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对外贸易风险中的预见及管理措施
2019-12-17党欣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较上个世纪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仅迎来了各种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为了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在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谋求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眼于全球市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际贸易中来。由于国家间政治、文化等差异,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对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遇到的风险进行探讨,提出浅显的意见及建议,以求对我国企业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企业对外贸易 风险 管理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贸易逐渐由国内市场延伸到了国际市场。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缩短了世界各国在空间及时间上的距离。各国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在抓住机遇的同时克服迎面而来的各项挑战是各国企业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加强对国际贸易的重视,逐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障碍。这些障碍不仅来源于国家、地区之间不同的经济体制,还来源于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以及各国不同的法律制度。这些障碍的存在使得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如何控制这些风险成为本文论述的重点。
1、企业对外贸易风险预见
1.1 企业对外贸易中的价格风险
中国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而价格风险是其中最为常见的风险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作为出口大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商品供给较多,因此一旦国际市场的供求发生变化,对某一产品的价格产生波动,国内企业往往来不及在短时间内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导致供给过多,产品价格严重缩水或价格远低于货物的实际价值。这种情况不仅打破了商品的价格与市场供求之间的平衡,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
那么该如何规避这一风险呢?我国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企业在进行商品供给的过程中要关注国际市场的变动情况,及时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此外,企业还应对自身产品的价格进行合理的管控,以保证市场供求的平衡,以此保障自身的利益。
1.2 企业对外贸易的信用风险
由于信息不对称,贸易的双方无法掌握到对方最准确的信息,关于对方企业的实际情况、货物的质量、货款的支付是否及时,这些都只能通过仅有的部分信息作出判断,不仅增加了贸易的风险还由于甄别信息的真伪产生了额外的成本。在国际贸易中,这种情况更甚。由于国际贸易相较于国内贸易货量更大、货值更高、运输时间更长,且付款常采用远期方式,因此比起国内贸易有着更高的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争端的解决方式也更为复杂,即使是按照国际上通用的惯例,也难免会因为疏忽了一些小细节而掉进了对方精心设计的陷阱。而在真正遇到违约风险时,由于国际上的大多规则都是在长期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强制性,故而给企业维权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很多时候即便打赢了官司也无法真正获得赔偿。这就要求企业加强对信用风险的重视,在整个贸易过程中,从客户的选择、合同的订立、到合同的执行以及收付款都要严格把控,将风险降到最低。
1.3 企業对外贸易的需求风险
企业对外贸易的需求风险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的风险形式,而出现这种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应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的把握,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对所供给的产品进行升级或淘汰。与此同时,对消费者风险进行判断对于企业规避需求风险也起着重要作用。消费者风险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首先消费者主体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复杂性;此外,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于消费者风险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可以适时地进行市场调查,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加精准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此外,还应针对特定输入国消费者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制定符合其喜好的产品,以更好地规避消费者风险。
2、企业对外贸易风险的应对措施
2.1 加强信息的获取
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在当今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除了商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信息量的竞争。尤其是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对国际形势的把握、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对客户资信的掌握、对产品销量的预期等,这些都需要庞大的数据作为支撑,只有尽可能充分的掌握这些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专业的处理,才能对接下来的经济行为进行准确的判断,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损失。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时刻关注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形势,掌握市场动向,准确判断产品的未来走向。
此外,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要对贸易伙伴进行深入了解。一方面,通过与对方的交流合作学习对方在公司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企业精神等方面的可取之处,以此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另一方面,通过对贸易对手信息进行收集,了解其资信、财务状况、市场占有率等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适当的贸易规模,有效地规避不良客户的信用风险。
2.2 进行风险转移
企业在规避对外贸易风险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转移。所谓风险转移是指企业在面对风险时将风险转嫁给其他主体,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根据风险转移的客体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转移给贸易对手。在签订合同时,应尽量使用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并注意发现合同中对自己不利的陷阱,避免在合同执行中被对手抓到把柄要求降价甚至违约。另外,在贸易术语的选择中卖方应尽量选择EXW、FOB等卖方承担责任较小的术语,同理买方应尽量选择DDP等买方责任较小的术语,从而规避运输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
其次,转嫁给银行。在业务过程中,由于无法判断买方的资信,卖方可以选择托收、信用证等方式进行贸易,通过银行信用的担保将风险转嫁给银行,保证货款能够及时收到。但是,如果贸易国家及该国银行本身信用存疑则应考虑易货贸易甚至是现金交易,以保证资金安全。另外,在考虑到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情况下,企业可以灵活运用福费廷、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等方式,尽可能的降低风险。
再次,转嫁给保险公司。保险是我国企业对外贸易风险转移最典型的手段。企业通过购买适当的保险,将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以此保障业务平稳有效地发展。一方面,在做出口业务尤其是自营业务时,企业应尽可能的为买方投信用保险。在信保调查时就可以通过信保公司庞大的数据和专业的分析筛选出资信不良的客户以及优质客户,从而在业务初期就可以避免与资信不良的客户进行业务往来。此外,外贸业务周期很长,往往从发货到收到货款需要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因此风险也比普通内贸业务大很多。业务进行时,如果遇到客户拒收货物或者拒绝付款,也可以通过信保公司追偿以减少损失。另一方面,在外贸业务中运用的更普遍的是出口海运险等运输保险。由于对外贸易距离远、运输时间长,在客户收到货的过程中遇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的风险非常大。通过购买运输保险,企业可以将运输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以此规避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2.3 非保险风险转移
非保险风险转移是企业规避贸易风险的另一举措,所谓非保险风险转移主要采取的形式是企业之间签订一定的契约或是合同来进行风险转移。举例来说,如果在出口过程中,进口商将交易货币定为进口国的货币,若是因汇率变动产生的影响则由出口商承担。
严格遵守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律是企业对外贸易过程中应该坚守的基础准则。国际间通过大量的国际贸易实践总结出一定的国际贸易惯例,其实用性与国际间的认可度都是极高的。企业如果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依据国际贸易惯例去进行贸易,不仅能够保证货物的运输环节顺利进行,在货款收付的环节也可以起到保障作用。通過分析国际贸易的各种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大多贸易纠纷是由于企业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国际惯例而产生的。
3、结语
结合本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企业的对外贸易,然而企业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国际间政治环境的波诡云谲,国家间文化、经济体制的复杂多变,都给我国企业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我们应从各个角度尽力解决以上问题。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维护外贸环境的安全稳定;企业应合理规避对外贸易中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同时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此外,企业还应加强对外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升业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以求在外贸业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中国的对外贸易才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叶.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有效措施探讨[J].时代金融.2013(03).
[2]杨媛.浅谈国际贸易风险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2(05).
[3]贲志红.探析国际贸易风险及防范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2(31).
[4]胡美伦.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谈我国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与治理[J].理论探讨. 2006(06).
作者简介:党欣,1989年11月出生,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浙江省台州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现工作于江苏汇鸿国际集团土产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