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女权压抑种类及特种研究

2019-12-16李滢欢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2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

李滢欢

摘  要:《霍乱时期的爱情》(以下简称《爱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José de la Concordia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于1985年首次出版的文學作品,他也是《百年孤独》的作者。《爱情》一书讲述了一段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爱情故事,本文从女权压抑种类和特种角度来分析一一分析文中的女性形象,重新理解作者的意图并论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霍乱时期的爱情》;英美文学作品;女权压抑种类及特种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2--02

《爱情》一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晚年时期创作的不同于之前《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题材而重归现实生活的一部长篇文学作品。小说以阿里萨和费尔明娜的缠绵爱情为一条主线:阿里萨在青年时期遇到了费尔明娜,他被费尔明娜深深的吸引并与她相爱了,但是遭到了费尔明娜的父亲的强烈反对,费尔明娜后来嫁给了出身贵族的医生乌尔比诺。经过半个世纪以后,医生乌尔比诺死去,阿里萨又遇到了费尔明娜并向她表达自己的思念和爱慕,最后,费尔明娜接受了阿里萨的爱。

遭到费尔明娜父亲的强烈反对后,阿里萨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长久等待,为了排遣空虚和寂寞,他陷入了频繁与各种各样女性的性混乱之中,他妄图用别的女性的爱来代替费尔明娜。一夜情、妓女、女黑人等622个女人在阿里萨的“猎取日记”里一一登场。在这里,笔者认为阿里萨和其他父权社会中的人物一样,把这些女性看成是释放欲望和压力的工具。与费尔明娜的医生丈夫相比,阿里萨的爱情是梦幻的、美好的。而医生的爱情是现实的、稳定的。

另一方面,费尔明娜和医生的婚姻一开始是各取所需的,医生出生贵族,能为费尔明娜的家族带来物质上的满足,但是婚后他们的生活产生的种种的矛盾和不和,后来,他们的婚姻稳定了,夫妻之间经过年轻时的种种矛盾,到了老年也能和睦相处了。

一、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即反对以男子为主的传统社会,要求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男女平等。具体包括在政治上、性意识上、权力关系等方面。第一次女权主义即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则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这些思潮都对全世界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如果从女权主义的视角来考察和审视文学作品,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则相伴而生。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即是从新审视传统的文学作品,对以男性为主的作品中的丑化、歪曲女性的文字进行批判,同时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女性写作、女性语体等重新构建。

二、《爱情》中女性压抑种类及特种

下面笔者将《爱情》一书中典型女性角度一一进行分析:

费尔明娜作为《爱情》这部小说的女主角,她是阿里萨爱慕了整整一生的对象,书中第二章有这样的关于她的描述:“她走起路来有一种天生的高傲……就像一头小母鹿,仿佛完全不受重力束缚似的。”这段描述充分显示了年轻的费尔明娜的与众不同。在结婚以后,她充分明确在婚姻中的位置并适当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包括“慈祥的母亲”、“贵族的妻子”、“丈夫的倾述者”“公众人物”等。她和医生的婚姻生活既平淡又因习惯而产生各种冲突:浴室里的肥皂、做饭的习惯、卫生间的整理等都会引起矛盾;然而在老年的时候,她和医生又能互相照顾,这正是爱情的具体表现,这也是作者对女人在家庭中种种付出的肯定。费尔明娜是被爱的、是幸福的。她在年轻时尝试过罗曼蒂克的爱,婚后有稳定的家庭,最后又与旧爱重归于好而走向生命的终点。

还有一个人物我们不能不提,就是卡西亚尼。在小说中她被安排在了非常低等的位置,但她却始终努力认真的工作,在工作之余的时间里,她学英语上夜校充实自己,最终她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奖励。当阿里萨试图向她表白并与之发生性关系时,遭到卡西亚尼的断然拒绝。在卡西亚尼这个角色身上,我们看到自主自由、努力拼搏把控自己的精神。

根据“被伤害者女性主义”在90年代的思想理论,女性在被伤害后应该处于仇视和愤怒之中,所以女性也是身体力量弱小的一方。但在《爱情》一书中例如:阿里萨的母亲和卡西亚尼等,他们被伤害后身上并没有仇恨的烙印,作为单身妈妈,他独自抚养孩子长大,甚至还会借钱给富有的人,同时他教导儿子读书,努力把儿子教导为一个有思想有爱心的人。

小说还塑造了很多的自由快乐的女性形象。这种自由表现在她们对于性的追求上。比如:拿萨勒的寡妇、奥森西雅、萨拉·诺列加、苏莱塔以及维库尼亚等。虽然她们处于社会底层,是妓女、寡妇、黑人等,但她们完全不需要改变自己的等级,她们没有任何的自卑和男性附庸品的感觉,她们在生活中选择爱情和情人方面是自由的。

三、总结

在《爱情》这部小说中,女性处于男权社会的压制下,书中也可见到对女性的暴力逼迫行为,但书中女性并没有因为阶层身份、种族、年龄等因素而一蹶不振,反而努力追求自由与爱情。费尔明娜的婚姻因为父权的压力而妥协,但她的婚姻也不是一场失败的婚姻,任何人的婚姻都会有矛盾、退让与和好。总而言之,《爱情》这本小说并不是某些人理解的玩弄女性的小说,书中女性人物生动而富有情感,这部作品和其中的经典形象也必将在文学历史上永远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杨珕.让爱和自由发声——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J].大众文艺,2015(11):35-36.

[2]诸惜时,漆舒琴.从女性主义视角看《霍乱时期的爱情》[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04):90-92.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作品
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
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研究
高考要求下的英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初探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
《圣经》中的人物与英语文化
浅析英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哥特因素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英美文学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