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健脾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2-16金越
金越
【摘要】 目的 探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疏肝健脾解郁汤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肝健脾解郁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者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 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分別为(23.6±2.5)、(12.9±1.6)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26.8±3.1)、(17.5±2.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19.5±5.3)、(10.1±2.1)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23.6±4.9)、(16.5±5.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疏肝健脾解郁汤治疗能够提升临床效果, 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且用药安全性更高,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疏肝健脾解郁汤;脑卒中;抑郁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2.074
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 治疗后较容易遗留多种并发症, 除偏瘫以及语言障碍等生理上的并发症之外,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心理上的后遗症, 常见的主要是抑郁症,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失眠、情绪波动大、悲伤、食欲下降、兴趣低下以及焦虑等, 部分严重患者还会出现厌世等严重不良情绪[1]。主要考虑与患者患病突然以及救治后恢复不佳有一定的关系, 加强对患者不良情绪的缓解对于其脑卒中治疗效果的提升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对本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 探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治疗中疏肝健脾解郁汤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3例, 女17例;年龄42~75岁, 平均年龄(52.1±8.3)岁;研究组中男24例, 女16例;年龄40~74岁, 平均年龄(52.4±8.4)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均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有抑郁症等精神病史患者;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研究参与知情书。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盐酸氟西汀(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70022), 20 mg/次, 1次/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肝健脾解郁汤治疗。疏肝健脾解郁汤药方组成:石菖蒲、丹参各30 g, 白芍、川芎、制远志各15 g, 枳壳、柴胡、红花、广郁金、桃仁各10 g, 制香附12 g, 青皮6 g;大便干燥患者在其基础上增加火麻仁20 g, 胃呆纳少患者在其基础上增加鸡内金15 g, 夜寐不安患者在其基础上增加酸枣仁及夜交藤各30 g;将所有药物共同以水煎取200 ml药汁, 分早晚2次服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HAM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以及治疗4周后抑郁情况进行评分, 评分越高则患者抑郁情绪越严重[3];使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以及治疗4周后神经缺损情况进行评分, 评分越高则患者神经缺损情况越严重[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对比 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为(32.5±3.5)分, 与对照组患者的(32.1±4.1)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9, P=0.640>0.05);治疗2周后, 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为(23.6±2.5)分, 低于对照组的(26.8±3.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82, P=0.000<0.05);治疗4周后, 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为(12.9±1.6)分, 低于对照组的(17.5±2.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20, P=0.000<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治疗前, 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4.3±5.2)分, 与对照组患者的(25.3±6.1)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9, P=0.433>0.05);治疗2周后, 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9.5±5.3)分, 低于对照组的(23.6±4.9)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92, P=0.000<0.05);治疗4周后, 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1±2.1)分, 低于对照组的(16.5±5.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00, P=0.000<0.05)。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患者中2例出现便秘、口干情况, 3例出现失眠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33, P=0.021<0.05)。
3 讨论
抑郁作为脑卒中后发病率较高的并发症已经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重视, 传统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为西药治疗, 盐酸氟西汀在治疗中主要通过对突触间隙5-羟色胺(5-HT)浓度的增加达到缓解患者抑郁情绪的作用, 虽能够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用药后会对患者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刺激, 不良反應发生率较高[5-7]。中医研究中认为,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应划为“郁症”范畴内, 郁气不散, 久必化火, 伤及机体。临床治疗需要疏通气血, 化解郁气[8-10]。疏肝健脾解郁汤在其治疗中的应用既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还能够缓解西药对患者造成的刺激, 该方中丹参的作用主要是活血养气, 石菖蒲的作用是开窍醒脑,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 川芎则可行气活血, 枳壳、柴胡、青皮以及制香附等药物的辅助作用能够达到解郁理气的作用, 从根本上缓解患者抑郁气滞情况, 缓解患者肝脏压力, 避免郁气集结对患者机体造成影响[11, 12]。本次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治疗2、4周后 HAMD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 疏肝健脾解郁汤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 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及康复, 缓解患者神经缺损情况, 提升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疏肝健脾解郁汤的应用对于患者使用西药治疗造成的刺激也有非常显著的缓解效果, 减少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疏肝健脾解郁汤能够提升临床效果, 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且用药安全性更高,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万绍兰, 郭晓玉, 彭玉琴. 疏肝健脾解郁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状态58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 13(17):26-27.
[2] 赵微, 陈关征. 疏肝健脾解郁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 轻中度焦虑抑郁症60例. 中医研究, 2018, 31(4):30-32.
[3] 闫西鹏, 赵颖颖, 王凯丽, 等. 安神解郁汤联合黛力新治疗轻、中度焦虑抑郁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 31(2):53-55.
[4] 庞敏, 李元民, 贺心良. 活血疏肝解郁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36):197-198.
[5] 孙维政, 麦丽柯扎提·阿里木, 李敏.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19):48-49.
[6] 张霁. 探讨自拟解郁通络汤用于6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3):133-134.
[7] 于明, 曲秀杰, 武金星. 从肝论治脑卒中后抑郁状态58例的临床分析. 中医临床研究, 2018, 10(1):88-90.
[8] 易坤昌, 蒋瑞姝, 郑文富. 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慢性病学杂志, 2018(2):182-183.
[9] 郑美琼, 许艳芳, 余志龙, 等. 疏肝健脾解郁汤治疗抑郁性失眠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7(35):86-88.
[10] 许江虹, 陈晛, 李文娟. 活血疏肝解郁汤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40例疗效观察. 中医药导报, 2013(4):4-6.
[11] 姚永江, 高延辉. 活血疏肝解郁汤对肝郁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浙江中医杂志, 2014, 49(7):477-478.
[12] 尹晟. 疏肝活血解郁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肝郁气滞型效果观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 34(6):647-648.
[收稿日期:201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