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湘教版)
2019-12-17任卫夏
任卫夏
摘 要: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不能适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应如何开展,困惑着很多一线教师。文章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课教学为例,提出创设恰当教学情境、联系社会生活、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四大教学设计策略,以改进课堂教学,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
关键词:核心素养;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一、设计思路
1.创设恰当教学情境,提高地理课堂的“温度”
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较为枯燥,很多学生缺乏兴趣,如果教师调度不好,课堂气氛常常较为沉闷,教学效果不佳。如何使死板的知识得以“复活”,让冰冷的地理课堂变得温润?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渲染一种优美的、智慧的、让儿童感到特别亲切、富有儿童情趣的情境。知识镶嵌在情境中,让知识与情境相互依存,儿童与情境互动,以儿童的活动推进教学进程[1]。”创设恰当的情境可有效提高地理课堂的“温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参与课堂的热情。
2.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扩展地理课堂的“宽度”
地理学科涉及内容包罗万象,十分广博,与语文、历史、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交叉。所以,地理教學中教师要打开思路,课堂上不能只讲地理,应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和整合,引导学生以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世界,以综合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增加地理课堂的“厚度”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党中央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举措,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等核心素养,既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很多地理教师对学生德育工作重视不够,或采用口号式的说教,工作方式简单,效果不好。随着年龄增长,初中学生思维趋于理性,德育只有以事实服人、以理服人,才能直达学生内心。所以,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掘学科的育人价值,改进德育方式,才能提高德育效果。
4.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延伸地理课堂的“长度”
当前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社会的各种知识不仅体量巨大,而且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所以,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远比掌握知识本身更有意义。然而,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普遍存在重知轻智的现象,学生能力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延伸其“长度”,即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教学中,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并不矛盾,复旦大学朱永新教授认为,“让知识还原到它最初被发现的状态,让学生能够经历科学家当初发现知识时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发现知识,而不是被动记忆和接受知识[2]。”可见,只要教师厘清知识与能力培养的辩证关系,完全可以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
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职业,大家对网络主播熟悉吗?
生:熟悉(极感兴趣,齐声)。
师:给大家介绍一位主播——徐克。他喜爱旅游,每到一处,就用镜头把各地景观进行直播,还时不时与网友互动交流,让人如在现场,满足了很多没有机会出游的人的需求,所以很受欢迎,点击量很高。咱们今天就连线他,请他带领我们游览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顺便说一下,徐克今年暑假要成立一个夏令营开展游学活动,正在全国海选营员,大家想不想参加?
生:想(兴趣很高,齐声)!
师:所以,这节课我们还有一个任务——选拔营员。希望各小组积极讨论、踊跃发言,互帮互助、紧密合作,得分最高的小组将获得参加的机会。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跃跃欲试、齐声)!
师:现在就让我们背起行囊,跟随徐克的镜头走进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设计意图: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后续的情境创设做好铺垫。小组合作竞争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有利于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而这恰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一种关键品格。
活动一:背起行囊——地图上的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师:出门旅行背包里需要准备哪些东西?
生1:钱。生2:衣服、指南针。 生3:身份证。生4:食物。生5:…
师:你们说的都不错,但有一件重要物品你们忽略了,那就是地图!
生:对(恍然大悟)!
师:为做好本档直播,徐克出门前作了精心准备,背包里的地图就准备了十来张。我们来看看这些地图能提供哪些信息。
生:读学案中提供的10幅均标出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的地图: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河流湖泊分布图、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矿产分布图。组内合作,探究南方、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自特征。小组推选代表交流展示。
师:你认为哪个地区发展农业的生产条件更好?
生1:从地形上看,北方平原面积大,南方平原少。
生2:从气候上看,南方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北方地区以温带季气候为主,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生3: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生长期长、熟制多。
生4:南方地区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河湖少,水源不足。
生5:北方地区耕地多、水源少,水土配合不佳,使其严重缺水。
师:北方地区耕地面积广大但水热不足;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但耕地较少。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学习中大都使用过这些地图,相对比较熟悉。不同的是每张图上,笔者都用虚线把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出来,根据地图归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区域特点应该难度不大。这样处理,一方面,学生站在全国的背景下认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更能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不仅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更容易掌握南方和北方两大区域的地理特点;另一方面,对比可以使概念、原理更清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通过两大区域与全国的对比,南北之间的对比学习,领会到对比学习方法的优点。在明确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后,笔者进一步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学生对南方和北方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进行评价,避免了学习的碎片化和浅表化,促进了深度学习,其归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升。
活动二:按下快门——镜头下的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师:大家看看徐克镜头下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什么不同。
镜头1:住
师:图1中四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A~D中哪个地方?判断依据是什么?
生1:图1中的甲位于D处。它的屋脊是尖的,降水较多的地区屋脊是尖的。
师: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看法?
生2:它应该位于A处。屋子旁边有大烟囱,说明房间里可能有火炕或壁炉,另外,院子里还有雪。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但A处房子屋顶坡度不是很大吗?
生2:是的,我国东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很大,冬季降雪也较多,如果坡度过小的话,可能压塌屋顶。
师:另外,甲的前窗很大,冬季可更多地射入阳光,适应东北冬季寒冷的环境。所以,对于地理事物要全面观察,否则可能出现误判。
生3:乙图应是D处。江南地区降水多,屋顶陡,而且楼房较高,利于通风散热。丙为干栏式竹楼,是终年炎热潮湿的热带地区,所以在C处。
生4:丁处是窑洞,我国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窑洞。所以在B处。
师:窑洞可以在D处或C处吗?
