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结合分析
2019-12-17陈朝晖
陈朝晖
摘要:本文从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了当代中职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并提出加强中职生思想教育训练,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 思想教育
中职生的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是中职学校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将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思想文化水平。
一、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
虽然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目的都是提高人的精神领域,但是在理论上,两者存在很多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科基础的区别
中职生的思想教育以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为核心,教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目的在于宣传社会的意识形态,它还包括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内容。相较于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2.价值方向的区别
中职生的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的侧重点不同。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中职生的政治倾向、道德品质;心理教育的重点则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消除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和疑惑,提高中职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教育内容的区别
中职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是在精神层面上展开的。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开展政治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心理教育则是关注中职生心理问题,调节中职生的日常人际关系,减轻他们的心理障碍。
4.工作方向的区别
思想教育的重点是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相对于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立场,让学生拥有明确的政治立场,了解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意识。中职生心理教育工作是对中职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借助心理治疗消除心理障碍,提高中职的适应能力。
二、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结合方法
1.加强教育训练
经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人的心理和思想都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如果不受外力影响,思想和心理不会产生巨大改变。要想提高中职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生理训练、身体机能训练和人格训练。
心理教育的起源是医学,由一群精神科医生创建,在知识架构上偏向于医学架构。在思想教育训练中,教师运用榜样教育、规范性教育和说服教育三种方式。如在社会价值观宣传中,教师要以雷锋为模板进行思想教育宣传,让中职生学习雷锋精神,通过树立模范形象,让中职生可以检视自身。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中职生相应的指导,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说服性教育方式是教师以说理的方式,以理服人,但这种方法会使学生对日常行为形成盲目认知。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教育态度的转变,不要盲目教训学生,要做到真诚、坦率。
2.方法互补
中职生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由他们的心理和思想导致的。因此,学校对中职生的教育也要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并对教师提出新要求。如教师要将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给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矛盾,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3.创新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生对职业的选择不再单一,道路和方向更加多样化,所以教师要及时捕捉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发挥思想教育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有价值的思想观念。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在性格、家庭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吸收新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自己的內心活动。如教师可以放映电影,让学生了解正确的价值观,及时调整自我,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拢。
三、结语
总而言之,很多学校不重视心理教育,仅依靠教师授课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能达到显著的效果,也容易让学生对心理教育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彩。
参考文献:
[1]查颖.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2]罗丽琳,臧建建.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从激发社会责任感角度[J].法制与社会,2010,(27).
[3]郑云恒.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教育与职业,2012,(5).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建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