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川“平地瑶”音乐采风调查报告
——以青山脚村、老屋栎村为例

2019-12-17田雨婷

黄河之声 2019年10期
关键词:富川平地织锦

田雨婷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

富川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东面是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它被誉为“小桂林”。富川县境内居住有很多民族。2012年末,富川县有32万人,其中瑶族全县的47%。富川已成为以瑶族为主的区域,有利于对“瑶族”音乐的调查。

在富川县内,瑶族基本可以划分为平地瑶和过山瑶。平地瑶地域分为上七/八/九都,下七/八/九都(据老屋栎村民们说,这是明朝的时候为了方便管理,以这种名称进行的地域划分,五/六都现在在湖南境内)。我去到的青山脚村、老屋栎村属:平地瑶、下七/八都。

一、富川县瑶族形成,及其音乐爱好

富川县县志中记载,富川的瑶族是先后从湖南、广东等地搬迁到此。解放前,瑶族人民在压迫与歧视下没有权利可言。所以,唱歌跳舞是瑶族人民普遍的爱好。有诉说不幸遭遇的;有歌颂反抗压迫起义斗争的;有的唱词舞蹈用以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还有的音乐则用于祭祀活动;有表达各类情感的。瑶族人民喜欢在歌唱跳舞中抒发自己时刻的想法。漫漫时光,瑶族祖先的音乐在这样一个“有山就有瑶,有瑶就有歌”的民族得以流传。

二、平地瑶音乐与当地自然环境因素的关系

(一)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我在入村途中恰好碰到一位老者,下面是我们的一段对话:

——我:爷爷,您好。请问这儿是平地瑶区吗?这儿住的是平地瑶人民吧?

——老者:是的,小妹,你看咱们这儿的山都不高的。你要是再往前面走,到高山那边,就住的是过山瑶的人啦。

通过这段对话我明白到:平地瑶区大多是丘陵,过山瑶区多为高山。在采风之前,我听了一些平地瑶的音乐,平地瑶音乐给人的感觉就是音乐平静暗淡,腔音低沉,音乐不具有飘荡性。而过山瑶音乐则是清翠明亮,悠扬。这就是地形地势对音乐的影响。

(二)与经济和教育状况的关系

当地的居民大多以小农业生产为主业,还要抵抗经济剥削。有很多以劳动生活为题材的歌,激励自己劳作。又如上文所说的瑶族形成来看,祖辈的瑶族人民受到的教育不足,所以平地瑶音乐的歌词需要通俗易懂,有利于大家学习与传唱。所以教育和经济对音乐的影响是不容小视的。

在平地瑶家庭中,几乎离不开油茶。在打油茶时所唱的油茶歌中写到“先放生葱后浇茶,瑶家主人欢迎你”,歌词正如上文所说均通俗易懂。

三、组成平地瑶音乐的各方面的具体了解

“平地瑶音乐”是集歌唱,器乐演奏,舞蹈于一身的音乐先唱歌,唱过两句过后加器乐及舞蹈。

(一)歌唱方面(主要方面)

1.歌曲的演唱

(1)演唱形式:多为齐唱,轮唱两种形式(一般演唱“讲歌”时都为齐唱);在唱歌的时候必须要有歌师在场。

大家都很喜欢聚在一起唱歌,大家因为爱好或是闲适时间自发性的组织在一起,这样的群众组织一般没有名字。由于很多演唱者是没有自己写歌词的能力的,再加上文化水平的不足,认不出歌词,所以需要有歌师为大家写出歌词,并且在演唱前为大家念出歌词,大家才能照着固定音乐格式,把词代进音乐去演唱。

(2)地域性的歌唱:以七都讲歌和八都讲歌为例。

七都讲歌与八都讲歌可以运用同样的歌词进行演唱,但是二者又有很大的不相同。二者在演唱时,“七都讲歌”的旋律走向更强一些,而八都讲歌演唱更偏向于念白,稍带旋律。

(3)演唱者音色的要求与歌唱年龄段:

对于音色没有什么要求,演唱者会根据不同的歌曲感情,尽其能力的改变自己声音的粗细。如在歌唱情歌时,音色会略显娇羞;在演唱少年歌时,会相对活泼轻巧。但是,唱出来整体的旋律音高依旧因上文所说的地形地势,音乐平静暗淡,腔音低沉,声音不具有飘荡性。

对于歌唱年龄,以下是我对盘奶奶进行的一个采访:

——我:盘奶奶您好,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会唱歌的呀?

