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中的英雄形象塑造及革命性情感表达
2019-12-17孔维宇
孔维宇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在音乐历史的长河之中,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谓是鹤立鸡群,他的音乐创作受其苦难重重的命运熬煎以及当时席卷欧洲的政治革命带来的新思想的冲击所影响,显现出了领先于时代的、独到的音乐特性。本文浅析的《第三交响曲》(Op.55,1803-1804),是标志着贝多芬的创作进入成熟期和盛期、确立了个人风格特点的伟大杰作。下面,文章将通过对影响贝多芬创作特点的情感之来源、音乐作品中的形象塑造、作品中形象之于其哲学思想的表达几个要点的解读,循序渐进地走进作曲家的音乐情感世界。
一、革命斗争性情感来源
当我们在分析一部音乐作品的同时,最为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对作曲家本人的创作情感有一个基本的分析,笔者看来,大致可以分成两点进行分析,即作曲家的个人生平经历以及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时代特征。
贝多芬在儿时的苦难生活,就向他显示出似一场凄惨而残暴的战斗,因此在他的内心世界深处,反抗充斥着磨难的命运的不屈的斗争性性格的种子已经深深埋藏。生活的苦难不仅仅折磨着贝多芬的年少时光。贝多芬一生中曾患过诸多疾病,其中最为可怕的莫过于耳聋对其音乐创作的威胁。耳聋危机之时,从贝多芬写给维基勒的信件以及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中,都能深切体会到耳聋给贝多芬带来的严重精神创伤,但同时也流露出他不满命运残酷安排的抗争性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这一流芳后世的至理名言,将贝多芬与战胜苦难的斗争性性格特征永远联系在一起。
一个时期的社会状况,决定了一定时期的文化,音乐文化自然也不例外。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也就是贝多芬生活的那个时代,放眼于整个欧洲,皆处于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社会性质的转变导致了革命运动如火如荼进行的状态,旧的封建主义被鞭笞,资本主义兴起,人民向往民主自由,启蒙运动影响下的法国大革命即为最好的证明。贝多芬在法国大革命中涌现的英雄人物拿破仑身上看到了自己一直以来心中所向往的英雄形象,那种在斗争中挣扎前行的英雄形象。虽然《第三交响曲》历经过题献的更名,但依旧难抹贝多芬对于追求心所憧憬的伟大英雄形象的情怀,这不过是具体英雄形象称帝破灭后,升华为一种英雄的理念,如此的追求激发了其内心中的革命性。另一方面,贝多芬受启蒙运动、狂飙突进运动带来的新思想新思潮的影响十分深远,我们通过研究其思想札记及歌曲《谁是自由人》,都能够追寻到他接受“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轨迹,他的革命性情感终于有了哲学支撑和得以安放的最终归宿。
综合上述内容,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贝多芬本人即为一个充满斗争性与革命性的个体,他将自己的苦难化为创作的动力,他用自己的方式向人们呐喊着,激励着人们继续抗争,宣扬着自己的终极伟大理想。
二、英雄形象的塑造
18世纪后半叶的一个重要音乐事件就是新音乐结构——奏鸣曲式的出现,它是源于器乐音乐的发展以及一种文学性的叙述逻辑。贝多芬的奏鸣曲式相较于海顿和莫扎特有着更为复杂的特征,即更具戏剧性冲突和斗争性,这些冲突和斗争性的糅合体现了贝多芬音乐中深刻的哲学情感内涵。《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就采用奏鸣曲式,下面我们将主要从奏鸣曲式的角度并结合部分和声、配器等内容,来探索贝多芬是如何通过音乐塑造内心中完美英雄形象的。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音乐材料丰富、规模宏大,音乐形象的发展极具戏剧冲突性。呈示部中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群积极发展;展开部更是充满斗争性,在这里,呈示部主题的广阔展开和插部主题的两次涌现,使得展开部的长度几乎超过了呈示部的一倍;最后的尾声部分也是颇为精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果。这就仿佛是一篇小说,内容情节丰富且扣人心弦,并向欣赏者塑造了一个伟大不朽的英雄形象。
依茵加尔登的观点,音乐作品的存在也依赖于欣赏者的意向性活动。所谓“一千个读者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下仅是笔者对于作品的理解与解读。
