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雨城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2019-12-16李旻秦胜红李军杨秋容刘志权甘友清

农业与技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雨城区药用植物样地

李旻 秦胜红 李军 杨秋容 刘志权 甘友清

摘 要:

目的:对雅安市雨城区现有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探明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雨城区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标本采集与制作、普查数据整理和民间走访调查等方法,对雨城区现有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和分析。结果:本次普查共完成了38个样地、190个样方套、114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采集药用植物标本501种,其中普查重點品种65种。结论:雨城区内药用植物资源物种较为丰富,分布广泛,然而中药材种植产业逐渐退化,缺乏科学规划与发展,应加强对中药产业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发展。

关键词:

雨城区;药用植物;普查;中药产业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1130005

基金项目:2017年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专项“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项目”(项目编号:财社〔2017〕66号);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源普查专项(项目编号:2017PC006)

为本文通讯作者

中药资源是中药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中药资源普查也是基本国情国力调查的重要组成[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经历了3次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历次资源普查获得的基础数据为中药产业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自第3次普查(1983—1987年)后,近30a来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现有中药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和应用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此种情况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开展了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雅安市雨城区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于2017年底全面展开,通过此次普查工作,将进一步探明雨城区中药资源现状,为该区中药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1 自然概况

雨城区地处四川盆地西缘,青衣江中游,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带的盆周西南部边缘,N29°40′~30°14′,E102°51′~103°12′。该区地势西高东低,处于邛崃山脉二郎山支系大相岭北坡,为中低山地带,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91%,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占45%,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北河谷两侧;1000m以上的中山占46%,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南;平地占9%,主要是河谷阶地和山间盆地。全区最高处为羊子岭(与荥经县交界),海拔2629.4m,最低处为江中小岛“龟渚”(青衣江与高腔河交汇处),海拔515.9m,垂直高差2113.5m。雨城区境内除少数高山区外,基本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16.2℃,年均雨日218d,降水量1732mm左右。雨城区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为其境内药用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调查方法

本次普查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2]为指导,具体采用野外样地调查、走访调查、3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方式,对雨城区现有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在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中,根据雨城区植被的分布生成了4个代表区域,分别为草甸代表区域、灌丛代表区域、阔叶林代表区域和针叶林代表区域;系统自动随机生成了47个样地(见图1),普查队通过实地考察,从中选取了38个样地进行调查。在调查的38个样地内按照普查技术要求,每个样地内选取了直线距离大于200m的5个样方套,每个样方套内设置了6个样方(包括1个乔木方,1个灌木方,4个草本方)。所有普查数据均按要求录入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调查范围统计

本次普查完成了多营镇(陆王村、龙池村、大深村)、对岩镇(陇阳村、葫芦村)、观化乡(周沙村、刘家村、上横村)、孔坪乡(大田村、新民村、余新村、柏香村、河坎村)、南郊乡(昝村村、狮子村)、北郊镇(大石村、永兴村、蒙泉村、丁家村、红星村、沙湾村)、上里镇(箭杆林村、共和村)、中里镇(郑湾村)、碧峰峡镇(七老村、名扬村、后盐村、三益村)、宴场镇(三江村、代河村、宴场村)、严桥镇(后经村、凤凰村)、望鱼乡(溪口村、罗坝村、曹万村、兴隆村、望鱼村)、八步乡、沙坪镇等14个乡镇的调查。

3.2 普查药用植物数据统计

雨城区本次普查共完成了38个样地、190个样方套、114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采集药用植物标本501种,涉及129科374属。对所有采集到标本的物种进行归类分析得知,按科别划分,物种最多的前5类分别为菊科、豆科、唇形科、蔷薇科和禾本科,见图2。

截至目前,本次普查共采集种质资源37种和药材样品50种;走访调查药材种植基地2个(观化乡、八步乡),调查栽培品种5种;完成了3个中药材流通点和1个中药材经营企业的市场调查;收集并整理民间传统验方近10个。

3.3 重点调查品种普查情况

依据四川省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重点调查目录清单,雨城区本次资源普查野外调查涉及药用植物110科,其中重点品种65种,重点品种信息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调查到的65个重点品种分布于42个科,其中以菊科、唇形科、蔷薇科等为主,按生活类型划分,其中草本植物占66.15%、乔木占20.00%、灌木占10.77%、藤本占3.08%,说明草本药用植物占雨城区药用植物的重要位置。同时,对当地栽培药材进行实地调查得知,该地区目前主要栽培药材为黄柏、白及、重楼等。

4 讨论

4.1 普查为雨城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普查结果表明,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在雨城区中药资源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草本植物占据了主导地位,乔木、灌木次之,这与该地区的环境气候相吻合。本次的普查数据,为合理制定雨城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4.2 雨城区中药材种植产业急需合理发展

雨城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为当地药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但通过普查发现,当前该地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多为农户个体发展,缺乏统一合理的规划。因此,雨城区中药材种植产业亟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本次普查的成果,将为当地合理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黄璐琦,陆建伟,郭兰萍,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5):625-628.

[2]黄璐琦,王永炎.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李旻(1983- ),男,博士,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药品种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甘友清(1967-),男,高级讲师。

猜你喜欢

雨城区药用植物样地
雨城区:全周期管理提升问题线索处置质效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药用植物亲缘学研究中心
昆明市主要绿化树种阈值测定与分析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南路边茶 雨城的生态经济绿枝
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的土壤微生物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