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歌剧《红珊瑚》选段《海风阵阵愁煞人》的演唱分析

2019-12-17

黄河之声 2019年10期
关键词:音域海风渔民

吕 傲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一、歌剧《红珊瑚》概述

(一)创作背景及主创人员

歌剧《红珊瑚》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那个时期正处于我国民族歌剧的蓬勃发展时期,出现大量的民族歌剧,《红珊瑚》作为其中戏曲化歌剧的经典之作出现在历史的舞台。该歌剧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文工团在北京首演,单文、钟艺兵、赵忠、林荫梧为编剧,王锡仁、胡士平作曲。

(二)剧情介绍

歌剧《红珊瑚》讲述的是人民海军和广大渔民与国民党以及渔霸的神勇战斗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在1950年秋,人民解放军王参谋受令到牛头岙与珊瑚岛进行勘察,他带领手下战士阿青在返还途中遭遇敌人,且被困于贫瘠的鼓浪岗。此时,女主人公珊妹为救父,她本与阿青是对恋人,却被渔霸七奶奶卖身给窦司令。但珊妹中途跳海逃跑,与王参谋二人相遇于鼓浪岗,之后他们趁敌人慌乱之时,鼓舞渔民们翻身起义,最终占领万利渔行。他们乘胜追击最终取得胜利,将珊瑚岛解放。

二、《海风阵阵愁煞人》的音乐特点与演唱分析

(一)《海风阵阵愁煞人》的音乐特点

《红珊瑚》的音乐是在西洋音乐创作基础上结合民族民间音乐以及河南地方戏曲苦心创作完成。这与同时期的民族歌剧不同,它是在地方戏曲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是以戏曲为基础的代表性创作。《海风阵阵愁煞人》是女主人公珊妹出场的第一个唱段,也是此歌剧的经典唱段。音乐跌宕起伏,与女主人公珊妹的内心变化相辅相成。该唱段用音乐表达出珊妹的人物形象与人物情感多次的变化。

《海风阵阵愁煞人》从音乐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一个引子加上三个部分构成。第一句“海风阵阵愁煞人”作为引子出现,这一句运用了戏曲中的散板,是珊妹对于自己的境遇的一种呐喊,开篇点题;第一部分是从“风声紧紧浪滚滚”到“渔家苦难几时尽”,这一段落是平铺直叙,是珊妹在叙述发生何事以及自己的焦虑伤感之情;从“听说是大陆上乌云散”到“但愿救星早降临”为第二部分。这一段表现出珊妹期盼解放军解放渔民,解救自己的急迫心情;最后一部分则是从“擦净脸上泪”到结尾“珊妹赊药登豪门”表现出珊妹无奈回到现实生活,仍需登豪门救父亲。

(二)《海风阵阵愁煞人》的演唱分析

《海风阵阵愁煞人》这首作品,不仅要灵活把握科学的演唱方法与歌剧人物形象,更是要结合戏曲唱腔的特点。接下来我将分乐段对这首作品的演唱进行一些分析。

整首作品的第一句“海风阵阵愁煞人哪”,运用了散板的节拍,是珊妹对自己悲惨境遇的呐喊,音区也比较高。音域跨度也较高,第一个“海”字音域较低但为了使这个字突出,我们可以在真声的基础上结合气息实实地将这个字咬出来,“风”字的音较高可以直接着重唱出,“阵阵”二字一顿一唱,表现出珊妹心里的苦楚。音量可稍微控制。之后出现一个空拍延长,我们在这时可停顿几秒,为后来的“愁煞人”三字做准备。“愁煞人”这三字是这一句引子的高潮部分,要将珊妹心中愤恨都充分表现出来,除了在情绪上的激动还有在声音上的处理。“煞”字之后又出现空拍延长的情况,在此时再做一个情绪上的停顿,为后来的“人哪”二字做准备。“人哪”二字的音域较高,尤其是“哪”字为托腔,极具戏曲风格。注意此字的归韵为a音,因为我曾听过不少音频,其中有些归韵到ai音上,在演唱时应十分注意咬字归韵问题。归韵问题是民族声乐演唱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这句后面应该运用甩腔,在波音完成后将音甩出去之后再甩回来,这也是这句的难点。歌者在演唱这首作品时,对情感、声音、甩腔、气息方面应做最细致的处理。完成该句的点睛之用。

第一部分中的“风浪它不怜打渔的人”运用的比拟的手法,描写出珊妹内心的波澜,伤心难过之感。演唱时可在“风浪”与“打”字后面做“声断气不断”的演唱处理。更能表现出可怜的珊妹的人物形象。之后的“阿青哥被逼逃大陆”到“渔债逼死人”是珊妹在叙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这些事情的发生使珊妹变成一个可怜的人。这段的音区较低,我们可以多加一些真声,作为第一人称叙述事情原委。此处声音连贯且带入沉重之感即可。之后的“渔家苦难几时尽?”是这一段的高潮,是珊妹对自己悲惨命运的疑问,此时速度由原速转变为稍慢,也是体现出珊妹的无奈,也是珊妹对不公命运的哀叹。其中“苦”字音域较高,并在高音上延长,我们要唱好这个字,前面几字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气息支撑住。“苦”字要达到高而强的效果。

第二部分“听说是大陆上的乌云散”之前两小节间奏部分节奏就转为稍快,可以从节奏上看出珊妹在情绪上的转变,表达出珊妹盼望解放军来解救她及渔民们的急迫心情。“杀渔霸”这三个字是这句里面的重点,要唱出愤恨之情。“此话想必都是真”这句表现出珊妹内心独白,“要是有人解救她该多好。”此时可加入哭腔。接下来的一句“泪眼望穿千重浪,但愿救星早降临”是全曲的最重要的一句,也是珊妹情绪爆发的一句。表现她坚定地相信解放军能带领自己及渔民取得胜利。

最后一部分从“擦净脸上泪”到“珊妹赊药登豪门”。这一段是珊妹从刚才的想象一下拉回到现实的段落,与之前想象解放军解放渔民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最后一句是珊妹无奈悲惨的情绪的表现,这一段有两个版本,但笔者认为原版低八度演唱更能表现出珊妹的无奈,忍辱负重的情感,最后一句加入哭腔,并且做到慢唱,一字一字的演唱,这更能表现人物形象与情感,把感情基调直接带到最低谷收尾。给人以悲伤无奈的感觉。

三、结语

歌剧《红珊瑚》中选段《海风阵阵愁煞人》的演唱难度较大,因为其中情感起伏较大,音域宽,最高音与最低音相差两个八度。演唱时应注意气息的控制、音色的转变、音量的强弱对比等方面。结合《红珊瑚》珊妹的人物形象,与声音共同塑造。作为民族声乐的传承者,经典民族歌剧唱段的演绎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传唱经典才能更好地发展民族声乐。

猜你喜欢

音域海风渔民
趁着海风放纸鸢
海风吹来的电能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午晤念
午晤念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刀韵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