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墓葬石刻艺术造型浅析

2019-12-17周科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泸县墓室巴蜀

◎周科

宋代巴蜀地区是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造就了巴蜀地区与中原地区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色。例如中原地区的墓葬多采用砖雕壁画艺术,而巴蜀地区的墓葬多采用在墓室的墓门、墓壁、墓顶等位置进行雕刻,巴蜀墓葬石刻艺术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雕工栩栩如生,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瑰宝。墓葬石刻艺术时巴蜀文化的映射,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本文深入剖析了宋代巴蜀地区墓葬石刻艺术造型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浅薄的鉴赏意见。

一、惟妙惟肖的动植物类石刻

巴蜀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了独特的动植物,例如世界闻名的大熊猫、孔雀、大象等,植被资源也异常丰富,例如竹子、红杉、高山松、云南松等,巴蜀地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是墓葬石刻艺术的创作来源。例如在四川省泸县挖掘的宋代墓葬中出土了一个圆雕武士坐像,武士头顶雕刻了一个威武的虎头帽盔,石匠在虎头帽盔的正中央雕刻了一个清晰的“王”字,展现了细致的雕刻工艺。在同地区部分墓室石壁上雕刻了飞鹤图,飞鹤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的是长寿、吉祥、羽化成仙之意,墓室中雕刻飞鹤寄托了墓主人对于来世的美好期盼、对于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石匠甚至把飞鹤翅膀振动的姿态雕刻了出来,让人仿佛亲眼看到仙鹤飞翔的画面。

巴蜀地区的墓葬习惯在墓门、墓道、壁龛假门的门额、格眼、过梁等位置雕刻花卉图案,目前已经挖掘的宋代墓葬中多喜雕刻牡丹、荷花、蔓草、荔枝和枇杷等,石匠不仅把花卉的花朵、枝叶、果实雕刻得栩栩如生,还赋予了花卉全新的象征意义。宋代花卉石刻艺术更加贴近百姓生活,例如独具巴蜀地区特色的植物荔枝和枇杷,体现了墓主人对于对于家乡的热爱,希望死后这些生活之物也可以陪伴左右。

二、造型丰富的人物类石刻

人物类石刻是墓葬石刻艺术创作的重要内容。宋代墓葬石刻中有很多造型丰富的人物类石刻,其中雕刻最为精美的是墓主人石刻造型,主要分布在墓室的后壁和侧壁,石刻主要以还原墓主人生前外貌、生平事迹,宋代巴蜀地区宋代墓葬中,墓主人都是居中位置,一般是墓主人独坐形象,也有墓主人夫妇并坐,两侧站立仆从,凸显墓主人生前优越的社会地位。第二类主要是仆从,主要是雕刻男仆和女仆,墓主人将生前侍奉自己的仆从雕刻在墓室墙壁上,以期在死后依然可以享受仆从环绕的享乐生活。例如四川泸县宋代墓葬中,雕刻了仆丛倚门而立探出身来的妇人启门造型,身着长袍站立在主人两侧的仆从造型。第三类是娱乐类人物,例如伎乐、舞女、戏剧表演等,例如在墓室内壁上雕刻的具有巴蜀特色手持椅凳的舞蹈图,拱桥上载歌载舞的宴乐场面,寄托了墓主人渴望死后依然可以歌舞升平的美好愿望。

三、代表信仰的神灵类石刻

中国注重图腾,对于神灵有着独特的理解,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四大神兽”的说法,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神灵更是具有非凡的意义。例如古代皇城通常是以“四大神兽”作为宫门名称,例如朱雀门、玄武门,至今故宫仍然沿袭着这一说法。龙凤自古以来就是皇权的象征,古代皇帝自称“真龙天子”,皇后称之为“凤临天下”,巴蜀地区的墓葬文化常常以龙凤来寄托吉祥的寓意,期望来生投胎在权贵之家,墓室中经常雕刻二龙戏珠、龙凤图等。例如在四川泸县宋墓中,发现了部分墓门上雕刻的青龙白虎,浮雕的方式雕刻的腾飞巨龙,硕大的龙头高傲得睥睨地上的人类,双目威严地注视着前方,尖锐的龙爪悬浮在空中,四肢在用力得蹬地,即将腾云驾雾而去,生动传神地刻画了龙的形象。

四、纹样丰富的装饰图案类石刻

巴蜀地区墓室石刻艺术还包含了丰富的装饰纹样,例如菱形纹、花盘、花瓶、太阳纹、缠枝纹、几何纹饰等,结合不同的造型搭配以不同的花纹。例如在泸县宋墓须弥座上,雕刻了逼真的莲花台,台上的莲花亭亭玉立,花骨朵和盛放的莲花花瓣脉络都雕刻了出来,可谓是匠心独运。

总之,巴蜀地区宋代墓葬石刻艺术造型多变且丰富,真实反映了巴蜀地区社会的变迁、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是巴蜀地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墓葬石刻艺术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结合巴蜀文化来欣赏民间石刻艺术,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猜你喜欢

泸县墓室巴蜀
敦煌第302窟佛座方格纹图饰的表里漫谈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搭起帐篷 确保师生安全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墓室探秘
泸县农商银行立足县域打造现代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