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宽度对街区通风影响的试验研究
2019-12-17田凯强贾娅娅刘庆宽马文勇刘小兵
田凯强, 贾娅娅, 刘庆宽, 马文勇, 刘小兵
(1.石家庄铁道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2.石家庄铁道大学 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43;3.河北省大型结构健康诊断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北 石家庄 050043)
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高密的建筑会阻碍城市近地面空气流动,使得城市内部的平均风速减小,在弱风天气下,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积累,使得城市的空气污染严重[1-2]。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除了节能减排之外,有人提出对城市进行专门规划、建立城市的通风廊道[3]来改善城市通风状况的建议,认为城市风道能减弱城市建筑对风的阻碍作用,使得空气能够吹进或者贯穿城市,驱散城市空中污染物,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4-6]。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卡塞尔大学Kress R[7]教授开始了“理想城市气候”计划研究,并且提出了在新区规划中建立风环境及风流通系统的概念。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已经开始关注风环境,并在2007年提出在城市规划中建立城市风道系统[8-11]。我国在城市风道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任超等[12]提出在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街道规划、大型建设开发项目4个尺度下对城市风道进行规划。李军等[13]建议城市风道的建设必须从城市宏观总体布局和微观城市建设控制2个方面考虑。除了理论研究以外,一些城市的城市风道也在提议中。例如2013 年杭州市规划、环保等部门研究,希望建一个“城市风道”,通过城市风道,把郊外的风引入主城区,把空气中的雾霾吹走[13]。2015年初,陕西省成立了“西安城市风道景区建设调查研究”课题组,专门对西安城市风道及风道景区建设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14];2016年陕西全省城市工作会议提出通过营造城镇风道,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15]。
对城市进行规划建立城市风道涉及拆迁、规划、建设等许多环节,经费投入十分巨大,而城市风道对增强城市通风的效果如何,目前尚缺乏专门的试验数据分析。以某小区的建筑群为单元,改变街道的宽度和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度及密度,测试研究了街道纵深和高度2个方向上的风速分布规律,探讨了街道对城市通风的影响,为相关的政策制定及研究提供参考。
1 风洞试验介绍
本研究选取具有高层住宅群及普通住宅群结合的、比较典型的北京市某小区作为单元,四边街道环绕,如图1所示。该区域有多层住宅8栋,30层住宅3栋,25层和30层连体住宅2栋,25层住宅5栋,14层公寓1栋,供热厂房2栋和多层的幼儿园、宾馆各1栋。平面和高度尺寸如图2所示,建筑旁边的尺寸标注分别代表建筑物的长宽高,例如左上角的建筑尺寸标注40×22×120 代表该建筑物长度40 m、宽度22 m、高120 m。
图1 单元三维电子地图
图2 单元平面布置图
将该单元沿街道纵深方向复制10次,然后进行组合,可得到2种不同的试验工况,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街道Ⅰ街道模型图
图4 街道Ⅱ街道模型图
图3所示的街道,两侧的建筑高层较多,建筑密度大,且街道两侧建筑对称分布,将该街道试验定义为街道I。图4所示的街道,两侧的建筑为沿主干街道横向整体复制平移形成,所以街道一侧以高层为主,另一侧以多层为主,两侧建筑物是非对称分布,将该街道试验定义为街道II。
按照阻塞度<5%和其它相似关系的要求,模型的缩尺比为1∶200,由于模型表面存在明显的棱角,因此雷诺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基本上可以忽略,试验中来流控制风速为10 m/s。为了研究街道和两侧建筑对风速的影响,这里的来流没有考虑地表摩擦作用,采用的是建筑前方均匀来流的方式进行试验。
