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音乐专业音乐理论教学探究*
2019-12-17孙巍
孙 巍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一、音乐理论教学的现实性意义
“音乐理论基础”简称“乐理”,它包括有读谱记谱以及和声、调式调性等音乐方面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对简单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提高学生对音高及乐谱的理解能力。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其他有关于音乐的课程的学习。乐理知识如果学不好,对学生其他相关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进度以及学习质量、学习效率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练习,不开展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上陷入困难的境地。
二、音乐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弊端
(一)填鸭式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都是由音乐专业的理论教师将乐理知识按照课时安排讲述给学生,一般乐理知识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乐理教师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把所有的乐理知识教给学生,那一定会在每节课上讲很多内容。但是忽略了学生对乐理知识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只是一味的讲解,不考虑学生能否听懂,能否接受,这样的填鸭式教学虽然加快了学习进度,但是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对乐理知识的学习,成了事倍功半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二)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大多数学生对乐理的看法就是,这是纯理论知识,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也没那么重视。而乐理教师在讲述乐理知识时,也是仅限于书本,缺少实际在音乐练习上的运用,也就是缺少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但乐理知识能不能学好将会直接作用于其他有关于音乐的课程学习,所以缺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不够透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其他音乐课程的学习
(三)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有关乐理方面的)有所欠缺
很多学生在学习乐理知识的时候,都是抱着一种只是学习专业知识的态度,并不理解乐理的真实含义以及它在之后学习音乐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而大多数乐理教师也是只限于教授乐理知识,并没有重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欣赏程度。人对任何事物都是用审视的眼光来对待的,只有懂得怎样欣赏它,才能更好的去学习。不重视学生对乐理的审美教育,会使学生对乐理的接受能力大打折扣,影响音乐专业的发展。
(四)教学方式单一化
大多数学校的老师都是在乐理教室进行教学的,教学的手法比较老套,几十年如一日,没有任何的改变和创新,而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导致学生在学习乐理知识的过程中,都是按部就班的模式,完全是由老师带领着,一步一步的进行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对此课程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影响了高校乐理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和进步。
三、针对性改进措施
(一)合理教学量
在教学过程中,乐理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对你所讲述的内容的接受程度,以此来调节讲课速度和进程,不要只是一味的给学生灌输知识,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按照学生的脚步来进行讲课,将学生放在首位,用合理的教学量来培养乐理知识更扎实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加强我国音乐方面的有生力量。
(二)理论实际相结合
乐理教师在教授乐理知识的同时,要加入实践操作,多听不如多练,通过在实践中的运用才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乐理知识。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加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生才能在实际运用中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把不太理解的乐理知识,在运用中达到融会贯通。
(三)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为音乐专业的学生其实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所以在进行乐理知识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观等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较强综合素质的音乐专业的学生,提升音乐专业整体的教学水平。
(四)教学手段创新化、多元化
现在是科技化时代,各大高校基本上都配备有多媒体教师,学生也基本上都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机,所以,教师的讲课的时候可以多多利用这些设备来进行教学,让课堂更加的生动化,形象化,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充满热情的去学习乐理知识。
四、结语
音乐理论教学的改革多样化的,很多的改革措施也是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毕竟每个学校的教学方案,老师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更何况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作为音乐学校的老师,一定要是一个学识渊博,所知道的东西涉及到各方各面的人,其次,作为老师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重视教学方式,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心理状态,也要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在增加视唱练耳、即兴演奏、小型乐队编配、歌曲作法、分析习作与练习等技能训练理论课程教学比例的同时,还要增加中外音乐发展史、艺术概论、中西方音乐作品赏析等素质理论课教学课时。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读一些音乐理论书籍,钻研本专业较为前沿的学术论著,可以写写学术学习心得或论文发表,以增加学习的动机。综合素质的进步,有关乐理方面的看法的进步与改变,才能培养出一批新时代的音乐人,为音乐的未来开创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