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强化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2019-12-17石静涛
石静涛
摘 要:新时期强化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不仅是从严落实管党治党的责任,而且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迫切需求,同时也是努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现实需要,对此,为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强化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具体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党建;党支部;角色定位;能力建设
前言:近期,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党中央颁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从严治党工作向基层的延伸已逐渐发展为攻坚期。处于新时代的背景下,该如何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团队的建设,提升团队的综合素质,开展有效的三基工作,增强党组织的能力,这不仅是各个企业党组织所必须面对的一个研究课题,而且是推动党建工作全面发展的一个核心考验。在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团队建设中应当找准其强化点,积极建设起一支高素质、高能力、作风优良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团队,同时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该团队的力量。
一、凸出主责主业、强化角色的定位,有效地处理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范畴,增强角色的认知度
基层党支部书记只有准确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岗位职责及地位,才可以使自身的作用及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增强党支部书记的角色定位是强化其团队建设的核心所在,同时也是促使他们明确自身定位的前提条件。第一,从严治党的首要责任人。这就要他们树立起鲜明的旗帜,始终将党建工作作为他们的首要责任,同时以该工作的开展效果作为他们的政治业绩。思想建党必须与制度治党进行有效地融合,以中央精神为指导,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状况,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找出其中的缺陷,明确重点工作,促使该工作得到有效地落实。第二,融入中心的实践者。这就要求他们在开展党建工作的时候应当时刻以生产效益为切入点,积极转变党建工作的职能,使其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支撑力量,坚持“融入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始终将企业生产与经营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开展的核心工作,使两者形成有机融合、共同发展,形成一种良好互动、相互促进、彼此合作的格局,促进本企业的生产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第三,班组建设的领导者。就是将抓班组、带队伍作为核心职责,将班组及队伍的团结工作作为履职要务,基于政治的角度来加强引导,利用新时代下的党中央思想来武装各个党员及所有员工的思想,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建设一支团结向上的班组和综合素质较强的团队,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打造出一种良好的政治格局。
二、凸出选优选好、增强用人导向,有效地处理基层党支部书记中“由谁来干”的问题,力争充实强化有力
基层党支部书记团队的建设问题,不仅是党建工作的问题,而且是其干部团队的建设问题。因此,切实做好选优工作,促使所有选拔处理的书记都可以让组织安心、群众放心、同事认可,形成一种有效的选用人员的向导。
第一,建立完善的任职资格准入体制。在选用人员的时候应当坚持以德为主、德才兼具的原则,将党支部书记的选聘准则加以完善,切实将“德”置于关键位置,对“五德”的标准进行合理的设置,分别为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个人道德,同时进行有效的反向设定,通过制定确切的硬性规定或者列出相应的反面案例,将干部的选聘入职条件加以转变,使其由以往的“虚”转变为“实”,由以前的“软”转变为“硬”。由源头出发来提高党支部书记的团队素质,避免出现带病聘用及提拔的现象。
第二,对选聘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积极提升干部的思想。各级部门都应当切实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选聘人员的思想及相应的制度,精确把握党支部书记的选聘标准及底线,坚决冲破“安置型”、“過渡型”等选聘人员的规则及思想。对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制定严格的选聘制度,对动议、提名等各个环节提出刚性要求及党支部书记的转任流程加以明确,提高责任追究力度,增强报批报备管理,及时找出选用工作的违纪问题,并加以严格的处理与问责。重视选聘的民主性。选用合理的竞争体制,在较大的范围内开展自荐、推荐、笔试等选聘流程,公平公开的选用优秀党员来担任书记的职位,积极转变人才选用的机制,以提升人员选用的公信度。