——盘:小时候就听屋里的老人唱,听多了自己就会搞①了。

——我:那老乡们,从小到大都会在一起唱歌吗?

——盘:小时候爱热闹在一起唱歌玩,长大要做的事情多了,想唱都没得时间搞了。到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不好,做不了事,就又和大家一起唱歌了。

——我:您们看起来都很精神呢。和您一起的老乡都有多大了呀?

——盘:都是60多岁了,就两个50多一点的。

通过这次对话让我想到,随着时代文化的发展,年轻人为着时代而奋斗,对于自己的爱好或是自己家乡的珍贵文化接触的少之又少,对于传统文化的坚持都是家里的老人。音乐没有年龄限制,只是在于你什么时候发现它。我们一定要爱护好,挽留好中国那些弥足珍贵的文化。

2.歌曲的歌词

(1)章节类歌词:歌本上的歌词以章进行划分,每章内的歌词均短小,每章歌诗的内容均称述不同类别的事件。如歌诗:《行娘歌》写的是女子从出生至出嫁时段,为一个章节;《少年歌》写的是年轻小伙对好姑娘的情感,为一章节;《愁娘歌》这一章节,写的是已婚女性;《祖宗歌》章,属于赞颂祈祷类。

(2)把曲牌纳入歌词内容:上八都常使用“啦思祥”②做曲牌,而我所调查的下八都常以“啦吉祥”③作为曲牌。“啦吉祥”这个曲牌还是歌曲的影子部分,整首歌的旋律走向,会随着“啦吉祥”所起的旋律走,所以,它可以定调。在每句歌词的开头演唱。

(3)歌词的延展(歌师):

每个歌师都有自己的歌本,每本歌本上记载着不同的歌词,歌本上记载的这些歌词只是简短的歌诗。那么歌曲的演唱所需要的歌词不同,这时便需要歌师对这简短的歌诗进行延展和创作。扩展后的歌词再用于演唱。

“师贤歌”和“发烛歌”原本是“祖宗歌”的其中两种体裁。两种体裁有着不同的歌词,歌师可以在唱歌前将这两种体裁的歌词打乱混合后,再记录在一起,外人一般很难看懂,这样记词是为了防止了它的外流

3.歌唱的传承

(1)传承方式一:瑶歌是以民间艺人为载体进行传承的。

我采访到了歌师徐维生,他当时正在为艺人的歌曲演唱做准备。通过他我了解到。歌师需将歌谱上的歌诗进行一定的扩充和整理得到一首瑶歌的歌词。歌诗是表演的源头,在歌师的笔下流传,再经民间艺人的表演,以口头相传的形式,瑶歌可以被大家所传唱,因而瑶歌就会被传承下去。

(2)传承方式二:抛开纸质手写的歌词,采用织锦的方式,也可以让瑶歌得到一定的传承。

编织是瑶族妇女的主要手艺之一。因而她们常常会在织锦上,编织上瑶歌的歌词,如织上表达爱意的《少年歌》《绣球歌》,然后将织锦送给心上人。对于长辈,子女也是如此传情。因而织锦上的歌词也以这种形式得到了传承。

织锦也分为两种:汉字织锦和女书织锦。

1)汉字织锦是大家能够看的懂的文字,将歌词编织在上,大家都能够学习到歌词文化。织锦在子孙中一代传一代,是会得到好的传承的。

2)女书织锦的文字是一种象形文,是历史上唯一的女性文字,旁人是看不懂的,所以相较于汉字织锦来说,传承会较难一些。

(二)乐器方面

1.平地瑶音乐主要演奏乐器

(1)长鼓(鼓身是木头做的,挖空两边,用羊皮铺上。大鼓长1米以上,鼓面直径0.2米。小鼓约长0.8米,鼓面直径0.1米);(2)大锣和小锣);(3)碰弦琴(与民族乐器二胡极似);(4)芦笙(平地瑶音乐中最主要的乐器,详见第2点)

