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参与赣南客家民歌传播的策略研究*

2019-12-17黄苗邓伟民

黄河之声 2019年23期
关键词:赣南民歌研究

黄苗 邓伟民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2.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7)

赣南客家民歌是汉族民歌的重要分支,是客家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千百年来客家人民的生产生活、风土人情、民族精神与审美情趣,充满了客家人民的智慧与深刻社会内涵。然而如同多数传统文化一样,当前赣南客家民歌保护传承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利用好拥有人力、知识与平台等独特优势的高校阵地,将对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实现对其的传承与发展。

一、当下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播方式

马莱茨克于1963年引入“场”这一现代物理学概念至传播学研究之中,现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他认为: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磁场”中进行的,而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显示其传播的性质和作用。依据马莱茨克这一观点,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播与既定的“场”即传播空间息息相关。依据传播“场”的不同,赣南客家民歌可分为“场内传播”与“场外传播”两大类。

(一)场内传播

樊祖荫指出:民歌产生于特定的民族与地域,运用特定的语言与音调歌唱,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色彩。赣南客家民歌正是这样一种产生于赣南客家地区、反映赣南客家人民生产生活的地域性民歌。这一特征决定它的基本传播方式为在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与场合内进行“场内传播”。赣南客家民歌可分为:山歌、灯歌、小调以及号子。客家人民在山野之间即兴成词而歌的民歌是为山歌,以兴国山歌最为典型;岁时节庆时客家人通过形式各异的灯彩活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灯歌即产生于这些灯彩活动之中,如《斑鸠调》、《送郎调》等;小调是产生于客家地区的娱乐性民歌,如鲤鱼歌、拉翻歌等;“无山不客、无客不山”,由于客家人多居住于山区,因而产生了伐木号子、木排号子、船工号子等劳动号子。这些民歌都扎根于客家人民的生活土壤之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原生环境中进行传播。

(二)场外传播

随着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赣南客家民歌也逐渐走出其“原生态”环境,走向舞台、走进学校、走入其他地域客家民众的视野。这种脱离原有既定演唱生态环境的传播方式即为“场外传播”,该方式主要包括教育传播、表演性传播与学术性传播。其中,教育传播指将赣南客家民歌纳入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之中。如,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赣南客家民歌》、《兴国山歌》等课程;龙南中学等将赣南客家民歌引入课堂教学;兴国县实验小学编写校本教材、邀请歌王进校园、举办校园山歌赛、组建山歌队……表演性传播指通过舞台表演形式进行客家民歌的传播。如《中国民歌大会》、《民歌中国》、《歌从黄河来》等节目中的赣南客家民歌表演,以及各类客家山歌邀请赛、山歌节等。学术性传播指通过研究机构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江西客家音乐研究中心、赣南客家师范大学的客家音乐舞蹈研究所、赣南客家山歌传承发展研究会等以及各级各类研讨会、论文论著发表等学术方式传播赣南客家民歌。如,黄玉英出版的专著《江西客家民歌研究》、《江西客家音乐文化》以及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论文对赣南客家民歌在学术圈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地方高校参与赣南客家民歌传播的价值与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校应承担“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因此,地方高校有责任与义务参与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播。同时由于地方高校拥有人力、平台等方面的资源,在教育传播、表演性传播以及学术性传播等“场外传播”中具有显著优势,是赣南客家民歌传播的重要阵地。地方高校参与赣南客家民歌传播有利于提升赣南客家民歌的影响力,有利于其传承与发展,同时,对地方高校自身形成办学特色也起着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升赣南客家民歌的影响力,增强地方文化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地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基石,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增强地方文化自信,需要民众对该文化具有认同感,而扩大地域文化影响力则有助于增进这种文化认同感。当前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播方式主要为口口相传的自然传播与借助于各种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技术传播。在这两大类传播模式中,自然传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民歌本身的特质,传播迅速、直接,传播效果显著。但由于口头传播的受众面较窄,无法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而技术传播能够突破空间的限制将赣南客家民歌向更广泛的民众进行传播,使得赣南客家民歌能够走出江西、走向世界。地方高校拥有地缘优势,能够获取赣南客家民歌的一手资料,整合自然传播与技术传播的优势,将原生态的民歌通过教学、表演、研究等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提升赣南客家民歌的影响力,帮助民众增强文化自信。

(二)有利于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核心要素在于“人才”,地方高校能为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首先,地方高校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既有资深从事地方音乐文化研究的科研人员,也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与舞台经验的一线教师。高校科研人员承担的相关课题研究,能在赣南客家民歌的挖掘、整理、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文化职能部门出台相关工作计划奠定理论基础;高校教师通过日常教学、舞台表演、音乐创作等形式落地践行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其次,在地方高校进行赣南客家民歌传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这一地方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他们主动参与传承发展赣南客家民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为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后备力量。此外,地方高校拥有科研平台、研究中心、学术交流等优势,能为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技术保障。

(三)有利于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

当前国内高校数量众多,彼此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目标趋同、缺乏办学特色的地方高校在这之中欲寻求一席之地,必须将提升核心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系统性”、“动态性”与“延展性”等特质,其中“独特性”指高校所特有,不易被模仿、复制与替代的竞争力,是高校打造特色的有效途径与必然选择。地方高校根植地方、依靠地方、服务地方。优秀的地方文化即是地方高校所特有的宝贵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能够培育出办学独特性,形成办学特色,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立足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资源优势、紧扣地区文化需求,将“江西客家音乐研究中心”特色学科与地方文化紧密相连、互为依托、相得益彰,在合作研究、文化引领与创新发展中形成特色和优势,打造出了学科专业特色。