三、彰显实际实效、增强能力建设
对党支部书记“如何做好”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理,强化党支部书记的担当能力是党支部最末端的核心所在,书记干部所具有的精神面貌、能力水平、作风问题等都对从严治党向基层的延伸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党支部所发挥的效用造成了影响。因此,党支部必须要坚持自身的导向作用,以各个书记间的差异及个性来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第一,增强集中轮训。为了增强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基层党组织应当开展有效的集中轮训工作,确保该工作每2年或每3年开展一次。在内容上应当时刻以强化政治、组织及法治的意识为核心,不断提升书记的服务及履职能力,凸出党性及法规的教育,使基层党支部书记积极寻找不足,充分掌握规程制度,有效地解决问题,以提升党支部书记履职及实践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促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从方式上讲,应当以各个书记干部所处的职位及承担的工作为基础,采用专项指导、经验沟通、深化实践等多个形式,确保党支部书记的专业能力、知识水平及实践水平得以提升。第二,加强实践工作。积极开展好岗位实践工作,以提高党支部书记团队的综合素质,基于“大政工”的背景下来实施谋划工作,鼓励党支部书记深入到各个岗位及各个层次来进行实践锻炼,选聘一些党支部书记到上层机构及海外项目中进行锻炼沟通,为他们创建多元化、多途径的锻炼平台。第三,加强指导沟通。把强化工作指导与沟通作为一种提升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的关键措施。各层党委尤其是相关机关部门应当真正地落实好业务指导的职责,对于下达的工作特别是一些重要工作,应当多扶持、多引导、传授思路与方法,对于力量较差的,积极采用选聘指导员等形式,以有效的解决问题。
四、重视从严从实、加强履职考核,有效的处理基层党支部书记“怎样评价”的问题,切实落实责任
考核作为一种导向器及航标,对各个书记干部的奋斗方向有着直接的影响。处于新形势的背景下,如果要建设出一支较强的党支部书记团队,就必须在健全生产运营与党建工作一体化考核机制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思路来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一种加强工作指引、增强精准化落实的长效机制。
第一, 在整体设计的方面应当充分把握“三个原则”。一是在制定考核内容的时候应当统筹兼备,不仅不会局限在党建工作中,而且也不会用行政工作的业绩来取代党建工作;不仅要重视综合性及针对性,而且要对各个行业及重点工作的差异进行综合考虑;二是在制定考核标准的时候应当有所依据,根据各个规章制度及相关的文件要求,明确各个指标的名称,精确描述各个指标的涵义,并逐一来确定各项质量要求,将抽象的具体化、务虚的量化等真正地融入到刚性约束中;三是编制科学有效的考核方法,基于党建工作的无形性、间接性、柔化性等各个特点,重视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保证其公平公正。第二,在设置指标的时候,应当将其划分为四个类型。始终坚持有效的向导,即所有工作都要逐渐向支部延伸,根据党建工作所开展工作的各个要求,将考核指标划分为四种:一是基础类。这类指标主要凸显出了基层党建工作中各项规定性工作的统一要求,所重视的是严肃性和规范性;二是约束类。这类指标主要凸显了遵守纪律、重视规矩等各个工作的业绩衡量,其所呈现的是约束性及否决性;三是综合类。这种指标主要彰显出中央精神在基层中的落实及临时性工作的完成状况,重视方向与落实;四是激励类。该指标所重视的是对党建工作中产生的“自选动作”开展合理的评价,凸出创新性。第三,在开展考核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可以采用日常随机抽查、阶段性检查、年终考核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实时追踪、及时改正,以保障责任的落实。可以创建核心问题预警巡察反馈机制,开展相应的研究,并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如随意性较强等,对问题的解决不及时,甚至找出新问题时开启预警体制,及时上报给相关的组织,发出警戒信号。可以安排党员及员工代表作为考官来参与到党支部书记的履职评议工作中,以充分掌握各个员工的履职效果。同时,建立有效的考察结果应用机制,促使考核结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选聘、提拔、降职的整个过程,作为年度奖励的依据,形成一种有效的导向,即基层党建工作不能不抓,抓不好也不行。
[参考文献]
[1]欧柱业.新形势下国有在建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02):18-20.
[2]曹坤龙.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J].当代电力文化,2017(05):51-53.
(作者单位: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齐齐哈尔供电段,黑龙江 齐齐哈爾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