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微探

2019-12-17李碧娜

山东青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问题

李碧娜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强化综合管理能力、提升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管理方式,它发挥着协调、控制、规划以及监督等作用,而且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强调国有企业全员参与,全方位实行以及全范围覆盖,因此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全面预算管理有着极大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其效果的发挥,面对这一境况,则需要国有企业采用应对策略,进一步改善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存在的缺陷,强化其影响力。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地位不容忽视,面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国有企业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来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取得持续的发展。其中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规划和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管理模式,通过预算的方式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配置和控制,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实现特定的经营目标。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来说,全面预算管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篇文章即探讨当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缺陷,并由此提出应对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策略。

一、当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缺陷

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整个企业经营活动以及全体员工,作为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工作,需要上下各级进行协作,紧密交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通常是预算编制的主体,这导致企业内部很多人员认为预算属于财务部门的事务,仅是辅助财务部门的相关预算管理工作,从而忽视自身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责任,这种现象导致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责任主体不明确,预算的变动以及预算执行中其他的问题出现时,部门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导致预算编制无法及时进行,预算管理效果不利,而且难以将预算目标执行到位。其次全面预算管理覆盖国有企业多项业务活动,包括经营、投资、财务等内容,每一项内容所执行的预算都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比如企业价值的实现依靠经营和财务预算,日常经营的资金使用和活动开展需要现金流预算,最大化的投资报酬则需要投资预算来完成,所以任何预算项目都需要足够重视。然而在业绩考核的驱动下,很多国有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更加重视财务和经营这两个内容的预算,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内容存在失衡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价值的发挥。另外,全面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偏差是管理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个问题,这是多个因素导致的。一方面初期预算编织过程中,如果其他业务部门没有进行积极的配合,编织人员没有收集相详尽的数据资料,那么所编织的预算缺乏准确性和专业性;另一方面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不缺定因素的影响,在缺乏合理性和灵活性的情况下,预算编织的相关数据难以及时进行修正,从而导致预算执行力薄弱,难以发挥实际效用。严重情况下,一些管理层为了更好地实现预算考核目标,会不顾会计法则要求和审批流程,对预算数据进行随意的调配,导致整个预算管理难以正常运行,企业资源被浪费,且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一) 构建预算管理机构,明确责任主体

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覆盖的范围非常广,要保证预算管理的各项内容和规定落实到位,必须有专门的组织进行管理,强化执行效果。因此,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首先需要构建预算管理机构,重视这一管理模式,并在整个企业树立全体员工参与的全面预算管理思想,引导各个部分积极响应,构建整体成本意识。同时全面预算管理机构的建立要确定责任体系,对这一组织机构的职能、责任以及权利等要素进行明确,并成立相应的预算管理委员会等要素,保障预算管理能够顺利实施。其次要特别明确预算编制的主体。从职能上来看,预算编制主体为执行部门,它是按照企业整体的预算目标,通过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指导,考量企业当下的经营状况,由此进行全面预算的编制。在编制的过程中要有确定的负责人,以防止出现预算问题相互之间推卸责任的事情发展。最后,全面预算的编制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做支持,所以要由各部门进行参与,提供准确、全面且详实的资料,将市场当前的发展动态作为预算导向,从而编制适合企业的预算。同时要并将预算进行细分,落实至企业各个经营环节和岗位中,为预算的執行做好充分的数据引导标准,最大化地实现预算目标。

(二) 以完善的预算考核体系来强化国有企业预算管控体系

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需要完整的预算和严格的绩效考核来实现,两者相互作用才会成为目标实现的重要动力,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预算考核体系。一方面确定预算具体目标和资源的配置状况,另一方面选择科学的预算考核方式进行激励,比如量化考核。为强化预算管控体系的执行,在具体的实践中,首先,对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优化,确立不同业务的考核指标,从而更好地指导全面预算管理。要注意的是,指标的优化除了在企业价值上进行提升,还需要对现金流以及投资回报率进行改善。其次,以责任权利分配的方式分解预算目标,同时以资源配置和考核责任这两项主题来明确国有企业内部的经营主体,促使生产经营中的资源得到更加完善的分配。最后,为获取更好的业绩,融合人工成本的激励、绩效考核目标以及预算编制目标三者,做好预算全面筹划,激发企业员工的自觉性,有效执行预算,推动国有企业发展。

(三)实施动态监控,提升预算执行力度

全面预算管理发挥效力,必然需要从编织、执行到监督、控制等一系列的流程来实施,很多时候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因为企业更加注重预算的编织和执行,而忽视了监督的作用,从而导致预算执行与预算编织目标不相符,由此阻碍了全面预算管理实际效果的发挥。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国有企业需要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实施动态监督,以严格的追踪体系和监督制度来提升预算的执行力度,以更好地实现预算经营目标。首先以国有企业当前的实际经营状况为前提条件,从制度、执行效果以及跟踪评价等方面构建相对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以及监督和评价体系,为预算的执行、监督以及预警提供明确的参照标准。其次,全面预算管理针对的是整个国有企业,所以要依靠分工制度来确保各个业务部门承担责任,对预算进行必要的执行和监督。同时以健全的预算审批制度对整个预算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面控制,保证各项经营活动在预算范畴内进行。最后,为了应对预算和实际执行中的偏差问题,要以完善、详尽的预算调整制度来应对,如果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预算偏差,要按照相应的条例及时调整预算数据,防止企业出现资源的浪费,强化预算执行的效果。

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是提升国有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但是实行的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责任主体模糊、部门沟通不力,预算编织缺乏专业性,预算管理内容失衡以及预算执行力度薄弱等不足之处,为了改善全面预算中的缺陷,强化管理效果,国有企业需要构建系统化的预算管理组织,明确责任主体,同时要完善预算考核体系,运用动态监控来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参考文献]

[1] 周翼. 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现代国企研究, 2016(20):42.

[2] 何玉娴. 浅析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J]. 时代金融, 2018.694(12):99-100.

[3] 张凤霞.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 财会学习, 2018.188(14):71-72.

[4] 黄秀琴. 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 经贸实践, 2018.228(10):221-222.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28000)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管理国有企业问题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