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9-12-16赵华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赵华

摘  要: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学生的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也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无论是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学校都可以成为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而体育学科本身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先天优势。然而现有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出的各类问题也让未来的教育环节需要作出实质性调整,特别是高校体育教学所面临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教育工作间的联系问题,这是当前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b)-0100-02

体育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关键部分,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这也是人才强国目标发展下的必经之路。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也提到了民族素质提升与人才培养质量间的明确联系。因此,需要规划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的主要教育形式,同时将其落到实处,注重思想层面的调节和管理。

1  高校体育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1 教育融合的内在要求

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是相互影响并相互作用的,思政教育可以保障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增强学生的体质;相反,体育教学的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行为能够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从这一层面分析,两者之间具有典型的途径关系,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可以通过体育教学的过程来实现。另外,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影响到高校学生阶段性与身心健康,对学生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约束作用。同时,在体育项目中,为了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参与者地位,还会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来规划现有的联系内容,让每个人都能遵守团队规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意识。

1.2 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未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和谐社会发展理念下对于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我国的物质文明已经进入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仍然会受到部分影响因素的干扰,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按照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标注来看,人才应该具备相应的技能和心理健康层次,而不是单纯地具有知识储备结构。所以,教师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让其成为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動力,实现其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协调,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1.3 教育进步的重点内容

相比于国外的学校管理,我国的学校管理工作仍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应该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内容。所以在管理实践环节,不仅要让学生得到锻炼,还需要让他们得到教育,让其具备社会发展的专业素养。在这一方面,美国的渗透式教学做法可以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既发挥了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同时让学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里得到健康发展。当然,具体的做法还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要求,注重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

2  当前体育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融合意识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有意识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工作,即大多数教师都没有了解到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体育教师很少地主动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思想意识内容,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也没有了解到体育教学中的思政价值。所以,他们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即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行为和思想的偏颇,教师也无法针对性地给予纠正和管理,从而导致体育教学无法渗透思想层面的内容,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然后影响到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实践教学环节,体育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体现在课堂上的行为习惯养成,针对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展开区别对待和渗透教育。

2.2 教育方法过于单调

长期以来学科教学中的思想渗透教育仍然是以单纯的说教方式为主,即便是在体育教学中,仍然有部分教师采取的是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模式,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体育教学的三维目标也难以落到实处。更多时候体育教师未能够按照体育教学的特征进行思想融合,而是将两者过度分离。脱离教育意义的说教内容显然在效率上有所降低。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希望教师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实现多途径的知识渗透。

2.3 教育评价体系问题

当前教育渗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普遍存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问题也符合现代教学的设计需求。实际上很多教师并未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工作需要在教学评价中进行体现,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在公开课上融入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而不是在日常教学中采取类似的措施。正是因为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使得现有的教育功能较低,缺乏必要的指导作用[1]。

3  体育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策略

3.1 优化现有的思政教育格局

当前,学校应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职责,在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多层次、潜在性的引导,让学生具有主动的学习态度,完成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从目前的教育融合倾向来看,可以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工作,来发挥现代教育的创新性特征,实现“思政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来融入体育教学之中,以体育文化作为主要载体,加强延展性建设,构建全员参与下的思政教育格局[2]。

3.2 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同时让学生同时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具有典型的社会责任感,这也为我们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到现有的高校教育之中。从体育教学的主要模式来看,应该通过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平哥,同时让其具备创造性与自觉意识。

3.3 重视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

体育常规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强化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起到的作用非常显著。例如,体育课程中需要让学生快速整队,这个过程就可以培养学生服从命令、遵守纪律的意识;在教学中需要利用到体育器材,通过对器材的管理和整理,让学生意识到爱护公物的作用也是思想层面的教育内容。诸如此类的教育信息都可以有效地渗透至日常教学实践当中。即便是因为天气原因无法去户外开展体育教学,也可以通过教材内容的引导,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体育精神、竞技人文精神等,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符合“全民体育”的发展理念[3]。

4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漫长的工作,而体育教学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要求。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缺陷。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积极优化现有的教育环境,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并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充分发挥教育的渗透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园艳.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思政教育——基于提高抗挫折心理能力视角[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6):154.

[2] 常益,张姝.健体育魂:大学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转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6):140-145.

[3] 钟小红,刘玉兰.试论体育德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以体育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8):191-192.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析网络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