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教学下的学前教育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探讨
2019-12-17曹斐菲
曹斐菲
(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北 武汉 436032)
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二者都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看谱即唱、听觉训练、歌曲演奏等内容,对于完善学生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以及提高学生音乐教育能力具有直接且深远的影响[1]。而交互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支架式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强调为学生提供自由开放的学习平台,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能够达成良好有机的互动交流,将其引入到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课堂中不仅可以减少师生之间的隔阂,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新途径和新思路,不断提高学生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与基本素养[2]。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以往在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课堂中,教师一般都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强调直接给学生灌输节奏、旋律等乐理知识,使学生能够形成对音乐知识的系统记忆,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在课堂中的被动学习状态,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在交互式教学下,聆听、互动、视唱以及想象等各类音乐元素互相融合、互相交叉,其更加强调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感悟理解与感悟掌握[3]。因此教师首先就应当改变落后的教学挂念,在课堂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情境,将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的系统性音乐知识有机融入到多样化的课堂场景中,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体验的潜移默化过程中完成音乐学习,从而不断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互,使学生能够真正“用心学习”。比如教学《茉莉花》这首经典民歌时,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专业乐团的演奏视频,创设出与歌曲对应的直观生动情境,指导学生边听歌曲边想象歌曲意象,使学生能够形成对歌曲的基本审美感觉;而后教师再针对歌曲中的节拍、调式、风格、结构等内容进行提问,创设出启发式的悬念情境,指导学生结合歌曲充分表达自身的发散性理解;通过这样层次性的情境创设就可以不断增强对学生的学习熏陶和情绪感染,使学生能够在情境指引下逐步进行深化学习。
二、不断融合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
视唱练耳是声乐教学的基础,声乐教学则是视唱练耳的延伸,二者之间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然而从教学实际来看,与音乐学院学生不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般入学前都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音乐训练,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相对更浅薄,在学习中也更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因此在交互式教学下教师就要不断融合视唱练耳与声乐教学,深刻准确把握二者的结合点与平衡点,适当降低技巧难度等音乐的专业性要求,增加儿童发声方法、趣味儿歌等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内容,从而不断增强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的内容交互,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比如教学音程构唱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教给学生科学合理的歌曲发声方法,使学生能够保持饱满的声音气息和圆润通畅的声音质量;教学歌曲旋律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对歌词进行语句划分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使学生能够逐步适应旋律的节奏特点,促进学生在真正演唱时能够做到换气自然和连贯流畅;教学带词视唱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分析曲谱的音域、音色以及声区等元素,帮助学生形成对歌曲的良好内心听觉,进而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直接唱出歌词。
三、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同时也是与交互式教学一脉相承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强调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并指导学生在分工合作中进行集体化学习。因此在交互式教学下教师就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改变以往“教师传递,学生接收”的固定模式,而是使学生能够真正位于课堂中心,不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并弥补自身不足,从而不断深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互,使学生的常态化学习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并使班级全体学生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比如教学《满江红》这首风格雄壮的爱国主义歌曲时,教师可以将音域较宽的学生、乐器掌握较好的学生以及和声能力较强的学生共同分为一个小组,指导不同特点的学生以自身优势为基础进行合作探究,以此对复杂的音乐知识进行分解,使学生能够在互帮互助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学习效率;同时每周班会课上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声乐比赛、视唱练耳音乐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既合作又竞争,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音乐教育体系,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充分检验。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交互式教学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可以从师生情感交互、教学内容交互以及学生学习交互等方面入手来不断打造新型的交互式课堂,从而减少学生的音乐学习阻碍,使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