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教学研究

2019-12-17◇郭

大观 2019年12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专业设计

◇郭 佳

“互联网+”是当前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其主要作用和目的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将其他专业进行融合,使得其他专业能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助力,让“互联网+”为各行各业实现改革和创新提供相关专业平台的整合,使信息能够有效运作。在“互联网+”强大的影响力之下,各学科各教育体系均发生了重大的变革,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势必会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重大的课程变革。在艺术类设计专业体系当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专业方向。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的1000多所高校均设置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累计培养学生10万人以上,其中各大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当中,为学生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定位,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的出现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面临着设计改革管理方面的一些挑战。因此对于广大高校而言,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适当地调整相关教学方针,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目的,实现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用于现代化发展的新型设计类人才,为当前社会发展助力。

一、“互联网+”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将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相结合是一种新型市场形态。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言,应用“互联网+”能够使各项资源有效地整合,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语言,使视觉传达的效果有更新的表达方式,因此“互联网+”时代给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就目前而言,市场当中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网络产品的出现刷新了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服务主体的宽度,比如京东、淘宝等一些电商企业的出现,使得传统的视觉实体店铺营销策略发生了改变,包装方式实现了创新,这势必会给实体的视觉传达设计带来新的挑战。另外,视觉传播设计的途径也由传统的纸质媒体、电视媒体向新媒体和自媒体方向转变。目前市场当中出现的数字电视、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多种形态使设计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因此,“互联网+”时代背景使得物联网产业迅速发展,产品包装设计也因此被推向新的高度。同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将融入艺术美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使得生活当中的设计既具实用性又具欣赏性。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设计者随处可得灵感,随处能够迸发激情,结合其他人的灵感创作出更新、更好的设计作品,使“互联网+”将声音、影像文字等相关信息结合在一起,实现风格多样化,传播途径多样化。

“互联网+”本身是一把双刃剑,不仅给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要想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要创新思维方式,在“互联网+”新型技术的背景下,使设计作品多样化,避免机械化、单一化、重复创作的无个性的产品。因为在市场当中发现很多设计者参考网络同行的作品,导致两个相似的作品出自不同的作者,从而引发学术剽窃、设计剽窃等相关问题。总体而言,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众多,为了促进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必须要有效应用“互联网+”对其产生的经济影响,避免消极影响。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艺术类视觉传达方向教学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也在快速发展,高校艺术类视觉传达专业在教学方面发展迅速,很多高校都设置了视觉传达专业并呈现出积极发展的态势。

随着视觉传达行业的迅猛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方法和理念的变化对高校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视觉传达教学中很多问题不断显现。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没有过多实践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的情况。在人才培养目标建设方面也表现出了不合理性,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导致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比较弱。另外,部分高校使用的专业教材过于陈旧,新旧教材更新速度慢,导致教师新知识储备匮乏。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教学模式没有新意,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高校视觉传达专业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三、“互联网+”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现实含义

就目前来说,我国各大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较为系统的教学体系,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都有一定的积淀,同时各大高校也出台了相关的考核办法。但是在新的背景下,仅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相关学科的教学,不足以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须合理利用“互联网+”背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平台创新等目标,使课程更具魅力。

(一)促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就整个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言,有多个学科交织在一起,而多个学科的交叉势必要对知识的整合进行一定的探索,有效进行相关专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对学生知识框架的搭建和学习内容的深入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教学资源不仅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更深入的探索,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目前市场上所搭建的视觉传达专业共享教育资源平台,能够构建线上线下相互学习的模式,在线下补充线上学习的不足,通过线上学习来补充线下学习的不足。另外,多样化的专业知识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打破相关的时间间隔,提升时间效率和教学水平。

(二)促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出现的各类网上授课模式和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有效延伸,同时,通过相关的学习使传统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和提升。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通过“互联网+”创设的平台学习相关知识,基础知识会更加牢固,学生更能掌握过硬的本领。

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对策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整个专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呈现出来的各类教育资源就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改善和提升,通过相关手段对授课方式进行创新,直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冲击之下,必然要对传统的相关领域进行更新。

(一)积极转变思维习惯,创设合理的教学课程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思维习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跳跃出来,通过新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和自觉学习的习惯。在教学过程当中还要积极把控社会发展的方向,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朝新的方向发展,专业课的学习使其他课程实现多课程的融合。这样的学习才能够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既融入社会发展的潮流,又融入文化色彩,促进专业的深层次发展。

(二)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就高校教师而言,传统思维模式对其根深蒂固,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教师必须要转变其角色。从原来的课堂主导者变成当前知识的传递者,从原来的课堂引领者变成现在课堂的引导者。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通过多种平台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并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相关的交流和沟通,使学生感受到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因此高校在开展这门课程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发挥教学设计理念的创新作用,应用最新的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利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催生新技术,从新技术的角度探讨学生的实践性活动,根本上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准确地把控市场的动态和状况,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实战能力。

总而言之,“互联网+”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教学改革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应该利用当前的基础,实现教学改革突破,利用“互联网+”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专业化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倡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理念,抓住新的时代契机,培养出新型设计人才。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专业设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新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之我见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