑,承托着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便获取了鲜活的生命。求真实、求体验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为此,我们在整个写作教学中,应以“人的发展”为总目标,以情感为纽带,以知识为支点,以理性思考为核心,以创新、鲜活为特征,促进学生主动、自由、持续、全面的发展。
我们应相信学生主体内在的潜力,让他们自己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通过观察,学生会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通过思考,学生会感悟人生的奥妙无穷。这样,学生才会用自己的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去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学生自己真实的感觉与体验,学生的悟性才会不断提高。文贵于情,而真情又来自生活的感受,有了真实而细腻的感受,才会写出真情。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导情、导理、导法。为此,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欲望,对体验形成表象记忆,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感悟,将表象内化为认识,将“眼中之物”转变为“心中之物”。例如: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我碰到这样一个话题作文:请结合生活体验以“自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字数800字左右。
考虑到这已是高年级的学生了,他们心中或许藏了许多想说又不敢说的话,通过一个活动,他们有可能畅所欲言。于是我就布置体验内容:每个学生到讲台大声讲三句话。这三句话内容不限,可以说出自己的心愿,可以谈自己的苦恼,可以说自己的理想,可以评说某人等等,但要求真实、健康、简明,并且一定要发自内心。活动结束,我要求学生以这次活动为素材,以“自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写出自己的感受。结果,学生都有内容可写,最少也写了600多字,而且内容丰富,立意深刻。
在写作的结构构思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在《爱拼才会赢》这篇习作中,学生从这四个层次上展开论述:
听,那运动健儿的胜利呐喊。
看,一批实干家的创新能力。
望,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展,我们新时代的浪潮风采。
在具体的操作上,更要做到有情感的去习作,“我手写我心”才是最富有情感韵味的。比如,在“坚毅、韧劲”的话题习作中,有学生借鉴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加入自己的感悟,写出优秀的片段: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年少轻狂的王勃先生,意气风发写下了《滕王阁序》,其中亦是不乏这种感悟。“时途不济,命运多舛。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蹿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他呐喊,呐喊世事的无常,人类的渺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他高呼,高呼越是艰难,越要前行。一介书生,虽只有微命三尺,却仍坚定向前,只因他知,沉舟边,亦有千帆尽过,病树前,亦有盎然春意。这足以见得学生的文学素养之高。
在写作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大体有以下几种:
表达法:表达方式有五种,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每篇文章都有各自侧重的表达方式。学生写作总是苦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无话可写,与其表达方式训练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表达方式的训练应为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包括“格”的训练(所谓“格”就是将每种表达方式分为若各个“点”,然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组成一条线即连续的句子)和以身边小事来训练(指导学生立足生活,留心周围熟悉的人和事,以出题的形式来训练)。
审题法:对题目的审定、立意,是一篇作文成功与否的关键,指导学生审题,可锻炼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与灵活性,并能实现快速作文。比如可以用打蛇七寸法(所谓打蛇七寸法,就是要真确把握题目的表意重心,迅速明确立意,确定好选材范围和写作重点,在审题思维活动中少走弯路);冰糖葫芦法(对于一个文题,如能找到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的小竹棒,就能以众多材料葫芦串连成篇);反弹琵琶法(此法较多应用于议论文体,对于一个文题,若以常规思维去议论,则难以求新而落于俗套,不妨反其意而用之)等来指导学生。
科学的思维训练有利于将作文的内容引向真实,使学生的情思走向更真诚。加上作文技巧的指导,使学生在写作中得心应手。作文体验教学通过创造现实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的感受机会,并改变以往为作文而作文的随意性思维方式,从实际的要求出发,以一种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来发挥想象力,全面开发学生写作的创造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