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体育教学中差异训练法的运用分析

2019-12-16李霆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9期
关键词:运用

李霆

摘  要:在武警军事教学体系中,差异训练法主要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依据军事体育教学原则, 针对不同身体素质和能力的学员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标准,利用具有一定差异化的训练,让学员都能在符合各自的实际条件下进行训练,突出了军事体育教学以人为本的特点,本文首先分析了武警军事院校学员体育能力存在差异的各种因素,阐明了差异训练法的概念内涵和特点,并提出了差异训练法的应用原则和在军事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应用方法,希望为武警警官院校的军事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武警学院  军事体育教学  差异训练法  运用

中图分类号:E2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10(b)-0038-02

差异化训练法是武警院校军事体育教学中一种创新性方法,它是对传统团队和项目教学训练方法的继承和延伸。根据军事体育教学原则,在教师和学院比例差距大、训练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的情况下,利用考核将优秀、不合格人员与教学对象分离,采用具有差异化的培训方法和训练标准对优秀、不合格人员进行培训。差异化培训方法的核心目的在是准确把握“两头”,让能力强的学员能获得标准更好的训练,让能力较弱的学员也不至于掉队,从而促进所有学员军事体育能力的全面提高。

1  造成学员军事体育学习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1.1 重视程度和学习态度的差异

在武警军事院校中,每个学生对军事体育训练的重要性认识和学习态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学生未能真正理解军事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在训练过程中存在偷懒、不认真等情绪,必然会出现训练效果不好、军事体育能力进步缓慢的现象。久而久之,这一部分思想认识落后的学生和学习态度端正、积极参与各项训练的学员相比无论从思想认识上、身体素质上和体育能力上都会产生明显的差异性,为军事体育后续的教学训练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1.2 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差异

在武警军事院校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发现每组学员的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一部分是先天形成的,比如人的身高体重、反应能力、爆发力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跟先天条件密切相关。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后天造成的,比如有的学员在中小学阶段过于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对体育锻炼较为忽视,久而就使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运动能力较弱。

2  军事体育教学差异训练法的内涵与特点分析

2.1 差异训练法概念内涵

差异训练法是一种基于学员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的训练方法,它创新和继承了传统的包项和包对训练方式。由于军事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能力差异大、师生比例差异大、教学任务量大,耗时长等各种问题,依照教学原则,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区分。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差异,分别给予能力突出优秀和能力偏弱的学生以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目标来完成体育教学训练。

2.2 差异训练法的特点分析

差异训练法的核心观念就是要抓好两头,让强者更强,弱者快速赶上团队平均水平,确保每一个学员都不掉队。这种训练方法最大优点在于能够根据每一个学员的实际特点制定特定的训练计划和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在军事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增加了训练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了能力偏弱学员的受伤风险。

2.3 差异训练法的运用条件

差异化训练方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军事体育教学实践。在军事体育教学中教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差异化教学培训方法。通常面临以下4种问题的时候,利用差异训练法的效果更为明显:一是教练员少,受训人员多,教與学的比例差距过大,采用传统的团队和项目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二是训练周期短或训练时间短,且客观条件影响较大,采用传统的标准化训练方法不能有效提高培训质量,实现军事体育教学培训目标。三是培训内容繁复,受训人员多,学员能力参差不齐且培训周期较长。四是评价目标和标准较为明确。在上述4种情况下,运用差异化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训练质量,更好地完成军事训练教学目标要求。

3  军事体育教学差异训练法运用原则分析

3.1 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应采用综合性、多样性的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运用各种训练方法和手段,使学员身体各部位、各器官功能能够实现综合改善与提高,最终全面提高学员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能力,并通过体育训练提高学员的意志品质和心里承受能力。军事体育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里的综合素养,为军事训练和未来的军事斗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合理负荷原则

军事体育教学训练的过程主要是对受训者施加和力的身体负荷,故意打破身体内部环境的原始性平衡,让身体各项技能向着更高层次的功能转变,从而全面提高受训者的身体素质和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在训练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效果,必须根据不同学员的实际条件采用合理的负荷分配原则,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逐步提高学员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于此同时,要注意受训人员的休息和身体恢复,避免长期高负荷训练,防止过负荷造成的生理性损伤。

3.3 差异对待原则

差异对待原则是指在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者自身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训练任务,合理选择训练方法与负荷设置。包括受训学员的年龄、文化水平、身体状况、承受能力、技战术水平和心理素质,培训任务包括具体的培训课程、培训目标和全年可完成的具体任务。

4  差异训练法在军事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4.1 保底训练法

保底训练法与传统的标准化训练法有较为明显的区别,主要目的在于保证能力偏弱的后进学员能够跟上队伍的整体训练节奏和学习目标。首先,军事体育教员要对受训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将学员分为优秀和不合格两组。其中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学员由教师进行集中式培训。此外,还可以根据差异的本质对不合格学生进行分组,并根据他们的专业选择合适的教师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其他优秀学生由管理部门干部领导,根据教师制定的军事体育训练计划,逐步进行训练。在整個训练过程中,对学员进行多次评估和调整,对合格学员进行及时的单独训练,提高军事运动训练的效率。

4.2 骨干训练法

骨干先行训练法是指在军事体育训练之前,教师首先从学员中选拔出一批能力较强的学员,并让这些优秀学员提前参加训练,为他们设定训练任务是军事体育教学的原则、方法、规范动作等,有目的地对这些学员进行训练,将这部分学员培养成能够帮助教学授课的学生骨干,并充分发挥这些骨干力量在集体训练中的作用,积极帮助其他能力差的受训学员更好地完成训练任务。

5  结语

综上所述,武警军事院校采用创新性的差异化训练方法能够满足军事教育改革、未来军事斗争的需要,是提高武警官兵队伍整体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在未来的军事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不断积累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把军事体育训练与军事改革实际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出一支综合素质更高、战斗力更强的武警官兵队伍。

参考文献

[1] 李卫,郑国威.差异训练法在军事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2(4):87-88.

[2] 刘壮生.军事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0(1):134-135.

[3] 赵晓丹.军事体育教学中差异训练法的应用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5):79-80.

[4] 冯汉强,邝郁.对贯彻新军事训练大纲的体育训练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15(7):123-124.

猜你喜欢

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节能降耗技术管理在电气设备的运用
工厂电气节能技术综述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