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部穴位按摩结合优质护理改善心内科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2019-12-17赵丹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头部穴位障碍

赵丹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1)

睡眠障碍是指由疾病、功能缺陷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睡眠相关运动障碍,临床表现为失眠多梦、醒后倦怠乏力,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从中医角度考虑,睡眠障碍即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主要由于机体阴阳失衡,阳不入阴所致[1-2]。明代中医李中梓先生在《医宗必读》中将其归纳总结为血虚、痰滞和阴虚,恰好与现代社会处于亚健康状态、易于出现睡眠障碍的人群特征相符。现代社会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产生睡眠问题的人越来越多[3-4]。通过使用镇静安眠药物改善睡眠障碍带来的不良反应使其应用受限,患者往往顺应性不高,临床上也是非到万不得已不会采用药物疗法。我国医务工作者对于睡眠障碍在使用非药物疗法开展了多种尝试[5-6],针对穴位的刮痧和针灸疗法是中医特色疗法,在改善睡眠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传统的刮痧和针灸带来的疼痛感和具有中医背景的人员才能实施治疗限制了临床应用。研究证明,对人体头部穴位的局部按摩治疗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7-8],如神庭、百会、玉枕、天冲、风池等穴。为了方便大众使用,我科尝试采用粗牛角梳对头部梳理按摩的方式结合优质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第2 季度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睡眠障碍患者56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因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到心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 例。研究组男13 例,女15 例;年龄27~61 岁,平均年龄41.7 岁。对照组男14 例,女14 例;年龄23~59 岁,平均年龄39.1 岁。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情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1)2018 年第2 季度入院的心内科住院患者;(2)无语言沟通障碍;(3)无精神类疾病;(4)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病情可能持续影响睡眠质量的患者不参加此研究。

1.4 护理方法2 组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保证患者病房的通风性和适宜的温湿度,及时清理病房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保持病房的整洁度。晚上睡前调节病房灯光至适当的光线亮度,注意提醒患者和家属尽量不在睡眠期间弄出噪音。护理过程中注意语言舒适、动作轻柔和提高施治准确性,对患者进行睡眠卫生指导,注意患者卫生情况,避免睡前多饮多食,睡前可播放舒缓的轻音乐促进睡眠。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头部穴位按摩,患者睡前用粗牛角梳对头部各处梳理30 次,从前向后梳理,先中间后两边,力度以微痛为宜,按摩后头部皮肤应微微发红为宜。研究开始时首次由护士完成,患者或患者家属学习方法,之后由患者家属完成或由患者自行完成。共治疗2 周。

1.5 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表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价,PSQI 评分在7 分以上为存在睡眠障碍,评分越高的患者睡眠质量越差。研究前对56 例患者发放PSQI 睡眠质量调查表进行调查,治疗2 周后对所有患者发放PSQI 睡眠质量调查表,计算PSQI 评分,整理数据统计分析,与研究前的PSQI 评分比较,观察头部穴位按摩结合优质护理对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Excel 软件中形成数据库,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开始研究前对照组的PSQI 评分为(11.96±1.51)分,研究组的PSQI 评分为(12.16±1.46)分,2 组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PSQI评分为(9.20±2.58)分,研究组的PSQI 评分为(6.76±1.81)分,通过头部按摩结合优质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SQI 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PSQI 评分与各自治疗前的PSQI 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优质护理干预和头部按摩结合优质护理干预均能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在优质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头部穴位按摩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表1 2 组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 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1 2 组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前后的PSQI 睡眠质量评分比较(±s,分)

3 讨论

睡眠障碍在中医上称为不寐病,是由于不能持续正常睡眠造成的,包括原发型和继发型。《黄帝内经》中以营卫气运行为理论基础,从阴阳昼夜节律的角度确立了营卫阴阳为主要理论的不寐病机理,也是目前公认的不寐总病机,认为失眠主要是由阳不入阴引起,凡是可以影响营卫运行的一切致病因素都可为致病因。因此解除影响营卫运行的致病因素也就可以达到治疗或减轻症状的目的。穴位按摩是中医用于辅助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人体头部穴位丰富,通过睡前对头部穴位有效按摩可促进睡眠。本研究以粗牛角梳为辅助工具,采用全头部广泛梳理的方式进行头部穴位按摩,这样的好处是,不需要对穴位的精准认穴,即使是不懂中医学基础的人也很容易进行,患者也可自行实施,便于应用推广。通过对患者头部穴位的按摩,可以开通经络,调和气血,脉通则神明,病则自去。综合作用刺激头颈部的皮肤孔窍和经络穴位,可达到辅助治疗睡眠障碍的目的。

中医上将由于气血不足、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疾病、年迈等原因引起的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进而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证成为失眠症,养护原则为“因体施护”。中医学有心主神志之说,认为心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这是不寐病病机在于心的理论基础。明代李时珍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即“脑为元神之府”,之后有不少中医重视从脑的角度探索治疗不寐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9-11]。本研究也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通过睡前对头部穴位的按摩,达到提高睡眠质量和防治睡眠障碍发生的目的。

本研究将头部穴位按摩结合优质护理的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PSQI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 组症状均有所好转,与研究前的PSQI 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PSQI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于心内科住院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起到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目的。通过刺激头部穴位,穴位经络相互传导,可有效改善睡眠质量,纠正睡眠障碍症状。

本研究通过头部穴位按摩结合优质护理来提高心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用粗牛角梳梳头的方式来促进睡眠,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接受,无明显不良反应,普通群众在家里也可方便实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头部穴位障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自动驾驶走向L4 企业头部效应显现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夏季穴位养心
跟踪导练(四)2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