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展课外阅读优化作文教学的探究
2019-12-17戴红武
戴红武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语文作文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上下功夫。阅读是语文课堂的生命线,教师通过丰富的课外阅读,可以优化小学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本文从小学生语文写作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基于扩展课外阅读优化作文教学的策略,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课外阅读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不足,叙事描述往往不够准确,情感表达不到位,写出来的作文常常缺乏真情实感,不能打动人心。此时,教师要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扩展课外阅读,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学生学会更多的语文知识,学会分析和利用阅读材料,并在分析中模仿和掌握写作技巧,在读与背中储备作文素材,以便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效率。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存在提笔忘字、错字连篇、空洞无感等问题,这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变通,总是采用格式化、模板化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感受,致使学生不能在作文中很好地表达自己,无法体验到写作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慢慢地,学生便会失去作文学习的热情,对写作文产生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要以读促写,积极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眼界,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好作品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感悟能力。
二、开展课外阅读,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个真正的人是一个具有主体精神的人,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成为具有主体意识的人,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从学生的根本出发,制订相应的语文作文教育方式。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扩展课外阅读是体现学生写作主体地位的重要形式,教师以学生为出发点和中心,探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规律,让学生愿意动笔写作,甚至爱上写作。
2.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学校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如每学期安排校园阅读月或阅读周,让学生分享自己看过的好书、好文章,或者将自己读到的好故事大声说给同学听,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坚持积累课本外的知识,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能力和语感,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写作打下基础,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自信,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3.通过课外阅读,促进语文素材积累
仅仅学习课本知识,学生是无法真实地感受世间万物,也无法真正体会写作的乐趣。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出教室,或者阅读经典名著,感悟唐诗宋词,品读散文诗歌,体会大文豪笔下的悲喜人生,寻找故宫遗失在时光中的大怪兽,跟着小人爱迪丽娜一起“借东西”……让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的过程中不断感受、思考、领悟,然后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将阅读体验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这才是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体会文字上时圆时缺的月亮、东升西落的太阳、电闪雷鸣的夏夜、白雪皑皑的大地、万木争荣的群山、热闹非凡的市景、安适静谧的公园、小巧玲珑的玩具等,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勤提问的好习惯,开发学生的智力,最终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三、结语
在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師就要更新教学理念,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情况允许的范围内合理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重点,将课外阅读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在读写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朱绍禹.美日苏语文教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立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