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的创新

2019-12-17宋天维

大观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数字教学模式

◇宋天维

数字媒体艺术,即在数字媒体平台上呈现出的艺术种类的集合。数字媒体艺术既实现了艺术创作语言的数字化,又实现了艺术创作过程的高效化,在特征及表达方式等方面,均与传统艺术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在以移动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为代表的各类电子设备普及的今天,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日益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在此背景下,必须创新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使其更符合数字媒体艺术特性,并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本文主要对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的创新展开相关探讨。

一、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的局限

(一)缺乏明确定位

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既可以归于工学范畴,又可以归于文学范畴。这种综合性导致许多教师在进行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时,不能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而是盲目将各方面的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混合乃至无序杂糅。由于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之间跨度较大,学生往往需要在各个领域展开广泛的探索,例如从计算机科学领域进入广播电视学领域,课程之间的衔接比较生硬,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课程设置封闭

数字媒体艺术并不是数字技术与艺术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之间的深度融合。但当前许多高校在进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设置时,往往将其割裂为数字技术与艺术学两个板块,两个板块各自独立封闭,缺乏交流,难以实现融合。事实上,数字媒体艺术并非传统艺术在数字媒体平台上的简单重复,不是以数字技术进行传统艺术创作,而是以数字化艺术语言进行高效创作的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其艺术创作成果呈现出明显的数字化特征。封闭式课程设置显然难以实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不能培养学生的数字艺术理解能力及创作能力。

(三)实践创作不足

数字媒体艺术既要重视艺术理论,也要重视实践技能。但是,当前数字媒体教学模式过于偏重理论教学,许多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无法进行相关的艺术创作实践。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流程十分复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成为一个单独的职业。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倾向于全覆盖,对单个环节中的制作细节讲得不详细,缺乏深度,同时未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

(四)技能训练脱节

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下,学生所进行的技能训练与数字媒体市场和企业的相关需求存在脱节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未能紧随前沿艺术发展步伐,未能实现科研创新,只是一味按照现有教材进行教学,导致学生所学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数字媒体艺术教学培养的人才能力滞后于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实际发展。

二、创新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的路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深度课程融合

由于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缺乏明确定位且课程设置较封闭,具有局限性,因此对其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首先应在课程体系完善上下功夫。因为数字媒体艺术课程体系直接影响学生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因此应以实践为指导方向进行课程拓展。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以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为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在课程体系中突出产业特征,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能够感受产业气氛并了解产业相关信息及从业状况,使实践教学一开始就和产业紧密联系;其二,借鉴国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其他高校的课程体系,结合本校实际,进行课程体系完善;其三,促进数字技术课程与艺术理论课程的深度融合,避免孤立设置课程、割裂教学过程,应在讲解技术的同时以艺术为指导,讲解艺术理论的同时引入相关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之处。

(二)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全新技术

针对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技能训练脱节、教学内容落后的局限性,应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更新,使其体现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从而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时代变化节奏,掌握前沿数字媒体制作技能。为此,教师需要不断了解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的最新动向,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此类信息,并引导学生关注产业变化。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时学习新型数字媒体软件,开发相关新课程,保证学生的技能训练与产业发展同步。

为了对现有学习内容进行进一步补充,教师还可以将MOOC这一大型在线开放式课程引入教学过程。MOOC平台集合了各个学校的优质数字媒体艺术课程,同时MOOC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单个MOOC视频一般只包含一个知识点,十分有利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实现数字媒体艺术知识结构的完善。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涉及数字媒体艺术不同领域的优质MOOC视频,让学生从自身兴趣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MOOC视频进行学习,从而深入了解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各个环节,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三)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结合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数字媒体艺术实践的机会,学校要加强与数字媒体企业之间的合作,让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感受真实的数字媒体企业氛围,按照企业的数字媒体项目要求,应用所学数字媒体艺术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创作,以数字媒体从业者的标准衡量自身水平,从而提高深入学习数字媒体艺术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破固有思维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走进数字媒体企业,展开实地实训,将当前教学内容与企业工作实际进行对比,从而完善教学方案,促进产学研结合。教师需要定期与数字媒体企业资深员工展开主题研讨会,以数字媒体企业员工的实践经历作为教学案例,在教学中引导、启发学生对这些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数字媒体艺术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项目教学,培养小组协作

项目模式是一种企业运作模式,即根据项目展开相关工作。基于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与数字媒体艺术产业相结合的目的,可以将这一模式引入教学中,将学生的实践内容组织成项目的形式,建立项目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按照项目要求进行相应的数字媒体实践。项目教学法既符合学校培养应用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需求,又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选拔标准,因而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结合合作企业的相关信息进行项目设置,例如“企业UI设计项目”,让项目小组根据内容和要求进行内部分工,完成设计方案制定、设计素材整合、设计方案执行、设计成果完善、设计终稿确定等实践环节。在项目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为数字媒体艺术学习和实践的主体,同时也是项目得以执行的主体,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应用数字媒体艺术知识及技能,因而能够充分激发他们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学习兴趣。现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是大规模制作,个体难以完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所有工序。项目教学模式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项目,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所擅长的内容负责不同的环节,可以弥补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时实现意见交换,在讨论中激发创新、创造的灵感,使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更加新颖,实现小组共同进步。在学生围绕项目开展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并不干扰他们,使其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在学生碰到凭借现有水平和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教师再给予他们适当的启发,帮助他们进行知识拓展,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实现能力的提升。

(五)丰富教学手段,实现以赛促学

设计竞赛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针对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偏重理论的局限性,当前有许多学校开展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赛事,教师可以将这些赛事引入数字媒体艺术教学过程中,以赛促学,从而进一步实现数字媒体艺术教学的实践化、创新化。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统一参与某一设计赛事,在课堂上对本年度设计命题展开深入分析,向学生展示历年获奖作品,引导学生对设计命题和获奖作品展开主题讨论,总结获奖作品的共同特征,为学生后续的自主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教师要提高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激活设计灵感;要注重提高学生参与设计比赛的热情,让学生利用好这一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自主应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艺术设计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可以将过去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比赛的命题作为学生的课后练习题。由于这些比赛都由专家命题,因此具备很强的综合性,能够充分检验学生的设计水平,这样一来,学生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就完成了许多设计赛事的主题设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真正参加设计比赛的时候就能减轻心理压力和畏难情绪。利用平时积累的经验,学生还能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设计模式和设计思路。

总而言之,推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实现创新,既是其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此,需要正视当前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中定位模糊、课程封闭、缺乏实践、技能滞后的不足,通过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校企合作、引入项目教学、实现以赛促学等途径,实现其教学模式在各个方面的创新,为数字媒体艺术产业持续输送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数字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答数字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数字看G20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