生5:不可以,因为C处或D处为多雨地区,雨水会将它冲塌。
师:窑洞之所以分布在黄土高原,是当地地形、土壤、气候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镜头2:食
师:你们能判断出哪些是北方居民的主要食物,哪些是南方的吗(图2)?
生1:米线、米饭、米糕、汤圆是南方居民的主要食物;其他是北方居民的主要饮食。
师:几年前,老师曾到河南焦作出差,见大街小巷餐馆里主食几乎全是面条,而且面条的做法花样繁多,当地有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一顿不吃面,等于没吃饭。”造成两大地理区域饮食差异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2:我国的粮食作物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师:北方地区以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但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小麦播种时间有什么差异?为什么?
生3:华北平原初冬播种、初夏收获,小麦跨越冬季,称作冬小麦;东北平原因为冬季漫长寒冷,小麦是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称作春小麦。
师:南北方不仅农作物不同,水果也不相同。你能说出以下水果产自哪个地区吗(图3)?
生:苹果、柿子、桃子、枣属于北方水果;其他都属于南方水果。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姥姥家就在农村,我在那里见到过苹果、柿子、枣、桃。另外,我注意过水果店里柑橘、香蕉、菠萝上的标签,产地都是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南方地区。
师:生活处处有地理,只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就能获取很多课本以外的地理知识。
镜头3:行
师:这张图片由徐克拍摄于江苏淮安(图4)。淮安市的位置有什么特点(PPT展示淮安位置图)?
生1:淮安位于京杭运河和淮河相交之处,处于南北方的交界处。
师:图片中“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你能说出这句话的含义吗?
生1:古代,南方地区交通以船为主,北方以马、牛车为主。
生2:南方来的人到这里后要由水路改为陆路,即下船改乘马车。
师:南方地区河网纵横,交通以舟桥为主,北方河流稀少,多借马牛畜力。淮河是南北地区的分界线,淮安以北的京杭运河河水较少,为保证漕运,清廷规定,只让官方的运粮船通过,旅客和其他物质一律走陆路。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南北方的公路与铁路交通运输得到很大的发展,除了北方部分偏僻农村之外很少再见到马、牛车了,但水运在南方交通运输中仍然处于重要地位。
设计意图: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显化为两地的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不同。引导学生通过对两地区民居、饮食、水果和交通等生活中常见事物的比较,首先,可以加深对南北方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还能体会到地理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重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其次,学生会感到地理就在生活中,地理对生活十分有用;再次,利于培养学生勤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活动三:敲击键盘——文字中的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师:徐克有记日记的好习惯,每晚在电脑中记下自己一天中的见闻、思想。现摘录他的两段日记,供大家欣赏。
7月6日 晴
历经6个多月,我终于到达了我国最端的省份——黑龙江省。一路走来,虽然辛苦,倒也开心。从出发到现在,总有一种花儿伴我行程——油菜花,金黄的颜色、香甜的气味常常让我忘记疲乏。我很纳闷,走到哪里,花开到哪里,难道从南到北的油菜花专为我开放?
7月25日 晴
今天我到达了漠河,好激动哟,没想到,这时虽地处北国边陲,但水果种类十分丰富齐全,既有苹果、梨等北方水果,也不缺少我家乡的香蕉、菠萝,而且价格也不算贵。一位买水果的鄂伦春族老大爷的一番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的国家疆域辽阔真好,国家统一、安定真好,我们中国人真有福气啊!
师:油菜花是我国南北广泛种植的油料作物,其最大的分布区在哪里?
生1:长江流域。
师:为什么油菜花总伴随着徐克的行程?
生2:油菜花开放时间从南向北逐渐变晚,徐克的行程恰巧与之吻合。
师:影响油菜花开放的主要因素是气温,为什么我国的油菜花南北开放时间有差异?
生3:北方纬度高,冬季寒冷而且持续时间长,变暖时间晚,所以油菜开花时间晚,南方相反。
师:由此可见,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不是陡然变化的,而是逐渐变化的。
师:请看第二段日记中鄂伦春老大爷的话,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生1:有道理。他所说的中国疆域辽阔,南北跨多个溫度带。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出产不同的农产品和水果,全国各地之间可互通有无,各地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师:反过来,如果中国疆域很小,自然环境单一,很多种农产品、水果需要进口,那么它们的市场价格就会很高,普通百姓可能很难问津。
师:你们能否举出其他类似的例子?
生2:我国北方煤炭石油丰富,为满足南方地区需要,实施了“北煤南运”工程。
生3:我国北方水资源缺乏,为缓解缺水问题,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
生4:我国西部天然气丰富,实施了“西气东输”工程。
生5:我国还有“西电东送”工程。
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全国一盘棋,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生活在这样的国家,咱老百姓真高兴!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阅读第一则日记,认识到南北地区地理环境差异是逐渐变化的;第二则日记则体现南北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联系,促进共同发展。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这一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师:在徐克的帮助下,大家对南北方地区地理环境、区域差异和联系有了充分的认识。各小组都表现较为优秀,第三小组表现更突出,获取第一名,获得了参加夏令营的资格,向这个小组的同学表示祝贺。虽然我们只是模拟营员选拔活动,但同学们表现得都很认真。在人生道路上,这种认真的态度一定会助力你们取得更大的成功!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浑然天成。对学生整节课的优秀表现进行正面评价,激励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认真做事、努力向前。▲
参考文献:
[1] 李吉林.让情境教育的亮点亮起来——儿童快乐、高效学习的范式[J].人民教育,2013(Z3):2-10.
[2] 朱永新. 阅读,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路径[N]. 中国教育报,2019-0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