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经八脉理论辨治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观察※

2019-12-17王金萍罗才茂刘清华钟王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过渡期子宫出血月经周期

王金萍 罗才茂 刘清华 钟王瑜 陈 亮

(江西省赣县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西 赣县 341100)

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异常子宫出血)是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子宫不规则出血、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等,若未接受规范治疗,可导致患者贫血或休克,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身体健康[1-2]。目前,雌孕激素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虽具有一定疗效,但药物撤退性出血量大,疾病易复发[3]。异常子宫出血在中医学中属于“崩漏”范畴,奇经八脉理论认为该病与肾、肝、女子胞、胃等脏器组织有密切联系,且经临床不断探讨,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方面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势[4]。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应用奇经八脉理论辨治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0 例,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单盲法分为2 组,各30 例。试验组年龄42~53 岁,平均年龄48.5 岁;病程3.5~5 个月,平均病程3.8 个月。对照组年龄43~52 岁,平均年龄48.8 岁;病程3.5~5 个月,平均病程3.9 个月。对比2 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纳入标准 西医符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治指南(草案)》[5]中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断标准;中医符合《奇经八脉理论》[6]中脾虚冲任不固证型,以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稀为主症,以气短懒言、神疲体倦、不思饮食为次症,舌脉证: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缓弱,无凝血功能障碍;知情研究内容,签署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损伤;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易过敏体质;合并精神疾病。

1.4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予以诊断性刮宫治疗,排除恶性病变后,对照组刮宫后第1 天予以炔雌醇环丙孕酮(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479,规格:每片含醋酸环丙孕酮2 mg 和炔雌醇0.035 mg)治疗,1 片/d,连续用药3 周后,停药1 周为1 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 个周期。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经奇经八脉理论辨治,予以自拟冲固止血、益气健脾法治疗。药方组成:煅牡蛎、煅龙骨、太子参、黄芪各30 g,棕榈炭、白芍、当归各15 g,炒白术、五味子、山萸肉各10 g,甘草6 g。每日取1 剂药加水煎煮2 次,取300 mL 药液,于早晚各温服150 mL,连续用药3 周后,停药1 周为1 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 个周期。

1.5 观察指标 记录2 组临床疗效、药物撤退性出血量、月经周期、出血停止时间;记录治疗期间头晕、恶心、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随访3 个月,记录2 组疾病复发率。

1.6 疗效评定标准3 个月后,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评估2 组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出血停止,月经周期规律,3 个月内无复发;有效:停止出血,临床症状减轻,3 个月内偶有复发;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月经周期紊乱。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х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疗效 较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总有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2 组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药物撤退性出血量 较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药物撤退性出血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药物撤退性出血量比较 (±s,mL)

表2 2 组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药物撤退性出血量比较 (±s,mL)

2.3 2 组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月经周期、出血停止时间 治疗前,2 组月经周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出血停止时间短,月经周期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 组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月经周期、出血停止时间比较 (±s)

表3 2 组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月经周期、出血停止时间比较 (±s)

2.4 2 组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不良反应率、复发率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不良反应率、复发率比较 [例(%)]

3 讨论

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出血性疾病,多表现为经量异常、月经周期紊乱,临床发病机制主要认为与患者卵巢衰退、无排卵、体内性激素分泌失衡等因素有关,患者若未接受规范治疗,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主要以减少子宫出血、改善月经周期、控制临床症状等为治疗目标。激素治疗是西医常用的治疗方式,其中炔雌醇环丙孕酮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分泌和生长,调整患者月经周期,减少子宫出血,但治疗后药物撤退性出血量大、疾病复发率较高,不利于患者预后[8]。

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中医学中属于“崩漏”范畴,中医对该病发病机制及辨证治疗有着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应用奇经八脉理论及辨证论治理论,可为临床治疗该疾病确定合适的治疗药方,旨在达到降低药物撤退性出血量、使月经周期规律、减少复发等效果[9]。奇经八脉理论认为该疾病发病机制主要是由冲任失调、肾脾渐衰、阴阳失衡,气虚,导致机体无法统摄血液,从而引起出血,故临床治疗需以固冲止血、益气健脾为主要原则。自拟固冲止血、益气健脾方药,其中煅牡蛎、煅龙骨具有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之效;太子参具有补益脾肺、益气生津之效;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之效;棕榈炭具有收敛止血之效;白芍具有敛阴、养血调经、止痛、平抑肝阳之效;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效;炒白术具有健脾益气之效;五味子具有生津、固表之效;山萸肉具有补益肝肾之效;甘草具有调和诸药之效。诸药联合使用,共奏活血养血、益气健脾、固冲止血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自拟固冲止血、益气健脾方药可调节雌孕激素代谢从而调节月经周期;且五味子对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具有调节和兴奋作用,可增强中枢神经兴奋性,从而提高大脑皮层的调节作用,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改善卵巢功能,降低出血量[10]。与西药联合使用,利用不同作用机制,达到优势互补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止血效果,降低复发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药物撤退性出血量、月经周期、出血停止时间、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且2 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可见应用奇经八脉理论辨治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应用奇经八脉理论辨治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有效减少药物撤退性出血量,使月经周期规律,减少复发,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过渡期子宫出血月经周期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
农业农村部延长宠物饲料标签转换过渡期6个月
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
盐改过渡期有效依法开展盐政执法监管工作的探讨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
乳腺癌什么时候手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