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真实的儿童有多远
2019-12-16吴琼
吴琼
我们曾经看过苏霍姆林斯基坐在板凳上与学生进行亲切交流的雕塑,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俯下身去与孩子们交谈的画面,我们也不止一次看到有老师蹲下来仰视孩子们那真挚的目光……毋庸置疑,在学校里、在课堂上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用儿童的视角来与他们交流,和孩子们一同学习。
尽管我们努力地用儿童的眼睛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倾听,用儿童的大脑思考,用儿童的兴趣探寻,用儿童的情感体会……可是,我们看到的仍然与儿童有着一定的距离。
我们眼中的“弱势”学生
走入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我们每一次观课都会坐在孩子的身边,与孩子一同学习,总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不落下一个孩子,似乎还有意无意地注意上了“弱势”学生。但我们到底离“弱势”的孩子有多远呢?
我执教《四时田园杂兴》后,在交流研讨中得知张同学的学习情况如下:在自主学习的环节,张同学遇到过字词障碍,即“窦”的读音不准确,但同组的同学也不确定,随即同组的学习力较强的宫同学向老师请教,应该是由于张同学距离老师太远,没有听清楚,故而没有修改拼音。对于这个字的读音,张同学是在班级同学朗读时自己补充修正的,由此可见,张同学学习是认真的,而缺少的是向他人请教的勇气,但因为ou 和 uo的混淆,造成拼音注错,而且还没有意识到错误。在组内交流时,张同学首先发言,宫同学作补充,比较好的宫同学发表了很多和张同学一样的观点。在全班分享时,张同学也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从以上三个环节可以看出,她在课堂中也在努力地倾听、思考,不断补充自己的原有认知,因为我可以感受得到她在那样大的场合,终于能够主动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我之所以这样说,需要从这个孩子的原来状态说起。
她是五年级下学期转入我班的双胞胎之一——妹妹,刚来时她们不和任何人说话,下课只有她们两个牵着手用小得我们无法听清的声音交谈,我也曾经出于好奇想偷听一下她们的谈话,却总会被她们第一时间发现,然后回我一个微笑,停止交谈。上课她们从不主动发言,即使被老师点名回答,每次都得回答两遍,因为我根本听不清楚她说的话,发言的声音实在是小极了。面对这种情况,我将她们姐妹两个的座位分开,给她们分别选择了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宫同学和孟同学作为学习伙伴,试图影响她们。经过一年的相处,事实证明我做对了选择,在课堂上经常会听到宫同学和其他同学这样说:“没事的,说吧!”“你先说,我们等你!”“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呢?”甚至有时候在课堂上还会想起莫名的掌声,她们姐妹两个就这样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甚至在堂课上还抢着发言……
她之所以最后能够主动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想法,要么是因为她被逼无奈,要么是太想分享自己独特的观点,只是在倾听中等待时机。如果老师不了解孩子原来的情况的话,很容易感到这个孩子是自卑的、不安全的。因此,作为观课教师的我们,在看到“弱势”学生,有必要甚至是必须和他的原来进行对比,发现他们每天的进步,再给出准确的评论。
我们眼中看到的“真实”
记得黄建初老师说过,我们将课堂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授课教师的同时,更有必要对孩子进行课下回访,这样才能更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这样,我们眼中看到的真实才可以落地。同样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时,老师中有太多的不同声音,我就“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没有感到乡村印象”这一问题进行了课下回访。上完课的当天晚上,我给孩子们布置了这样的学习任务:“请同学们结合两首诗写一写你心目中的乡村田园印象。”针对同一个意象,不同的孩子给予了我不同的反馈。例如,描写乡村农民劳作的场景:
宫皓楠同学是这样理解的: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在田里劳作,村里十分安静。
武子淳同学这样写道 :乡村的田园不仅是景美,人更美,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们拿自己的劳动换粮食,用汗水换衣物,一切都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人们相互帮助,共同努力,我认为他们是幸福的,有友谊、有关爱,还有美景相伴,他们劳作不会感觉到劳累,而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张宁同学这样说:乡村田园不仅景色美,人更美,人们每天都在辛苦地干农活,吃穿都是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他们每天都和牛羊生活在一起,过着悠闲的生活。乡村里的人们互相关爱,就像一家人一样。也许他们还会过着像天堂一样的生活,天天无忧无虑。
虽然学习的是同样的诗,但每个人的感受又是不一样的,孩子们对于诗歌的理解是基于他们的生活经验,每个孩子的不同的生活经验使得他们对同一首诗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宫皓楠同学生活在城市,她对农村的理解来自于书本媒体和老师的讲解中,因此农村在她的眼中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武子淳和张宁同学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体验过农村生活,所以在他们的反馈里我们可以看到“汗水”“牛羊”“友谊”等具体的描述,这些体验来自于他们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成人本身与儿童就相隔甚远,儿童与儿童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又决定着儿童间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如果让成人来写乡村田园印象,我们会写什么呢?我们看到的“真实”又用什么来做依据呢?
我们眼中的诗词意象
蝴蝶对于成年人来说太没有吸引力,而在儿童的世界里它却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古诗词中常常有“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嬌莺恰恰啼”“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蝴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在课堂上孩子们围绕这一意象展开讨论,A同学说:从“‘蝴蝶双双入菜花”我感受到了蝴蝶的多。B同学说:“它们成群地飞在花丛间采蜜,很美,突出了人的勤劳。”C同学这时却说“蝴蝶和双”不仅是多的,而且还是美好的。你看,他们成双成对,在传播花粉,不也象征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吗?多么美好和谐,多么幸福的场景。你看,透过他们简短的对话,蝴蝶这一简单的意象,在儿童的眼里变得丰富有趣,甚至是带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卢梭说过,我们从没有设身处地揣摩过孩子的心理,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而且由于我们始终是按着自己的理解去教育他们。所以,当我们把一系列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也跟着在他们的头脑中灌入许多荒唐和荒谬的东西。尽管我们的课堂正在从“观教”走向“察学”,但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离真实的儿童到底还有多远,我们需且行且思且努力!