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常规体检肿瘤标志物检查
2019-12-17陈卫红
陈卫红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武汉 430015
1 检测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常规体检检查不仅有利于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有利于对人群肿瘤干预、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有效治愈率。随着医疗技术飞跃发展,临床对肿瘤的免疫学检测技术日益精准,其肿瘤标志物对人群肿瘤筛查、临床肿瘤患者检测、诊断、预后、观察治疗效果和病情进展具有重要研判价值。为临床肿瘤患者的精准化治疗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2 肿瘤标志物的来源和生物学作用
肿瘤标志物也称肿瘤标记物,其重要是指来自癌细胞脱落或是分泌的物质,或是宿主对体内新生物产生生物反应的血液组织或物质。这些物质仅存在胚胎中,正常人其他身体组织是不存在这种物质的,肿瘤患者则体内会大量存在。临床上普标采用体内存在的肿瘤标志物测定肿瘤存在、病程情况、复发或扩散、预后判断情况。在生物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从分子水平可发现基因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这些生物学功能异常表达全部与肿瘤发生、进展存在紧密联系,因此在诊断肿瘤时,主要对癌基因、抑癌基或是其他产物水平进行测定。这些物质主要存在细胞膜或是细胞内,因此把产生这些物质的激素受体、生长因子受体、白血病表型、分子基因称作细胞肿瘤标志物。目前医学界对肿瘤发生的原因尚没有明确定论,所以肿瘤标志物还需要以后继续研究完善。
3 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判读标准
3.1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主要是胚胎形成时期,合成胚胎的卵黄素、肝和小肠、脐带血的功能蛋白,正常水平脐带血含量为1000-5000ug/L,妊娠结束后会恢复正常水平<40ug/L,且不会发生改变。甲胎蛋白体内含量检测主要用于诊断的疾病为,①急慢性肝炎,在相关研究中发现,肝炎确诊患者16.7%AFP20-90ug/L,8.7%90-400ug/L,2.8%400-1000ug/L。②生产前对宫内胎儿生命体征变化和身体发育的诊断。③原发性肝癌诊断,据相关研究发现,70%以上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在400ug/L以上,而且有逐步升高表现。发生肝癌后甲原蛋白处于正常水平或是低于400ug/L的很少。
3.2 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是胚胎期小肠、肝脏、胰腺分泌物合成的一种酸性糖蛋白,正常人身体血清水平表现很低<5ug/L,但是吸烟者身体水平会高一些在15-20ug/L,6.5%正常人出现癌胚抗原高表达20-40ug/L。癌胚抗原是1965年发现的,一直被当做结肠癌标志物应用于临床诊断上,但是在后来临床治疗上发现胰腺癌80%患者出现癌胚抗原高表达,胃癌60%患者会出现癌胚抗原高表达,75%肺癌患者会出现癌胚抗原高表达,乳腺癌患者癌胚抗原高表达在60%。因此癌胚抗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诊断中。
3.3 HCG
HCG是胎盘滋养细胞分泌的一种胎盘糖蛋白激素,分子量是45000,在妇女妊娠期的血尿中含量会升高,正常人含量较少为0-5U/L。血液中高于正常值常作为女性早孕、宫外孕及妇科肿瘤的特殊免疫实验判断标准。在临床上60%以上非精原细胞瘤患者体内HCG会升高,因此常用于非精原细胞瘤治疗及复发监测中。在妇科恶性肿瘤诊断方面比较常见。
3.4 CA19-9
CA19-9是唾液酸化的乳-N-岩藻戌糖Ⅱ,主要成分是类黏蛋白,和Lewis存在一定联系。血清中正常值低于37U/ml,多种肿瘤发生后,这种物质都会升高,例如:结肠癌、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
3.5 CA125
CA125最初只用于卵巢癌诊断,经过临床深入研究后发现可应用于多种癌症诊断中。人体正常值低于35U/ml。卵巢癌患者82.2%CA125水平都会升高,胰腺癌58%都会升高,肺癌32%,其他妇科肿瘤患者均会存在不同程度升高。但是在诊断卵巢癌方面作用比较明显。
3.6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目前临床上诊断男性前列腺癌,主要采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检测方式,因其敏感性较高可以准确监测发病、治疗、复发情况。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是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大分子蛋白,器官组织特异性极高。正常人身体水平较低<4ug/L,但是这个在年龄逐渐升高的同时,体内含量也会逐渐升高。不同年龄段含量为:<50岁患者含量低于4.0ug/L,55-60岁含量为4.0ug/L,60-69岁含量一般为6.8ug/L,大于70岁患者体内含量高达7.7ug/L,体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升高说明存在较高的前列腺癌风险。4ug/L为病情判断分界线,前列腺癌早期确诊患者63%-70%都属于阳性,总体上阳性率可达69-92.5%,在一些医学研究报告中发现,前列腺特异型抗原在4.0-10.0ug/L之间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为25%,但是超过10.0ug/L等人,被诊断后均为前列腺癌晚期,失去了治疗先机。在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抗原以多种形式存在,但常见的形式是与蛋白酶抑制物形成复合物形式。
4 结语
肿瘤是现代医学治疗难题,早期诊断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先机。目前医学研究主要将肿瘤早期预防、诊断作为治疗肿瘤的研究方向,通过检测人体内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反应,判断病情的发生、发展,准确的对肿瘤做出预测和干预性治疗提供参考价值,通过多项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其它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对肿瘤患者诊治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