三、地方高校参与赣南客家民歌传播的挑战与建议

尽管地方高校参与赣南客家民歌传播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教育传播媒介单一、学术性传播辐射力不强、表演性传播与观众审美需求不一致等问题,从而使得这一传播行为难以取得更好的传播效力。因此,丰富教育传播的媒介与途径、拓展学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创新表演性传播的内容与形式成为地方高校突破现有困境的重要策略。

(一)丰富教育传播的媒介与途径

当前地方高校对赣南客家民歌进行教育传播时,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多使用乐谱文本、视频音频等媒介向受传者传达信息。然而当代大学生对赣南客家人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缺乏了解,对产生于这其中的赣南客家民歌难以引起共鸣、产生兴趣,因而传播效果欠佳。如何让学生在“非母语环境下”建立“母语感受”,从而主动参与到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播之中?首先,需要在高校课堂上丰富传播媒介、“再造场域”。高校现使用的传播媒介能够实现民歌的表层传播—口耳相传,较难做到民歌的深层传播—文化传播。具有“仿真性、模拟性、再现性、交互性”优势的VR技术能模拟与再现民歌的发生场域,能让学生如同置身于民歌产生的环境之中,实现与民歌发生场域的连接、交互,这种交互与融入最终能够转化成学生接受传播信息的有效动力,实现民歌的深层传播。其次,需要从课堂走向乡村田野、走进田间地头。民歌生成于民间,只有“走进民间”才能“走近民歌”。赣南客家民歌产生于客家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从先秦的伐木歌到唐宋时期的田歌,再到明清时期的茶歌,赣南客家民歌始终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同时,赣南客家民歌深深地扎根于其独特的民俗文化环境之中,客家传统岁时节庆、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等众多民俗仪式活动是其滋生的土壤,是客家民歌传承的重要文化生态环境。让高校学生走入赣南客家人民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生产劳动方式,置身于赣南客家民歌产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赣南客家民歌的魅力,才能让学生对该文化产生强烈认同感,才能主动接受传播讯息,并自觉参与讯息的传播。

(二)拓展学术性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目前国内对于赣南客家民歌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音乐学研究。在这类研究中,研究者着力于对赣南客家民歌的旋律音调、调式调性、节奏节拍以及曲体结构等方面的音乐形态研究。②文艺学研究。赣南客家民歌文辞精彩,学者多从歌词文本、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其进行文艺学研究。或从历史判断、现实状况、自然地域和人文特征等方面分析客家山歌的文化语境;或对对赣南客家民歌衬词的功能进行研究;或从语言学角度研究赣南客家山歌与方言关系等。③传承与传播研究。优秀民间文化需要传承与传播,因此一些学者着眼于多角度对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承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究,笔者的系列拙作则是侧重于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播研究。此外,还有学者从民俗学、比较研究等角度对赣南客家民歌进行了研究。

现有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仍存在延续性与系统性不强等问题。多数学者的研究集中在某个时期、某个方面,加上自身研究领域较多,这种分散研究难以实现对赣南客家民歌进一步的聚焦与深入研究。且现有成果的研究角度多为音乐本体、文本本体,较少有学者从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音乐美学等角度对赣南客家民歌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研究。地方高校具有学术平台、研究人员等有利科研条件,应该集中优势研究力量,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增强研究的持续性与系统性,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逐渐形成研究特色和研究优势,提升学术性传播的效力与影响力。

(三)创新表演性传播的内容与形式

表演性传播让赣南客家民歌从原生地走向舞台,从“娱己”转向“娱人”,形成“观-演”模式。地方高校可突破传统表演性传播平台,对内,地方高校可在校内依靠形式多样的文化节、艺术节或重大活动等平台通过现场表演传播赣南客家民歌;对外,地方高校可发挥其在地区内文化引领的作用,通过进社区、进工厂等活动,将赣南客家民歌向更广泛的人群传播。同时,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表演性传播应不再局限于现场观演或借助电视媒体观演的单向传播形式。借助于网络、直播平台,表演性传播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并能实现演员与观众的实时互动,从而吸引受众主动接受信息的传播。当然,要吸引更多的受众光靠外在形式的创新是不够的,还需要将赣南客家民歌的精神内涵、美学意味与当下受众的审美需求相结合,对内容进行一定创新。如:对传统民歌进行加工、再创造与现代化编配,将传统民歌元素融入新创作的歌曲或者剧目之中等。地方高校拥有专业表演人才,也拥有专业作曲、编配与编剧人才,能够实现表演性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从而能够在传统与现代、内部与外部、传者与受者之间形成有效链接,进而实现赣南客家民歌的有效传播。

赣南客家民歌是江西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地方高校积极参与赣南客家民歌的传播不仅是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的必要途径,也是形成地方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面对新时期新挑战,地方高校应立足文化本身,强调内涵式发展,创新传播理念,推进赣南客家民歌的国内乃至国际传播。

猜你喜欢

赣南民歌研究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