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手段,发展素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2019-12-18张在芳
张在芳
(重庆市江津区西城小学校,重庆 江津 402260)
在小学学习阶段。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在培养数学运算、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同时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也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应用能力。传统课堂之上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是“满堂灌”,学生往往对于教师是“言听计从”,很少有学生会和老师谈自己的想法更不要说创新了,这对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针对教学现状去采取一定教学手段,从而让学生善于想,敢于说,乐于说。
一、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在我国小学生数学教学中教学方式多是采用传统讲授式,传统讲授式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则是通过聆听学习来获得理论知识,这种方式下的教学氛围不但严肃枯燥,其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数学教师,其多会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数学教学,不会去关心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使得一些数学思维性较好的小学生,缺乏了相关的培养训练,对其的数学素养养成的影响较大。讲授式为主的小学生数学教学课堂,教师为了追求授课的完成速度,不顾及学生是否掌握数学知识即开始讲授下一节课程,其在讲授过程中,学生也不敢对其进行数学知识提问,使得学生的数学素养受到了其教学模式的阻碍。
(二)数学教学中缺乏实践性
讲授式为主的数学教学中比较缺乏实践性,教师多是通过理论知识来多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小学生长期的学习数学理论知识,而不对其进行实际上的实践,使得其即使掌握了数学理论知识,也无法对其进行相关的应用。相对于传授式为主的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比较易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对锻炼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之处比较多,若教学模式中只一味的进行理论性教学,而不结合实践进行教学,也不利于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措施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在实施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在熟练掌握所要教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就能使小学课堂有的放矢,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重难点,同时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也可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加上很多创新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对所要讲授的内容加以提炼,并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这种经过教师细心编排的简练知识能够给学生最大程度的启示,从而帮助其学会数学的精简能力,帮助其学会怎样更好的去学习知识,这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起始阶段。
例如,笔者在讲授《旋转与平移现象》这一部分知识时,就将知识点提炼出来,并与动画相结合:笔者将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动画人物,从网络上拷贝下来,然后自己利用软件加以复制粘贴等处理,最终构成一幅图画,然后结合这幅画去给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授,这样通过动画类似的情景进行知识的引入,对于培养数学逻辑推理、数学建模以及直观想象是一个思维类比的过程,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就能体会这一思维转化的过程,多加练习就能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以上核心素养。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针对生活中已知的事物来联系到所要学习的知识,例如针对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是呈三角形学习就能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是核心素养的必备要求。新课改以后,教学任务也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完基础知识时,要针对这一部分的学习,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自主学习任务,从而强化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以使学生能够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例如,笔者在在进行课堂引入的时候更多倾向于引发学生独立的思考,通过自身的学习帮助学生去掌握所要学习的问题。下面是课程实录:
笔者在教授《多位数的认识》时。就会提以下问题:
1.同学们见过最大的数是多少?
2.同学们咱们国家有多少人?
3.这些大数对于咱们有什么用处?
这样设计了这几个与生活中有关的问题,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来,这样就有利于引导学生去学习多位数的认识以及进行计算,这样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就能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数学逻辑推理,数学计算及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养。在后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就能逐步展示出如何利用已经有的数据来推算未知数据的核心素养。
(三)采用科学评价标准
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改变传统以分为准的评价体系。教师应该针对教学以及学生的需求有针对的制定教学对策,从而能够利用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指明灯”。让学生在得到评价的过程中也能明白自身前行的方向。因此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学生的表现设定合理的标准。笔者认为教师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多多鼓励学生,从而使学生在得到评价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鼓励与支持,从而更加享受小学数学的教学。
例如,教师针对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就制定了以这六种素养为本,以学生需求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在教学考核的过程中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加到考核的范围之内,并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适当加上鼓励因素,让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建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从而使其对于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对于自身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的积极努力,从而使其逐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结语
教师在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针对他们的需求制定恰当合理的发展规划,在教育的过程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从而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一定思维与学习习惯的训练,从而使其逐步掌握思考以及学习的方法,这样通过逐步引入的方法,就能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以及触类旁通,最终就能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