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及对策分析

2019-12-16王成

农业与技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工矿废弃地遗留

王成

摘 要:

歷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土地供给瓶颈、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利用最新高清遥感影像和区县工矿用地的自查情况表等资料,对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并结合相关专项规划对工矿废弃地进行了复垦潜力分析,为下步复垦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最后针对当前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潜力分析;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1130070

引言

矿产资源的开采在一定时期内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1,2],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的占用、废弃、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3]。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矿山土地复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重庆市把构筑绿色屏障摆在首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逐年推进实施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工作。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的复垦是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5],同时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土地供给瓶颈、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6,7]。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地处E105°38′~106°05′、N28°56′~29°34′,东邻江津区,东北靠壁山区,北接铜梁区,西接荣昌区,南与四川省合江县、泸州接壤,东距重庆市主城区63km,西离成都276km,幅员面积1578km2(图1)。境内云雾山、巴岳山、黄瓜山、阴山、箕山5条低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排列,矿产资源丰富。研究区位于长江上游北岸,是成渝经济走廊中心地带,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用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以期通过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分析,破解用地发展和生态保护难题。

2 研究区复垦潜力调查与分析

2.1 研究区复垦潜力现状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以最新高清遥感影像为基础,结合区县的自查情况(矿产主管部门了解历史遗留废弃地个数、名称、类型、位置、采矿许可证等基本信息),了解矿山破坏土地位置、大致范围等基本情况。然后开展现场调查,采用手持GPS圈定具体废弃范围。根据遥感影像及现场调查,研究区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共计87宗180个地块(图2),其中废弃煤矿66宗、其余工矿21宗,废弃面积181.8519hm2。

结合2018年变更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180个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土地利用现状为农用地19.3502hm2,建设用地112.4021hm2,其它土地48.8746hm2。

2.2 研究区废弃地规划情况分析

结合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研究区历史遗留废工矿弃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农用地72.5482hm2,其中旱地16.3183hm2,水田6.8949hm2,林地39.2419hm2;建设用地107.6821hm2,其中采矿用地90.1097hm2,农村居民点用地13.9905hm2,其它建设用地3.5819hm2;未利用地1.6216hm2,主要为自然保留地。

2.3 研究区废弃地复垦方向分析

外业调查发现,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一般位于山脚处,部分位于山腰或山顶,与城镇分布区较远,山脚处的废弃土地交通较为方便,一般都有村路与乡镇相接,部分工业厂房可开发利用为当地村民用房或其它建筑用房。露天采场损毁较为严重,此类较适宜结合周边地情况复垦利用为林地、草地或者经济林木、果木等。

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草则草”的原则并结合当地人民政府和村社意愿,研究区废弃地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分别为耕地19.5613hm2,园地15.7274hm2,林地102.9416hm2,建设用地43.6216hm2。

3 问题与对策

3.1 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摸底,发现历史遗留废弃地存量面积较大,且分布较为零散,主要分布在巴岳山、黄瓜山、阴山、箕山4条山脉上,除黄瓜山外,其余区域地势较高、交通条件较差,统一实施复垦难度大,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地资金来源单一且面临资金瓶颈约束[8,9],复垦模式单一,多以自然恢复为主,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地方财政。

3.2 对策建议

多部门联合形成合力,制定出台复垦相关配套政策。土地复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国土、农业、环境、水利、林业等多个部门,多部门之间应通力合作、互通有无,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资金,并针对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出台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复垦工作的开展。

依托现状调查和潜力分析,编制土地复垦相关计划。土地复垦潜力分析是科学开展复垦工作的必要环节[10],针对研究区现状调查摸底情况和农民意愿,明确复垦方向,编制复垦实施年度计划,并适时修改国土空间规划,优先保障作为建设用地保留的废弃工矿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的复垦资金主要来源于土地复垦费、耕地开垦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11],拓宽资金来源和渠道,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引进社会资金,积极探索“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复垦新模式[4]。

参考文献

[1]陈元鹏,周旭,周妍. 浅析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问题 [J],中国土地,2018(11): 47-48.

[2]钱铭杰,吴静,袁春,等.矿区废弃地复垦为农用地潜力评价方法的比较[J].农业工程学报,2014,06:195-204.

[3]李海波.通化市工矿废弃土地复垦政策及其退出机制研究[D].江苏:江苏师范大学,2018.

[4]蒙永辉,颜堂,罗梅,等. 论山东省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J].山东国土资源,2018,34(9):141-145.

[5]左寻, 白中科. 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土地科学, 2002(02):39-42.

[6]刘琳,石耀江,樊丽茹,等. 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山西农业科学,2016,44(10):1516-1518,1528.

[7]徐嘉兴,李钢,陈国良,等.土地复垦矿区的景观生态质量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3(01):232-239,296.

[8]陈其慎,于汶加,张艳飞,等. 矿业发展周期理论与中国矿业发展趋势[J].资源科学,2015,37(5):891-899.

[9]施俊法,周平,唐金荣,等.当前全球矿业形势分析与展望[J].地质通报,2012,31(1):181-189.

[10]吴静,钱铭杰,袁春,等.矿区废弃地复垦潜力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4(31):88-94

[11]张帅.福建连江历史遗留矿山采矿用地复垦潜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 福建地质,2018,01(37): 51-60.

作者简介:

王成(1986-),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工矿废弃地遗留
苏州市开展工矿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
许林涛作品
金属矿山废弃地分析及植物修复技术研究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小孩遗留小汽车内智能安全装置
矿山废弃地分析及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天龙,遗留六百年的传奇
打开工矿灯市场前,你必须知道的散热知识!
恳请将黑龙江“工矿型”革命老区纳入国家精准扶贫规划
基于墒权的属性识别模型在采煤废弃地肥力评价中的应用
徐工矿用卡车在泰国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