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
2019-12-18武静文
武静文
(重庆市南岸区金山路小学,重庆 40006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国家相关部门曾多次提出要高度关注素质教育观方针。其中,在构建教育多元治理理论正确领导下,应该做到将教育生活学家杜威和陶行知等提出的教育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使其真正实现教育生活化与生活教育化相结合。众所周知,在我国小学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学习对其他学科学习和今后学习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是最基础、最不可缺少的保障因素。
一、提高教师的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力
(一)提升教师素质及水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生活化的实现需要教师进行落实,因而,教师素质及水平属于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升教师素质及水平十分必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积极转变自身理念,不断学习现代化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认识到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以更好地实施生活化教学。另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从而使自身素质及能力能够得以更好地提高,积极实现教学生活化,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及水平的提升奠定理想的基础及支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更好发展。
(二)教材处理生活化
教材是数学教学开展的辅助工具,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根据大纲的内容,在结合书本上的知识来进行教学。学生也是通过教材来进行预习、学习、复习的,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对于教材当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提取、加工,保留其中的精华部分,找准知识点所在,将书中已经过期的内容或是案例、例子刨除掉,换上现今生活当中的例子,以此来使数学知识与现代化生活接轨。如在《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当中,教材当中是以“定做校服颜色的选择”为例的,但在实际生活当中,学生并未接触过此类事情,一般校服是由学习统一定做,并不会过问学生的意见。此时教师便可以将整个问题转化为如“班级当中开联欢会,为大家买饮料”或是“手工课上带领学生折纸选用纸的颜色”等。
(三)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进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把握核心知识内容,教师需要主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具体教学内容,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1]。例如,笔者在开展“比例”一课的教学时,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尝试说出日常生活中关于比例的实例。此后,笔者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组内相互测量身高、脚长等人体数据。鼓励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分析,探究人身体上的比例现象,使得学生可以明确人的身高与脚长等存在比例关系。此外,笔者通过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将警察办案时采集现场的脚印长度,推断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等生活中的比例应用案例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有效地为学生创设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这样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后续的数学教学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
二、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一)教学中要使用生活化的语言
教师语言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理解能力,尤其是数学教学中,不具备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无法胜任转换抽象数学知识的工作。数学知识看似枯燥,但蕴含丰富生活常识,用幽默风趣的生活化语言教学,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最终发现数学价值与魅力。如在《千克、克、吨》教学中,通过动物医生给动物体检与称体重等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认识秤的教学环节,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在没有包装袋的情况下,如何知道鸡蛋物品重量”等生活问题,让学生通过估算、称量、计算等多种手法,得出物品的重量。并通过台秤组成介绍与称重实践,让学生实际感受千克与克的大小,以此树立质量单位概念。最后让学生抢答“一千克铁与一千克棉花哪个重”等问题,营造生活化氛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带给学生别致的学习体验。在认识吨的教学环节,可通过曹冲称象、相互背一背、桥头8t牌子图片等媒介,帮助学生树立质量概念。在练习巩固环节,借助超市价格比较等生活题材,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任何教学环节,都离不开教师语言引导,尤其是应用题教学环节,利用生活化语言简化题目内容,更利于学生质量单位的有效换算,从而提高教学亲切感与说服力。
(二)结合同学们的生活提出问题
数学是一门比较贴近生活的学科,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生活,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在身边问题的解决当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从而帮助帮助同学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完应用题的三步计算以后,老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组织四年级的师生去参加红色革命观影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有270人,老师有12人。交公司的租车信息如下:大客车限定人数为48人,小车限定人数为20人,大客车的租金是一辆车每天580元,小车租金是一辆车每天250元。请同学们根据以上信息,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租车方法。
三、实施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数学教学评价要特别重视数学评价体系的发展性功能,同时也要逐步淡化评价体系的选拔性功能,将评价工作作为改善教学工作的重要举措,评价工作的开展既要密切关注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发展,也要重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真正做到全面评价,既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要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评价。
总之,小学阶段是处在学生接受系统化数学教学的初始阶段,在这一时期引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学生的数学基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当下时代的发展现状,遵循要求,有效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