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视角解读教材,释放教学价值

2019-12-17史厚勇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价值小学数学

史厚勇

摘要:教师读懂教材、理解教材,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基础,也是课堂达成效果的关键。教师只有通过立足知识结构、立足学生思维、立足数学思想这三个方面多视角解读教材,才能让数学课堂丰盈且充满活力,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读教材   教学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需要、数学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如何将反映社会需要,具有数学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要读懂教材、理解教材。教师只有读懂教材,才能释放教材蕴含的教学价值,数学课堂才能丰盈且充满活力,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立足知识结构解读教材

教材是编者提供的文本,教师应跳出文本,从更高的视角解读教材,把握全套教材的结构脉络,从宏观的角度理解教材。

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的方程时,1年级至3年级为渗透孕伏阶段,采用在括号内填写适当的数,用图形替代未知数等形式渗透方程思想,引导学生感知方程;四年级则是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以及用含有未知数的算式表示数量关系等;五年级下学期为形成阶段,从等式过渡到方程,提出方程的概念,从方程的形过渡到方程的质变;六年级为发展应用阶段,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都要通过化复杂为简单、变未知为已知等策略,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方程的优势。

苏教版教材对方程的编排采用是分段编排、突破难点、循序渐进,而人教版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算术知识,接触了一定的代数知识的基础上集中学习方程,一年级到四年级为渗透孕伏阶段,五年级上学期集中生发、形成、发展、应用,五年级到六年级则是拓展应用。编者从整体出发编排教材,引导学生对方程的认识形成质的突变。

两种不同的教材体系,教材结构在编排上大致相同,但内容安排上不同,这是因为教师编写教材的观点不同。

二、立足学生思维解读教材

教材提供的材料相对封闭与单一,在研读教材时,不同环境、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不同教师必然会出现差异。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阅读教材、使用教材。

如苏教版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要求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并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计算。但教材对人民币的认识是一掠而过,需要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然而,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比较肤浅,有的学生是从文字上认识,有的学生从数字上认识,还有的学生是从颜色、大小上认识。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1元人民币,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突出人民币的本质特征。

在认识1角、1分的人民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对比,并且渗透人民币的单位,在对比中引导学生明确虽然数字都是1,但单位不同,所表示的钱的数额也不同,进一步突出人民币的单位。学生在认识人民币后,教师要进一步扩散学生的思维,真正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和兑换。

三、立足数学思想解读教材

文本教材的呈现是静态的,也是一次性的,教师和学生的研读获得的是结论性的知识材料,其形成过程往往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因此,在研读教材时,教师要立足数学思想,解读教材,理解教材。

以蘇教版五年级“三角形的面积”为例,从教材呈现的方式上看,学生只需通过观察就能得出结论。但这种呈现有一定的弊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做练习时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这时,教师要补充教材中简化的编排,让学生自己剪一剪、拼一拼,使学生耳、口、手、脑等各种感官并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到三角形转换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为图形之间的关系架设桥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这些图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并做到融会贯通。

以苏教版五年级“整理与复习”为例,学生需要在数轴上标出各分数的点。教师要着重分析分数的分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在数轴上的范围、分数的无穷尽等知识,让学生思考的空间更加宽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潘小福.小学数学教材的专业化解读[J].小学数学教师,2017,(11).

(作者单位:南通市城港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价值小学数学
农村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善用story time板块,提高英语有效教学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