(一)初步塑造
首先来看呈示部。在主部有一个由降E大调主和弦构成的号角之声的主题核心,在主部共陈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第三小节,由大提琴缓缓奏出,雄壮的音调过后紧跟略显郁郁不安的半音下行音调,正如英雄所具有的侠骨与柔情这种两面性性格。第二次陈述是在第十五小节,该主题运用了模进的手法稍作展开,音乐的情绪逐渐高涨,随后音乐掀起波澜,二拍子的节奏与三拍子进行对抗,这种“二”和“三”的冲突,好似对命运羁绊的不屈的斗争,至此主部主题进入高潮。第三次陈述是从第三十七小节开始,主部主题是由乐队全奏奏出,气势十足。这三次主部主题的陈述,伴随着音区的移高、音域的扩大、音色的丰满已经向听者初步塑造了这一侠骨柔肠并存、具有坚毅的斗争精神鲜活英雄形象。
进入副部,它共包含了两个主题,主要是描绘了英雄形象的内心世界、刻画了抒情性的性格。副部第一主题从第四十五小节进入,由一个动机连绵不断地发展而成,其中隐含着连续的半音下行,木管乐器和第一小提琴交替演奏,犹如倾诉一般,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是内心的独白。副部第二主题从第八十三小节起,风格恬静质朴。第一百零九小节进入结束部,我们再一次听到了主部主题的“英雄之声”,坚毅而果断,同时主部主题第二次陈述中的“二”与“三”的对抗又一次出现,那种摆脱艰险束缚的斗争情节显得愈加强烈。从副部到结束部,贝多芬向听者展现了英雄的内心世界,但在最后的结束部,因为英雄所肩负的使命,他还是回归到了摆脱羁绊的斗争之中去,至此,作者进一步塑造了一个较为丰满的英雄形象。
(二)斗争与成长
在《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展开部可谓是一个真正的“战场”,是英雄接受最严峻考验的烘炉。这个展开部规模十分庞大,其中包含了两个三部性结构。第一个三部性结构从副部第一主题展开。在这个三部性结构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主部和副部第一主题的结合展开,在这里主副部主题交错重叠,相互影响,这是英雄两种情感的交融,伴随着调性的展开,将英雄形象面对磨难时充满斗争性的复杂内心情感体现的淋漓尽致。第二百七十六小节出现了展开部的第一个高潮,木管乐器和小提琴出现了尖锐的小二度,e小调的那不勒斯六和弦加上了五度音,造成了很不和谐的小二度,连续反复四次,声声刺耳,就像一次又一次的沉重打击。但是真正的英雄是能够经得起考验的,在随后的第二个三部性结构中出现了抒情插部,音调深厚柔和,好似生死攸关的慰藉和鼓舞,充满了自信的精神力量。第二个三部性结构由抒情插部展开。上文提到的抒情插部主题,笔者认为是第一乐章中内涵最为深刻的主题,它诞生在复杂的斗争之后,标志着英雄在斗争中的成长。此主题结构完整、气息宽广,采用了e小调,给人以真挚之感,体现出了英雄在斗争中成长起来所具有的那种宽广胸襟。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插部主题,不仅在展开部出现了两次,而且还在具有结论性质的尾声部分再次出现,体现出作者对这一主题的重要意义的肯定。
斗争的过程是复杂的、具有反复性和曲折性的,插部主题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后面依旧有严峻的考验在等候。第三百八十八小节又以主部主题展开为契机,又进行了一场决定性的斗争,达到了展开部的主要高潮。乐队全奏突然刹住声音渐渐微弱。英雄在激烈的斗争中受到打击,声嘶力竭、奄奄一息。就在降E大调属七和弦的根音和七音微微震颤的背景上,圆号轻缓吹出“英雄之声”主题。表现生命不绝如缕的英雄从死亡的边缘挣扎起来,听到微弱的生命呼唤。伟大的英雄形象以其坚韧和顽强,取得了斗争的胜利,重振旗鼓。自此,英雄的形象已经完满的塑造完成,他经历了从诞生到历经磨难与斗争,到从斗争中成长,再到反复斗争最后终成真正的英雄的艰难曲折的过程。乐章最后的再现部和尾声好似一部小说或是一部传记的末章,具有结论性,尤其以尾声部分最为突出:插部主题的再现即为对该英雄形象最好的诠释。
三、革命性情感的表达
第一乐章结束,英雄的斗争故事也告一段落。贝多芬通过他的音乐向广大听者塑造了一个伟大鲜活的英雄形象,这源于他心中对于英雄的不灭的向往,源于他心中对于“自由、平等、博爱”的憧憬。
《第三交响曲》作为贝多芬阐释他的“英雄主义”的作品,更加具体的向人民群众展示了他对于“自由、平等、博爱”宏伟理想的执着追求,他借助音乐,向我们讲述了一位英雄的斗争故事,塑造了一位拥有着智慧、果敢与不屈的英雄形象,并且勇于向封建势力送去了“挑战书”。这首作品在当时鼓舞了太多民众内心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他希望塑造这个英雄形象,来唤起每一个听众内心中的那个“英雄”,让自己的革命斗争性情感深入人心,激励人们去追求美好的人类理想的那个世界。也许它触及了人类最深层的情感,在今天依然不断震撼着世界,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