试验在石家庄铁道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STU-1风洞低速试验段中进行。该风洞低速试验段宽4.4 m,高3 m,长24 m,风速1~30 m/s连续可调[16-17]。试验风速测量所使用的仪器包括:4孔眼镜蛇三维脉动风速仪,用于风洞内风速的测量;三维移测架,用于风洞内眼镜蛇的移动。4孔眼镜蛇三维脉动风速仪不仅可以测量速度3个方向的分量,而且还可以测量±45°范围内的偏角和攻角;将4孔眼镜蛇三维脉动风速仪安装在移测架上,可以对有效测量范围内任意点的风速进行测量,三维移测架顺风向的有效移动距离为4.0 m,横风向有效移动距离为2.4 m,竖向有效距离为4.0 m。本试验针对街道I和街道II的2种街道类型,分别改变街道宽度为40 m、80 m、120 m、200 m,针对每种宽度街道的中心平面进行了风速测量。
为了方便描述,取街道入口底面中心为坐标原点,沿街道通向城市纵深方向为x 轴,与街道中心横向为y 轴,高度方向为z轴,如图5所示。试验测点布置如图6所示。
为了方便进行风速比较,定义风速比K,为不同位置处街道内风速与相同高度处来流风速之比
式中,vC为眼镜蛇测点的风速;vK为风洞的控制风速,本试验的控制风速为10 m/s。
图5 坐标示意图
图6 试验测点布置图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街道Ⅰ结果分析
街道I中心风速分布的试验结果如图7所示。
对比图7(a)~图7(d)可知:风速在进入街道前风速比基本上在1.0左右,进入街道后风速急剧增大,具有“峡谷效应”,在距离街道入口100 m 左右风速最大,宽度40 m、80 m、120 m、200 m 的街道在此处的风速比分别是1.4、1.23、1.22、1.17。
图7 街道I中心各高度风速比分布
街道宽度越宽,入口处高风速在街道纵深方向上影响越远,但是风速增大的不是很多,并很快形成底部风速低、随着高度风速逐渐增大的风剖面。在街道纵深方向到达一定距离后,风剖面趋向稳定,同一高度处的风速不再随纵深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2.2 街道II结果分析
街道II中心风速分布的试验结果如图8所示,从图8中可以看出,街道II的变化规律和街道I基本上类似。同街道I两侧均为高层建筑相比,街道II一侧以多层为主,理论上较矮的建筑对风的阻碍作用较弱,从本试验结果同图7比较可知,两者的风速差别并不明显。
图8 街道II中心各高度风速比分布
2.3 建筑高度对风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比较建筑高矮对街道内风速的影响,图9(a)~图9(d)对比分析了街道中心10 m、40 m、60 m、100 m4个高度处街道I和街道II 2种结果下风速比沿街道深度的变化情况。2种状态下街道的宽度均为40 m。
从图9可以看出,虽然街道I两侧均为较高的建筑,但是街道I的风速比只在500~1 000 m 的街道纵深范围内比街道II的结果稍小,随着向城市内部的延伸,2种状态下的风速比趋于接近,说明城市内部街道两侧一定高度内的建筑对街道的风速影响减弱。
另外,从入口处风速增大,之后逐渐减小到形成较为稳定风速的距离,基本在离开入口1 000 m 前后,考虑到形成较为稳定的风剖面的位置(即风速比不再随x 而变化的位置)离开街道入口的距离仅仅有几公里,同大城市尺度(如北京五环边长约为25 km)相比所占的比例太小,除去入口的几公里之外,城市内部街道上的风剖面可以认为是城市平均地貌类别的风剖面,街道的宽度对街道的通风影响不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规划城市通风廊道,使得城市之外的风顺着廊道贯穿城市,从而达到净化城市空气的方案值得慎重考虑和深入研究。
另外,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的时期基本是大区域内风速很小、或者是没风的天气,此时不但城市内空气流动微弱,城市之外没有高层或多层建筑的田野乡村也没有风,在这种状态下城市风道更不具备引进城外的风进入市区的功能。
图9 街道I和街道II内风速比较
3 结论
通过风洞试验研究对比街道宽度、街道两侧建筑对通风的影响,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结论:
(1)风在进入街道后,在入口附近有“峡谷效应”现象,局部区域风速急剧增大,随着街道深度的增加风速逐渐减小,当到达一定街道深度后,风速基本上不再变化。
(2)街道宽度对离开街道入口一定距离的城市内部通风影响较小。
(3)城市内部一定程度内的建筑高度对通风影响不明显。
(4)通风廊道在入口附近能加速空气流通,对城市内部通风效果影响较小;在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的弱风和无风天气,通风效果会更不明显。通过规划建设通风廊道,达到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的方案值得慎重考虑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