2.芦笙

所有瑶族支系里独有的民族乐器,瑶族共有300多个支系,现在只有平地瑶还传有芦笙,别的地方已经失传。

(1)芦笙演奏:在吹芦笙的时候,笙管是要竖着放的,用两只手撑着笙的下面,拇、食、中三指分别按在芦笙左右两排的笙管的音孔,用嘴包去含住吹口,吹或吸就可以发音了。可吹出单声部与二声部。按照民间艺人徐维生吹奏的笙曲记谱发现,全曲遵循民族五声调式原则。

(2)芦笙制作:调查发现,制作芦笙会总是用到刀等锋利的工具,容易伤到手。且技术难以掌握,需要丰富的经验,所以传承有一定的困难。加上是纯手工制作,能批量生产甚至是做出来的人也少之又少,这也是造成芦笙传人不断减少的原因。

制作芦笙最关键的地方:铜片,但由于铜片过于脆弱,所以在制作铜片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动作要轻。

(三)舞蹈方面

1.代表性舞蹈——瑶族长鼓舞

在2008年,瑶族长鼓舞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舞历史悠久,在传统的祭盘王仪典中,以及驱鬼、占卜等巫术活动中也往往跳这个舞。

现在瑶族长鼓舞已经渐渐的登上舞台进行表演,在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瑶族艺术交流协会就将瑶族长鼓舞的带上了舞台表演。据舞师徐维生为笔者展示正规的长鼓舞姿势可知,跳长鼓舞时普遍为弯腿弯腰,是长鼓舞的独特姿势。

2.边吹芦笙边舞蹈:我观赏到了民间艺人在跳芦笙舞,发现往往在跳芦笙舞时,舞步会随着芦笙吹出的节奏进行。

MRI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1],但MRI检查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2],其中重要风险之一是患者体内有铁磁性内植物。体内有铁磁性内植物不但使图像出现伪影、图像质量下降,影响了病变的诊断,而且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损伤。此外,另一重要风险因素是患者体内有植入性心脏节律设备[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性心律转复除颤器(LCD)、植入性心血管监测仪(ICM)和植入性循环记录仪(ILR)]以及人工电子耳蜗、胰岛素泵等,当患者体内有这些植入性或携带这些设备进入MRI检查室,有可能造成设备功能丧失和损坏。

(四)其它方面

1.时间、场合

就此问题,我给廖奶奶和唐阿姨做了访谈。

——我:你们好,请问你们都是什么时候才会在这里聚会啊?

——廖:只要有人叫了,然后我们没有事做就会过来。

——我:那大家除了在这个地方唱歌跳舞,其它的地方呢?

——唐:基本上都在这里啊,离家里又近,很方便。

——我:那您会带着家里人一起来学习吗?

——唐:都是些家里年轻人,都不爱好这个了,也没时间。

2.分工情况

根据平地瑶音乐演员分工表可知。年纪最大的部分人普遍在唱瑶族山歌的一类;年龄较小的人跳长鼓舞;懂得音乐会吹芦笙的人,才能吹芦笙(但在只需吹响,一拍一声的情况下,芦笙的人会安排的多一些)。其余人负责大锣小锣。长鼓舞的演员一定是多于吹芦笙的演员的。

3.音乐形态

唱词:事赞系;(有十二的正姓,十二天尊);基本句式:七字句;基本段式:上下句一段体;唱腔:讲唱加拖腔。

四、结语

经这次采风调查发现这些民间艺人的年纪普遍偏大,但他们对于平地瑶音乐的热爱依旧高涨,把休闲时间都用在聚会表演上。他们始终有着遗憾,陪伴他们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他们意识到,如果没有年轻人的传承,瑶族的音乐不知该如何源远流长。我去陪他唱跳,说笑,为他们的音乐活动注入了活力,他们也更加感觉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平地瑶音乐的魅力。

注释:

① 当地方言,这里是“会唱歌”的意思。

② “啦思祥”:平地瑶上八都音乐常用曲牌。

③ “啦吉祥”:平地瑶下八都音乐常用曲牌,谐音-la zei 祥。

猜你喜欢

富川平地织锦
瑶族织锦
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
高楼万丈平地起
传承
杨万里撰并行楷书《故富川居士罗子高行状》
“慢”城富川,脐橙与丰年
富川诗社年会得句
边走边看
遇到一条蛇
患癌老妻生前“未雨绸缪” 退休老汉被扫地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